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燕
摘 要:为探明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东道国选择的影响机制及驱动因素,利用二元Logit模型,采取农产品市场容量、农业资源基础、对外开放程度、投资便利程度4个维度18项指标对42个国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农业用水量3个指标对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东道国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东道国的选择具有市场寻求、资源寻求、成本节约及规避风险导向。
关键词:农业投资;区位选择;国际农业合作;东道国
中图分类号 F30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4-0001-05
Abstract: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n the host country of foreign enterprises choose mechanism and driving factors, this paper using a binary Logit model, take the market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gricultural resource base, the 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convenient degree of investment in four dimensions 18 indexes study of 42 countries, found that the density of population, cultivated land, agricultural water use index selection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n the host country of foreign enterprises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China′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n the host country of foreign enterprises choose to have the market seeking, seeking resources, save cost and avoid risk.
Key words: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Location Choice; Intenation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Host Country
自2016年以来,国家颁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业对外合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29号)、《农业对外合作“十三五”规划》、《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等文件及系列规划,将农业列为鼓励对外投资的重点领域,从顶层设计、政策创设、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我国与8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100多个农渔业合作的协议及文件,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开展农业双向投资。
近年来,受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生产率增长减缓等因素影响,国际外商投资回报率从2012年的8.1%下降至2017年的6.7%。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1.3万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3%。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及限制企业正常投资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国际粮食贸易与农业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境生产性投资呈下降趋势,无形资产与非股权投资成为生产扩张的主要模式。
受国际投资环境影响,2010年以来,我国农林牧渔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稳步增长到急速下降的波动。2010—2015年,农林牧渔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由5.34亿美元增长至25.72亿美元,年均递增30%;2016—2019年,农林牧渔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由29.7亿美元下降至15.4亿美元,年均递减23%。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特点表现在5个方面。(1)投资空间布局:投资范围涵盖全球100个国家,具有周边区域化集聚特征,呈现“欧美大洋洲发达经济圈>亚非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总体格局[1-2]。欧洲主要投向瑞士、英国、俄罗斯等国;南美洲主要投向巴西、阿根廷;北美洲主要投向美国、加拿大;大洋洲主要投向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主要投向老挝、以色列、印度尼西亚等国;非洲主要投向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2)投资主体结构: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国有企业为主导、民营企业及非农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境外民营企业数量是国有企业的9倍,但平均投资规模仅为国有企业的1/8[3],政策资金对国有企业支持多而对民营企业扶持少,存在着“生产率悖论”[4],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整体提质增效难度较大。(3)投资部门结构: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涵盖畜牧业、渔业、林业、农资农机等10多个类别;涉及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研发等环节,总体仍处于全球农业产业链的中低端。(4)投资合作模式: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为辅,呈现由资源开发向资本运营转变的趋势[5]。主要投资方式有租赁或购买土地、新设或并购企业获得土地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购买捕捞许可证、技术资本入股参股、共建示范园区、海外研发投资、“订单+农户”等[6-9]。(5)抵抗投资风险能力差:中国对外农业投资面临着国际负面舆论影响、投资壁垒增多、投资回报率下降、境外投资风险频发等多重挑战。中国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核心能力培育、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存在短板,参与国际规则不足,对全球农业资源整合与利用的能力有限,抗風险能力差。
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处于对外区位失衡与对内发展失衡的两难境界,因此有必要探明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东道国选择的影响机制及驱动因素,以改变农业对外投资区域分散、产业链低端的被动局面,提高投资效益。
1 理论依据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跨国企业必须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指东道国在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外投资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相对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和反映母国市场规模的特点。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全球化动力来自市场驱动、政府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及成本驱动[10]。跨国企业竞争优势在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及市场信息与技术的公共品特性。跨国企业竞争动力源于规模经济增强、储运成本降低、销售渠道优化、要素成本变化、政府约束减少等方面[11]。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资源寻求、市场寻求、降低成本、技术与管理、分散投资风险及优惠政策导向,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投资多属于市场导向型与降低成本导向。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动機与驱动因素包括市场导向、水土资源开发、稀缺战略性农产品寻求、低成本扩张、技术寻求、优惠政策、能源安全、金融逐利、产业控制、公共政策、粮食安全、风险规避等[12-15]。
