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画艺术之美

2020-08-06 14:30竺秉君
茶道 2020年3期
关键词:题款茶具茶壶

竺秉君

茶壶是茶具主角之一,古往今来,各类陶、瓷茶壶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本文介绍的是画家笔下的茶壶画,它们或神似,或型似,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以抽象的艺术语言,展现别具一格的艺术之美。本文以边寿民、薛怀、陈曼生、吴昌硕、齐白石近现代书画名家所作茶壶画,浅析其艺术之美。茶壶画源于生活,美于生活,别具美感,为中国茶文化留下了精彩之笔。

边寿民:壶画书法别样美

在早期茶壶画中,较具特色的是清初著名画家边寿民(1684~1752)。其爱茶爱壶,作有多幅以茶壶为主题的茶壶画,如《壶茶图》《茶与墨》《壶盏图》《茶喜》《茶具图》《茶馨图》等,其特点是书、画连璧,布局匀称,画面美观,大幅题款,配上名家名句,或自撰诗词妙语,书法精到,喜闻乐见,极具艺术冲击力。

边寿民,善画花乌、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又善以淡墨干皴擦小品,更为佳妙。又工诗词、精中国书法。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代表作有《芦雁图全套八幅册页》《碧梧双峙图》《老圃秋容图》等。

其茶壶画代表作为《壶茶图》。该画作于乾隆十六年(1751),画面前为两把紫砂壶,左右排列,其中左为侧把壶;后面有一茶叶罐,出露大半个罐体。上方三分之一多题满精美行书。整个画面书、画满纸,但布局得当,富有美感。

上部题款为苏轼《汲江煎茶》诗,但个别文字与原诗不同:“古人称茶为晚香候,苏长公有诗可诵:‘活水仍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香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犹作泻时声。枯肠未易倾三盏,卧听山城长短更。”钤有白文印二枚,分别为“茶熟香温且自看”“寿民”。

另一代表作为同年所作《壶盏图》。画面左侧为紫砂壶和盖碗,呈前后排列;右部题款词云:“石鼎煮名泉,一缕回廊烟细。最爱嫩香轻碧,是头纲风味。素瓷浅盏紫泥壶,亦复当人意。聊淬词锋辩锷,濯诗魂书气。调寄好事近。苇间居士。”“素瓷浅盏紫泥壶”“濯诗魂书气”,诗、书、画俱美,为茶壶画难得之佳作。

与该画相仿的,另有私人收藏的《壶盏图》,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画面右图左词,盏在前,壶在后,款识相同,落款为“绰翁写并题”。

配有大幅题款的,另有《茶与墨》,画面为紫砂壶、茶叶罐和墨锭。上题款识:“东坡云:司马温公尝与余言:茶与墨二者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余日: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公叹以为然。庚戌初夏,龙眠马相如来自闽中,遗我武夷佳茗一小瓶;石城张仲子赠古墨二笏。品俱上上。因为写图,并书东坡清语一则,二物昔贤所珍,雅惠弗可忘也。寿民时客邗上。”该画现藏故宫博物院。

还有《茶馨图》,画面为盖碗茶和竹编茶叶盒。左上题宋人程宣子《茶夹铭》:“石筋山脉,钟异于茶。馨含雪尺,秀启雷车。采之撷之,收英敛华。苏兰薪桂,云液露芽。清风两腋,玄浦盈涯。程宣子《茶夹铭》。寿民。”同一题款还出现在多幅茶壶画上。

薛怀:山窗清供蕴清风

边寿民之画风,对其外甥薛怀(1717~1804)影响较大,尤其是茶壶画、花乌画,有的构图和题款与边寿民非常相似。

薛怀自幼在淮安随边寿民学画,故耳濡目染,得其真传,亦以芦雁驰名,在清代花乌画中具有重要位置。

薛怀爱茶,有涉茶画《博古》《茗事图》等多幅。其《茗事图》构图模仿边寿民《壶茶图》,题款完全相似:“古人称茶为晚香候,苏长公有诗可诵,活水仍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香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犹作泻时声。枯肠未易倾三盏,卧听山城长短更。竹居薛怀”

其代表作《山窗清供图》,为著名茶壶画。该画以线描绘,有大、小茶壶和盖碗各一,明暗表现恰倒好处,左上题有五代诗人胡峤诗句:“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候。”另有画家好友诗人、书家朱显渚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到经中,总待新泉活水,相从栩栩清风。”表现了文人雅士、隐士,在山中书屋耐得寂寞品茗读书、修身养性的清寂之美。

陈曼生:茶熟菊开候客来

“千年紫砂,绵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这是关于紫砂文人壶当代流传较广的一句评语。

陈曼生嗜茶爱壶,不仅为紫砂文人壶翘楚,其茶壶画亦享誉于世。

其多年为官,与文人壶友交游甚广,与杨彭年、凤年兄妹等多名制壶名家合作曼生壶,融造型、文学、书画、篆刻于一壶,以造型别致,原创铭文独具匠心,附刻山水花鸟画为主要特色。

陈曼生爱壶及画,画过多幅《壶菊图》,其中上海博物馆藏有其三幅《壶菊图》册页,构图相近,均以紫砂壶和菊花入画,画面简洁,清秀可爱,足见曼生嗜壶之癖。三幅画均有相同题款:

茶已熟,菊正开;赏秋人,来不来?

