由“王”字破读来谈古今语音差异

2020-08-06 14:45李红超
课外语文·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通假古音及物动词

李红超

在《高考调研》上有这样一道题,当“王”字读四声时,题目认为由名词变成了动词,我认为有一些牵强。

题目如下:

下列句子加点字属于名词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其继有在者乎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粪土当年万户侯

D.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解释说“王”:使……为王,名词的使动用法。

而这个字在此处读四声,当“王”读四声时,它已发生破读,词性已经变成动词了。应解释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才对。

我们现在就历数一下初高中发生破读的字。

在考查现代汉语时,所有的字音都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读音来读,如“衣锦还乡”的“衣”就不能读四声,而要读一声。“不胜感激”的“胜”就要读四声,不能读阴平。在考查文言文试题中,要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读音读。如“衣锦还乡”的“衣”就不能读一声,必须读四声。“胜” 当“尽、经得起”等意思时不用变成阴平,读去声即可。

在古汉语中,词义用法临时改变,读音也因之改变才算破读,如“春雨雨人”的第二个“雨”,临时作了动词,要读四声。至于旧读,范围就比较广了,古音异读的情况多一些。词典上说旧读的,读时一般按现在的音读,有人读旧读,也不算错。

现代汉语试题中,《現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的个别音是要异读的,这种情况不多见,即“春雨雨人”“春风风人”中第二个“雨”和“风”,因为不异读,意思不好理解,而词典不收,则是因为在现代汉语中,这个句子不常用,现代汉语中“雨”和“风”只作名词,不能作动词。

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所读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在这一句中,否定制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 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4”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 h1n”,而不要读为“k0 h3n”。

在古代汉语中,破读又叫读破、破音或破音异读,是三种异读情况之一。它是通过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区别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语法现象。具体说来,又分三种类型。

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破读

例如“王”字,在古文中通常是作名词用,读阳平w1ng,表“帝王”“国王”之义。如果当动词,作谓语,表示“统治(天下)”“称王”,就读去声w3ng了。如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五蠹》)中,前一“王”字读w1ng,后一“王”字读w3ng。

一般说来,后一种意义和读音是由前一种意义和读音演变而来的,因此,古人一般把前一种读音叫“本音”,而把后一种变音叫“破读”或“读破”。在文言中,还有个“妻”字常破读。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其中的两个“妻”字,都是用如一般动词,读q#,意思是“把女儿嫁给(他)”或“嫁给(他)”。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类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破读,破的只是声调,而且都是把原来的平声破读为去声。

二、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的破读

某些及物动词在使动用法情况下,也要破读。如“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中的“饮”字。要破y@n为y#n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句中的“食”,要破sh!为s#;“见”,要破ji3n为xi3n。

从这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这类破读比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情况要复杂一些。既有变声调的,如“饮”字变上声为去声,又有变声母的,如“见”字读如“现”,还有声韵调全变的,如“食”读如“饲”。

及物动词有使动用法的本来就不多,况且,有使动用法也不一定就破读。如“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这两句中的“朝”字,都属于动词的使动用法,只读本音而不破读。

三、名词使动用法的破读

名词使动用法的破读与名词用如一般动词有些类似,常见的是“王”字的破读。“王”字破读的典型例句有“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句中的“王”字也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读w3ng。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的使动用法也是偶然现象,在有使动用法的名词中,有些也不须破读。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句中的“肉”字为使动用法,无须破读。

关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一句中“王”字是何类活用的问题,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在于是使动还是意动。我们认为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不是意动。理由之一便是我们上面的研究结果,即名词只有在用如一般动词和使动用法两种情况下才可能破读,在意动用法情况下没有破读的旁证。

猜你喜欢
通假古音及物动词
基于通假研究上古等类的可行性及方法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衛伯考(下)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从中古音看陕西紫阳县方言声母的演变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happen“发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