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药产业化现状及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研究综述

2020-08-06 14:25陈荷唐农唐红珍朱寿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政策现状

陈荷 唐农 唐红珍 朱寿华

[摘要]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为我国人民保健、防治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医药产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通过梳理国内中医药产业相关研究,发现当前中医药产业的热点问题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当前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研究在宏观层面并未形成体系,各地对于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研究也较少。

[关键词] 中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化;现状;政策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5(b)-0195-04

A Review of TCM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and TCM Industrialization Policies

CHEN He, TANG Nong, TANG Hong-zhen, ZHU Shou-hu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Guangxi, 530200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lth care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s for our peop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article, by combing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domestic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hot issu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d the "Internet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There is also less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various plac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dustri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atus quo; Policy

我国中医药学源远流长,相对于现代西方医学而言,我国中医药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还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挖掘并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慢性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中医药具备的基本特点,使其在慢性病防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的增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纲要(2016—2030年)》等政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该文在梳理国内中医药产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展现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明确当前中医药产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了解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研究情况,为后续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1  文献回顾与述评

1.1  中医药产业化现状研究综述

有学者提出,国内学者对中医药产业的学术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繁荣[1]。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发现,目前我国中医药产业化在宏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不同地区层面)均有较多研究。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不断的发展,可以发现,对于如何实现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促进“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发展成为研究热点。

1.2  中医药产业化现状研究概述

窦金鑫等人[2](2016)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要从提高中醫药产业的认知度、加大沿线合作力度、加大中医药人才对外交流力度、加快中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和加强中医药产业中的服务贸易等几个角度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孙菲菲等人[3](2016)认为,我国中药产业面临重要科研投入不足、产业规模较小、缺乏产权保护意识等问题,从保持中医药文化特色、制定严格的中医药产业标准和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我国中药产业未来发展对策。高睿等[4](2016)认为,当前中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国家对其扶持力度加大、中医药产业链扩展迅速,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扩大等方面。刘荷花[5](2019)分析了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中医药本土化和中医药市场的开发等问题,提出通过中医药产业行业标准化的建设以及健全中医药产业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产业专利保护、中药可持续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实现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郭宇等人[6](2018)从中药材资源、中药生产企业规模、中医药服务产业市场份额、中医药教育产业和中医药产业文化5个方面探讨了中医药产业现状,并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3  不同地区中医药产业化现状研究概述

王海燕[7](2014)圍绕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主题,以系统论为视角,探讨构建了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系统地提出了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韦国兵等[8](2018)认为,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正处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要转型期,江西中医药产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切实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具体可以通过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中医药继承创新能力来实现。在其后续研究中则探讨了江西中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中药资源丰富,但中药产业集中度偏低;中医药高端人才偏少等3个方面[9]。其后续研究还重点分析了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通过增强中药材原料的供给能力、加快中医药高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产业研发能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政府政策执行效率来促进江西省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0]。尚成英(2019)等人[11]通过共类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发现甘肃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主要以陇药产业存在的问题为主,集中在市场研究、种植面积、发展对策等方面。提出需要从道地药材、市场调节机制、评价标准、传承与创新、中药饮片、中药材种植这6个方面着手,促进甘肃省中药产业的发展。

1.4  “互联网+中医药”产业研究概述

姚靖[12](2018)从产业链布局重构、传播体系构建、网络安全建设以及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拓展玉林中医药产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相关对策。尹泽玲等[13](2018)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发现,“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单一化现象,在形成产业链方面稍欠缺,但极具潜力。彭玉凌等[14](2018)的研究认为,可通过以需求引导中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中医药健康管理体系等3个措施来实现对中医药产业的调整改革。邓潇等[15](2018)从弘扬中医药文化、教育教学、诊疗模式、中药资源的统筹等方面如何运用互联网+模式发展中医药产业进行了探讨。陈静锋等[16](2016)的研究,总结了我国现阶段“互联网+中医药”环境下典型中医药企业的发展实践经验,并通过实例研究,对如何重构“互联网+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

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关于中医药产业化的研究很多,近几年对于该问题研究较多的是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现状、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互联网+中医药”等。目前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在中医药产权保护意识、中医药产业标准、中医药文化发展和中医药产业国际化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不同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研究中,不少学者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分析,该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当地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上面。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文件明确指出其重点任务是要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新型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可以发现,近几年在中医药产业中比较新的研究热点就是“互联网+中医药” 产业。当前我国“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在形成产业链方面稍欠缺,但极具潜力。对于“互联网+中医药”产业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如何构建“互联网+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等方面。在当前的大环境之下,了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明确研究热点问题,对于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研究综述

综合来看,我国对于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相关研究并不多,比较早期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财税政策上,如:马应超等[17](2009)在系统梳理和归纳了国家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财税制度与政策体系的基础上,指出现行财税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财税政策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对策建议。李梅姬等[18](2009)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税收政策、财政政策。

但近几年,在很多关于中医药产业的研究中,有不少学者对如何构建中医药产业化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行了思考。除了对我国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研究之外,还有部分学者对其他国家中医药政策进行过研究。