学者们研究中国对“一带一路”、东盟、非洲等地区与国家的农业投资发现,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制度质量,东道国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投资企业自身的资源与能力等因素决定着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区位选择。东道国经济因素包括人均 GDP、失业率水平、税率、金融生态环境、农产品贸易依赖度等。东道国资源禀赋因素包括土地政策与土地成本、耕地总面积、廉价劳动力、通讯能力、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量、产业集聚效应。东道国制度质量因素包括制度风险、政府清廉度、产权安全度、社会稳定性;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治水平、腐败控制能力、投资准入限制、投资退出成本、商业管制、劳工保护、环境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16-22]。东道国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因素包括制度距离、地理距离、资源与技术互补性、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基础设施互通性;民族文化、农业经营方式、气候条件相似性;合作诉求、经济关系等[23-25]。投资企业因素包括中国外汇储备、对外援助规模、农业支持政策、农业技术能力、企业集聚效应、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经验[26-27]。东道国对中国的投资需求与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度、贸易依存度、人均GDP、劳动参与率、汇率变动呈正相关;与东道国产业结构、双边贸易额、GDP呈负相关[28]。
学者们对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价与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方法有条件Logit模型[1,26]、BP神经网络[2]、泰尔指数[4]、熵权 TOPSIS法[7]、Heckman选择模型与SFA模型[16]、面板负二项模型[17] 、二元Logit模型[18] 、贸易引力模型和随即效用模型[19]、模糊Borda法[20]、引力模型和时变随机前沿模型[28]、模糊综合评价法[29]等。
综合上述理论研究,笔者从农产品市场容量、农业资源基础、对外开放程度、投资便利程度4个维度开展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东道国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模型设定 本次研究目标是探索东道国的哪些因素会促进中国企业进行农业投资,因变量是投资区位选择的结果,分为“投资”与“不投资”2种情形。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特使用离散因变量模型中的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具体形式如下:
式中:[p]为东道国被选择为“投资”目标国的概率,[(1-p)]为东道国被选择为“不投资”的概率,[β0]为常数项,[ β]为自变量X的待估系数向量,X为纳入模型分析的自变量向量,ε为模型的随机误差向量。
2.2 变量选取
2.2.1 因变量 因变量为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东道国“投资”与“不投资”的结果。对中国已开展农业投资的国家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因变量赋值表详见表1。
2.2.2 自变量 (1)农产品市场容量代理变量:X1(国内生产总值)、X2(人口密度)、X3(国际贫困率)、X4(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X5(农产品贸易逆差)、X6(谷物产量)6个指标分别反映东道国经济、人口、社会、农业经济规模、农产品贸易依存度、国内粮食产量。预期该类指标水平对选择农业投资的概率影响或正或负。(2)农业资源基础的代理变量:X7(耕地面积)、X8(农业用水量)、X9(农业人口比重)、X10(农业生产指数)4个指标分别反映东道国土地资源、淡水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源禀赋及农业生产综合能力。预期该类指标水平对选择农业投资的概率影响为正。(3)对外开放程度代理变量:X11(全球竞争力总指数排名)、X12(全球化指数)、X13(企业经营环境排名)3个指标分别反映东道国全球化程度、国家竞争力及营商环境质量。预期该类指标水平对选择农业投资的概率影响为正。(4)投资便利程度的代理变量:X14(开办企业成本占人均收入比重)、X15(私人部门贷款占国内生产总值比)、X16(铁路货运周转量)、X1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X18(移动电话占用量)分别反映东道国的企业经营成本、企业融资便利、交通通达、运输成本及通讯能力。预期该类指标水平对选择农业投资的概率影响为正。
2.3 数据来源 截至2019年底,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涵盖全球100个国家,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选取42个主要国家相关数据为样本,其中中国企业已经开展大规模农业投资的国家共27个,因变量赋值表详见表1。自变量中,谷物产量、农业生产指数2项指标取值于联合国FAO数据库;农产品贸易逆差指标取值于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国内贫困率、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耕地面积、农业用水量、农业人口比重、私人部门贷款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铁路货运周转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移动电话占用量共11项指标取值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全球竞争力总指数排名来源于《全球竞争力报告2017》;全球化指数来源于《国际统计年鉴2018》;企业经营环境排名、开办企业成本占人均收入比重2项指标取值于《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7》。自变量描述性统计详见表2。
3 结果与分析
用方差膨胀因子(VIF)作自变量共线性判断,评价结果表明模型中的自变量VIF值均在10以下,平均VIF值为3.47,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SPSS20软件进行假设检验,用极大似然估计进行模型系数估计。根据Hosmer-Lem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详见表3)分析可知,Sig=0.371,模型拟合优度较高。
进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变量的方式为向前步进似然比检验(向前LR)、逐步回归共有3步,步骤1~3中依次输入的变量为X7、X8、X2,第3步模型分类表数据显示,概率值>0.5判定为投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X7(人均耕地面积)、X8(农业用水量)、X2(人口密度)3个变量的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正数,详见表4。
4 結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中国企业倾向在人口密度小、耕地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的国家进行农业投资。胡殿毅、李红等[7]、韩璟等[18]、万凯和卢新海[19]、江小鱼[25]、胡冰和王晓芳[16]、王金波[17]等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有类似结论。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东道国的选择具有市场寻求、自然资源寻求、成本节约及规避风险导向,符合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及竞争优势理论的预期。
