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当好群众“自家人”,携手共筑“脱贫路”

2020-08-06 14:28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红旗工作队驻村

张惠清

从重庆市主城区向东北出发,途径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的末端,挺进大巴山的深处,大约6多个小时的车程可以进入开州区大进镇红旗村。

今年32岁的重庆团市委干部王栋,已经在红旗村扶贫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三年。三年来,他与驻红旗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在红旗村修路、建生态停车场、成立茶叶合作社和经济联合社,连片栽植茶树苗,让一个个脱贫产业落地生根,奏响了干群齐心协力脱贫奔小康的时代强音。

王栋说:“三年的驻村生涯让我深刻体会到,当好群众的‘自家人,凝聚起最广泛的力量,才能携手共筑‘脱贫路。”

用真情丈量一方土地

大进镇是重庆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而红旗村是大进镇7个市级贫困村之一,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936户2868人。

2017年9月,王栋来到这里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

“我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山大、沟深、坡陡,汽车都爬不上来;村子里的领导班子涣散,村民认可度低;53户群众尚未解决安全住房和饮水问题,集体经济是个‘空壳,我们连办公地点都是临时租借的,脱贫任务十分艰巨。”王栋回忆。

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真正贴近群众才能精准掌握村情户情,只有住进红旗村、变成红旗人,才能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因此,他将驻村工作队的住宿、工作地点设置在处于村中心位置的半山坡上的老集农村校,并指导村支“两委”设置代办点,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轮值接待服务周边群众,协调现场项目建设。白天走村入户、了解情况,晚上学习政策、研究工作成为了他驻村帮扶的常态。王栋开始从关系群众利益的点滴小事开始做起,不到一个月时间,他走遍了7.8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对在家农户实现了全覆盖的调研走访。

和老百姓熟了,更要拿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王栋在走访中发现,村里有一名孤儿,初中没读完就辍学外出打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栋联系到本人,耐心劝说他回校学习,并积极联系学校和老师,帮助他重返课堂。为了让他安心学习,王栋还经常到学校了解其学习情况,每月进行家访。

“当地最突出的问题是,一些贫困户缺乏劳动能力,即使村里为他们发放五保津贴和低保补助,仍然无法支撑他们的生活。”王栋说。于是,他积极协调市里的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搞起了肉牛养殖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失能贫困户也加入其中,每年享受保底分红上千元,以实现扶贫兜底。

根据走访掌握的一手资料,王栋和驻村工作队针对性地制定脱贫村规划、户办法,一家一户抓对标,一件一件抓落实:2017年,硬化村级公路7.7公里,实施安全人饮工程35处,改造危房23户,发展青脆李600亩,栽植茶叶350亩,35户贫困户脱贫越线,全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未脱贫摘帽前,红旗村缺乏主导产业,群众缺少稳定增收渠道,脱贫基础十分薄弱。

“多好的土地呀,都荒废了,好可惜呀!”这是王栋在走村入户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他告诉记者,开州区大进镇红旗村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其主导产业是土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经济效益较低,而大部分土地还因无人管理而撂荒。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资产资源的经济效益,王栋决定探索“三变”利益联结机制,将撂荒土地集中起来发展产业扶贫项目,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

他牢记扶贫“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建强基层组织”,紧紧依靠村党支部,同村支“两委”一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王栋和驻村工作队组织村支“两委”成员外出学习茶产业发展和“三变”改革做法,提升了抓产业发展和抓改革能力。不到半年时间,村支“两委”带领群众成立了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了集体经济组织,支部书记被群众推荐为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和集体经济组织董事长。

2018 年,在邀请专家评估、开展市场调研等基础上,红旗村村支两委决定通过土地折价入股的方式发展茶产业。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发动群众发展茶产业时,群众纷纷表示,“土地是命根子,要拿来种土豆、玉米、红薯‘三大坨,种茶叶不种粮食是乱弹琴”。“不给现钱想让我们种其他东西是异想天开”……群众的思想转变成了产业发展上的最大困难。

王栋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他首先组织村里党员群众代表到贵州和邻近先进乡镇参观发展高效益农业的优秀案例,然后动员参观过的党员群众一起挨家挨户宣传,通过群众自己来做群众的工作。

最后,在召开院坝会 60 余场、走家入户无数次后,99% 的群众赞同发展茶产业项目。对个别仍持反对意见的群众,他没有放弃,他坚持“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采取先整治后进入的方式,对他们的承包地进行免费的滑坡整治、水系疏通,将烂田变为良田。

“群众看到我们真心实意地为全村发展产业,最后的‘钉子户也都积极拿出土地配合发展产业。”王栋说。

目前,红旗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良效运行,实现建卡贫困户 49 户 146 人产业全覆盖,部分贫困群众通过在茶园务工人均增收 3000 元,真正实现让群众富在产业。

“这次的动员和示范,给我们推动产业扶贫带来不小的启示。过去,红旗村也曾发展过李子、柚子、核桃等产业,但由于群众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事实证明,只有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激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项目才能顺利开展,产业才能持续发展。白茶产业能够落地生根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广泛发动了群众,让贫困户能够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王栋说。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三年的扶贫工作让王栋和红旗村里每一户乡亲都结下了情谊。在家人和朋友眼中,“村子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今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虽然重庆市扶贫办已下发通知,驻乡驻村扶贫干部暂不入驻乡、村,但王栋还是選择于1月30日回到所驻村,迅速从休假状态进入“战时”状态,与镇村干部并肩战斗,在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身为第一书记的他身体力行,在大进镇党委政府和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驻镇工作队的领导下,召集村支两委成员,戴着厚厚的口罩开会,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并迅速将防控人员分成人员排查、宣传引导、交通管控3个组。

在他的带动下,村支两委通过与村民沟通、实地排查,摸清了全村湖北返乡人员,并进行精准定位,开展点对点走访、劝导其居家隔离14天,建立微信群实行不定时视频点名、位置共享,划定区域对重点人员进行管控。

王栋说:“我已经把我自己当成了红旗村的人,红旗村的事就是我的事;其次,我是党员,是第一书记,从组织把我放在这里和这个岗位上的那天开始,我就只有做事的责任,而没有逃跑的权利。”

当前,红旗村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原本王栋的驻村工作在2019年的时候就应该结束了,但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延期,决心与红旗村民一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要和红旗村的乡亲们一同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猜你喜欢
红旗工作队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红旗E-HS9
太阳,红旗
扶贫工作队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驻村第一书记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中办国办:根据贫困村实际需求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