2.1  我国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研究概述

高山等[19](2010)分析了我国中医药发展现状以及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从公正政策选择的角度,论述了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蓝毓营等[20](2012)对广西中医药产业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主体产业政策、相关产业政策和内部产业政策为基础的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参考框架。罗中华等[21](2015)从中医药产业集群法律支持体系、财税政策体系、金融支持政策体系、贸易支持政策体系、创新支持政策体系、人才政策体系、环境保护政策、监管政策体系等八个方面,论述了甘肃中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万宠菊等[22](2019)在分析云南省中医药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了解当前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好中医药产业扶贫政策的对策建议。

在部分学者的研究中,虽然不是单独对中医药产业化政策进行研究,但其内容涉及到在政策部分。比如:王海燕(2014)从完善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监管政策、人才支撑政策体系、生态与资源保护政策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等6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西部中医药产业政策支持系统。韦国兵(2019)则认为江西省中医药产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政策支持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提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完善中医药产品贸易支持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建设。

2.2  其他国家中医药政策研究概述

苏芮等[23](2018)对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政策进行的研究发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5个国家已建立完善了本国传统医学相关政策和法规,在传统医学产品的生产、准入上市后监管以及从业人员教育、准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国家的中医药发展有良好的政策法规保障。其后,该学者对“一带一路”东北亚区域4个国家(包括日本、韩国、蒙古国和俄罗斯)传统医学的政策、监管法规以及市场认同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提出了要进一步鼓励中药企业由中药原料供应商向中医服务提供商转变,构建涵盖多个层面的中医药服务产业链的建议[24]。黄碗贞[25](2019)通过分析中药产品在美国的相关政策环境,提出中药产品在美国的准入策略建议。

文献梳理发现,关于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研究其实并不丰富,学者们会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的政策体系设想,如,上文提到的蓝毓营、万宠菊以及韦国兵等学者的研究就很有针对性。概括来说,当前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财税政策体系、贸易支持政策体系、监管政策、人才支撑政策体系、生态与资源保护政策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国内已经有学者从其他国家的中医药政策入手进行相关研究,这为我国完善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我国中医药在进入这些国家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明确,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帮助。但总的来看,我国对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研究在宏觀层面并未形成体系,各地对于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研究也较少。

3  结论

可以看到,在当前大健康背景之下,我国中医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很多。在许多研究中,众多学者频繁提到政策支持对于中医药产业化的重要性。但当前,我国对于中医药产业化政策的系统研究偏少,可参考利用的成果也不多。而中医药想要真正实现产业化,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当前新形势下,中医药将对广大人民群众防治疾病产生重要的作用,如何将中医药产业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实现产业化,真正实现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其政策支持体系该如何构建,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后续研究中可进一步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  李桥兴,李妍.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布局特征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8(10):44-47.

[2]  窦金鑫,田林.“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医药产业发展[J].大众科技,2016,18(9):111-113.

[3]  孙菲菲,杜静.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黑龙江科学,2016,7(1):21,29.

[4]  高睿,魏巍.中医药健康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3):3-4.

[5]  刘荷花.中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4):115.

[6]  郭宇,熊斌.中医药产业形势分析与对策[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1):65-66.

[7]  王海燕.中国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8]  韦国兵,李成虎,胡奇军.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J].药学研究,2018,37(11):679-682.

[9]  韦国兵,李成虎,胡奇军.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3):5-8.

[10]  韦国兵,胡奇军,廖夫生,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5):3-6.

[11]  尚成英,何霞霞.基于大数据挖掘甘肃中药产业发展的新思路[J].中医药学报,2019,47(4):50-54.

[12]  姚靖.“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思考—以玉林中医药产业为例[J].中国高新科技,2018(5):44-47.

[13]  尹泽玲,温川飙,程小恩,等.简述“互联网+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概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4):269-271,274.

[14]  彭玉凌,王蕾,夏咏梅.“互联网+大健康”时代中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探[J].卫生经济研究,2018(7):34-36.

[15]  邓潇,郑宝钧.“互联网+”模式在中医药产业中应用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5):9.

[16]  陈静锋,郭崇慧,魏伟.“互联网+中医药”:重构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J].中国软科学,2016(6):26-38.

[17]  马应超,苏金萍.国家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财税政策评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6):11-15.

[18]  李玫姬,林江.中医药现代化产业的财税政策建议[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1):90-92.

[19]  高山,石建伟.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2):43-48.

[20]  蓝毓营,韦兆钧,徐方明,等.广西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体系研究[J].大众科技,2012,14(8):159-161.

[21]  罗中华,张维,张翔.甘肃中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4):46-48.

[22]  万宠菊,王英,李林忆,等.云南省中医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20-21.

[23]  苏芮,庄庭怡,苏庆民,等.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政策及市场调查[J].环球中医药,2018,11(9):1376-1378.

[24]  苏芮,苏右竹,苏庆民,等.“一带一路”沿线东北亚国家中医药政策及市场调查[J].环球中医药,2018,11(12):2008-2010.

[25]  黄碗贞.我国中药产品在美国市场准入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收稿日期:2020-02-15)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0501906412)。

[作者简介] 陈荷(1990-),女,广西南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通讯作者] 唐农(1962-),男,广西贺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学,E-mail:cgc2017@126.com。

猜你喜欢
政策现状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上线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