4.2 政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生产、农业资本、农业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对外农业投资已成为缓解中国农业资源性短缺与结构性短缺矛盾,与东道国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中国应加强农业对外投资战略规划,实施农业科技先行、农业投资与农产品贸易并举战略。(1)加强与各国农业发展战略、机制平台、具体项目的对接,确定对农业重点投资区域、国别及优先发展产业;指导企业精准投资,推动农产品价值链升级,提升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能力。(2)加大对企业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大规模的融资、融智服务,强化通关与税收政策支持,提供通关和检验、检疫便利;出台海外农业投资的产业政策,建立企业间的协作机制,避免海外同质经营与过度竞争。(3)完善海外农业投资公共服务。建立以中资企业海外商会为主体的信息共享、项目共享、资源共享平台,设立海外农业投资案例库及成功企业家的经验分享机制,解决企业经营难题,提升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4)推进国际农产品营销平台建设。鼓励企业根据东道国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科技质量,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远程生产监测、运营维护、农产品溯源、售后服务等,推进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渠道营销。
中国企业应突破“地缘”关系约束,发挥竞争优势,加快对全球优质农业资源的投资布局。(1)企业发展目标服从国家农业投资战略,谨慎评估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贸易潜力、消费结构、产业互补性、国别风险及投资协议履约可行性,科学选取投资区域。(2)采取公平、包容性投资模式,兼顾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及环保利益,以农业投资促进东道国减贫与经济发展,与相关利益群体合作共赢。(3)投资区位优化,以东南亚、中亚、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为主,拓展大洋洲、非洲、欧洲。东南亚国家以原料加工、劳动力合作为主;中亚地区重点开展小麦、棉花、畜牧产业及生物技术、灌溉技术合作;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大豆、玉米产业合作;大洋洲国家以果树、蔬菜、高附加值农产品、农业智能装备等合作为主;非洲选择资源、经济和政治条件比较好的国家重点开拓,推广农业机械、农业基础建设合作;欧洲国家以精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合作为主[29-30]。
参考文献
[1]汪晶晶,马惠兰,唐洪松,等.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8):88-97.
[2]汪晶晶,马惠兰,唐洪松,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8,32(6):85-90.
[3]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编著.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分析报告(2018年度)总篇[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2-10.
[4]胡月,田志宏.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与地区差异--基于2012—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5):1-7.
[5]于海龙,张振.“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对外合作的潜力、风险与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18(2):108-112,122.
[6]宋洪远,张红奎.我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的特征、障碍和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4(9):4-10.
[7]胡殿毅,李红,汪晶晶,等.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东盟农业投资环境评价研究[J].世界农业,2018(10):60-68.
[8]高鹏飞.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及其逆向技术溢出的新特征[J].中国商论,2019(16):106-107.
[9]贾盼娜,刘爱民,成升魁,等.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及海外农业资源利用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7):1357-1364.
[10]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53-54.
[11]任永菊.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48-52.
[12]唐礼智.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0(4):31-35.
[13]刘钧霆.中国农业向东盟国家“走出去”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5): 86-89,121.
[14]卢新海.海外耕地投资与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3):5-11.
[15]杨光,柏娜,陈瑞剑.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特点及形势分析[J].农业经济,2019(11):131-132.
[16]胡冰,王晓芳.对外投资、东道国金融生态与支点国家选择--基于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9,35(7):81-98.
[17]王金波.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2005—201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定量研究[J].当代亚太,2019(3):4-28,157.
[18]韩璟,杨莼,柯楠,等.中美对非洲海外耕地投资东道国的选择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8(8):38-43.
[19]万凯,卢新海.中国海外耕地投资东道国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和随机效用模型的实证[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2):75-81.
[20]汪晶晶,马惠兰.基于改进模糊Borda法的中亚农业投资环境组合评价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5,38(5):1069-1076.
[21]余姝,陈伟,郇长坤.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区位选择中东道国法治环境评价[J].世界农业,2019(9):46-52,81.
[22]陈瑞剑,廖绍攀.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44-50.
[23]王永春,王秀東.推进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促进中国农业发展[J].世界农业,2006(4):12-13.
[24]姜晔,茹蕾,杨光,等.“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农业投资合作特点与展望[J].世界农业,2019(6):12-16.
[25]姜小鱼,陈秧分,王丽娟.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6年土地矩阵网络数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9):46-53.
[26]薛求知,帅佳旖.制度距离、经验效应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8):80-90.
[27]潘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和选址决策[J].改革,2015(1):140-150.
[28]严佳佳,林毓鑫,何睿清,等.东道国需求与我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定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2):42-50.
[29]杨君岐,任禹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分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J].财会月刊,2019(2):131-139.
[30]杨朝继.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关键点[J].人民论坛,2018(26):96-97.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