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才
摘 要:该文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网络、保护和恢复、管理体系建设、科研监测能力建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系统化建设的内容,并提出了自然地保护的创新模式,以期为塞罕坝自然地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塞罕坝;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4-0144-02
为加强和推进绿水青山的建设,推动塞罕坝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作为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塞罕坝近些年来对自然保护地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保护,在系统化保护后,不仅保护了珍贵的天然林资源,还对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促进林业生产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了系统化建设的内容,并提出自然地保护的创新模式,以其为塞罕坝自然地保护提供参考。
1 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加强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御道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与联系,以林带、水网、路网为依托,构建生态廊道、野生动物栖息地与迁徙通道,形成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互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减轻生境破碎化影响,持续有效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2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保护区内开展封山育林(草)工程,切实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在御道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封滩禁牧及湿地草场恢复工作,加大对国家、省级重要野生保护植物黄芪、金莲花、二色补血草红景天以及兰科植物等的保护与恢复;在金莲花、二色补血草、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区域,设置围栏加强保护,就地繁育增加种群数量;在小滚河建设细鳞鲑保护小区、鸟类栖息地恢复小区和濒危植物河柳、金莲花保护小区,以及盘龙参、佛手参、角盘兰、红门兰等国家二级兰科保护植物保护繁育小区,最大限度地保护独特的物种。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对马鹿,黑琴鸡、大鸭、黑鹦,天料、细鳞鲑等国家、省级重要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保护与恢复,建立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救护人员、救治设备及相关药具等,加强巡护,确保候鸟、留鸟等安全移与越冬等。
3 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3.1 保护管理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新建1批管护基础设施,搭建保护管理大数据平台,促进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在统筹考虑现有保护地保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布局保护管理体系,加强保护区管理局以及保护管理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管理站、管护点、门禁哨卡、综合服务用房、管理性标识、信息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巡护设备等管护基础设施,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
3.2 勘界立标 推进自然保护地确界立标、土地确权等工作,并与生态保红线衔接,制定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负面清单,组织勘定自然保护地边界范围和各功能区界线,通过实地察结合3S技术,确定拐点坐标,明确自然保护地边界;形成矢量地图,地图与现地相对应;在各交通路口设立界碑;在自然保护地边界和各功能区边界安装界碑、界桩、宣传牌、警示牌等标识系统。
4 规范科研监测能力建设
统筹现有科研监测站点,增加必要的监测节点,建立健全生态功能监测网点,完善生态监测指标及评估体系,加强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有害生物防控和疫源疫病监测能力建设,严防外来物种入侵,提升科研监测水平,建设科研监测大数据平台,构建各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开展资源本底调查,尤其是极小种群资源调查,建立长期观测机制,分析动植物资源动态变化,开展动植物资源储量研究,建立重点物种保护、扩繁等基因库加强野生动物监测,合理布设野生动物监测网点,及时掌握野生动物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及疫源疫病情况。在御道口管理区建设草原资源保护监测站,该区域是温性典型草原向南延伸的最南区域,草地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和部分山地草甸、低地草甸,分布着109科342属692种植物,是河北省最具典型的草原保护地。有针茅、无芒雀麦、披碱草、老芒麦、羊草、冰草、白花(黃花)草木樨等优良牧草品种,比较珍稀的草本植物有金莲花、紫苞雪莲、瞿麦、杉叶藻、萍蓬草、沙参等。
5 强化科普宣教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的对外宣传窗口作用,不断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在御道口牧场管理区与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科普宣教中心,利用科技下乡、科技周和世界防治荒漠化日、世界湿地日、爱乌周等活动,经常性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增设野外宣教点,配套建设宣教小径,实现展示与互动体验的有机结合,增强科普宣教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互动性和直观性。 通过自然保护区访客中心、野外生态宣教点、解说标识系统公众教育线路建设,实现公众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公众教育水平。
5.1 访客中心 访客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服务来访者,具有提供资讯、展示休憩、游览指南、紧急救助、生活服务和行政管理等功能,主要建在靠近生态旅游区、景点或主要游览路线节点,易于访客到达能直接进入主要观赏区的地段。室外设置停车场,室内或周边设置公厕。
5.2 野外生态宣教点 为满足公众教育需要,根据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不同,设置相应的野外生态保护宣教点。野外生态保护宣教点与访客活动形式及路线搭配,明确宣教主旨,主要建设观景亭台、观察(鸟类、动植物)屋(棚)、生态小径和宣教牌(栏)等,配套建设停车场、垃圾收集、厕所,配备解说、观测和观察等设备。
5.3 解说标识系统 引导解说系统包括全景展示,目的引导标牌、服务标牌,教育解说系统包括资源保护标牌、环境教育标牌科研标牌、宣传标牌、说明标牌。解说设施包括标牌、模型、沙盘、声像模拟和电子设备。
5.4 公众教育线路 利用原有步道构建系统网络,根据环境条件进行分级建设,避开景观资源脆弱区、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地质松软或岩石不稳、易塌陷的地段。
6 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
6.1 完善机制 进一步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区域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沙漠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归并、优化、调整,合理确定每个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定位、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做到1个保护地、1套机构、1块牌子,全面依法加强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区域生态保护,推动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管理。
6.2 划定责任 市、县履行属地行政管理职责,省林业和草原局统一行使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职责。探索公益治理、社区治理、共同治理等保护方式,建立以省林业和草原局牵头,所在市、县、乡(镇)人民政府共同管理,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参与,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治理保护机制。
6.3 创新模式 创新监测模式 完善资源信息,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编程,采集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建立大数据库,明确每块自然保护地的位置、面积、保护程度、林分状况等,实时更新,为保护天然林提供详细、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对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创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模式。
(责编: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