该题款笔调轻松,读来可亲。正是菊黄时节,主人烹茶以候,以茶会友,期待老友前来品茗赏菊。此题款常被后人用于茶壶画或壶铭。

稍晚于陈曼生的寧波慈城籍书法大师、诗人梅调鼎(1839-1906),曾创办玉成窑,在—把笠翁壶上所题壶铭有异曲同工之妙,或为受此影响。其铭曰:“茶己熟,雨正蒙,戴笠来,苏长公。”《壶菊图》另有题识云:

杨君彭年制茗壶,得龚时遗法。而余又爱壶,并亦有制壶之癖,终未能如此壶之精妙者,图之以俟同好之赏。

该题识一是赞美杨彭年制壶之精妙,传承了龚(供)春造壶遗法。二是介绍自己嗜好紫砂壶,也有制壶之癖好,自谦技艺欠缺,无法与精妙者相比,因此创作《壶菊图》供同好欣赏。

嗜壶、制壶、画壶,陈曼生当为紫砂第一人。他多次绘画《壶菊图》,期望能有更多茗壶爱好者,同赏砂壶之美。这应是其夙愿吧。吴昌硕:梅梢春雪活火煎

清末民初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诗人吴昌硕(1844-1927),酷爱梅花,嗜好茶饮,作有数十幅《茗具梅花图》《茶菊清供图》《茶壶幽兰》等茶壶与梅花、菊花、兰花相关的茶壶画。

其茶壶与梅花代表作有《品茗图》。该画以浓墨劲写梅花,以素墨淡写茶具,形成鲜明对比。画面中一丛墨梅绽放,线条浓淡相间,交叉错落,春意盎然;淡绿色茶壶造型别致,白色瓷杯晶莹剔透,茶香与梅香跃然纸上,相映成趣。左上题款云:“梅梢春雪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表达了画家摆脱世间尘杂,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田园生活,与三五好友煮雪烹茶,于梅林香雪海中,静心品茗赏梅的内心世界;同時体现了画家高洁、淡泊的性情和高超的审美情趣。

该题款还出现在多幅同类茶壶画中。其《茶壶幽兰》画面为两枝剑兰,茶壶为翡翠色,同为白色瓷杯,茶香与兰香相融。右下角题款云“写案头即景,却似种榆仙馆主人得意之作,朱漕帅涉笔,亦时时有此隽想。苦铁。”其中“种榆仙馆”为陈曼生大号,苦铁为画家大号,意为画家案头常备茶具、兰花,即兴之作,颇有陈曼生、朱漕帅书画之风,描绘了画家于书斋中以兰、茶为友,启迪灵感之高雅艺术与审美情趣。

其《菊花茶具图》画面均为文人雅士心爱之物:一枝盛开的菊花,一把淡绿色茶壶,一对白色瓷杯中,注有金黄色茶水,花盆中有两丛茂盛的菖蒲,下方左右有五枚枇杷,没有题款。画面布局和谐,富有美感,展现了画家娴熟高超的绘画艺术和审美情趣。

齐白石:梅花茶具叙乡谊

现当代茶壶画中,最著名的当数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梅花茶具图》。195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9岁(60虚岁)生日。毛泽东与齐白石同乡,虽未曾谋面,但乡谊深厚,曾邀请齐白石到中南海家宴。齐白石崇敬毛泽东,此前曾为毛泽东治印。这年岁末,他还想作一幅国画,祝贺毛泽东60岁生日。这便是《梅花茶具图》的诞生背景。

《梅花茶具图》画面为一枝红梅,一把抽象紫砂壶,两个印花瓷杯,构图简洁,恰到好处,既超凡脱俗,又拙朴亲切。左有边款:“毛主席正,九十二岁齐璜”,钤有“大匠之门”等三枚印章。该画寓意美妙,红梅具有喜庆色彩,同时象征毛泽东高贵品格;而细细品味,齐白石与毛泽东俱入画中,两个杯子,象征两位同乡好友,一个是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一个是享誉世界的画坛大师,仿佛两人一边品茗,一边观赏红梅,畅谈艺术与人生,家事与国事,意境深远。

齐白石还画过《酒壶螃蟹图》等作品,主题为酒,壶为茶壶,别具美感,不同于画家所画其它酒壶,这可能是画家对茶壶之偏爱。

猜你喜欢
题款茶具茶壶
宋徽宗:“天下第一”还是“斜杠青年”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浅谈中国画题款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图说书法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冯可宾买茶具
浅谈中国画题款之提升画作审美价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