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境和挑战,道路客运企业的正确选择是什么?

2020-08-06 13:00
运输经理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客运道路疫情

客运站、班线班车停止运营,这场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道路客运行业短时间内停下了脚步。重启之后,一场艰难复苏在后疫情时代拉开序幕,在历经“雪上加霜”的短暂封闭期后,道路客运行业能否快速实现复工复产、快速实现市场的崛起?

疫情“大考”

“今年第一季度,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8.5亿人,同比下降58.4%。全国36个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完成67.4亿人,同比下降56.7%。约90%以上的道路运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这是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第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里的数据。

数据最为直白,新冠肺炎疫情对道路客运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尤其是“春运”后半段道路客运行业基本处于全面停摆状态。始料不及的“归零”状态,让原本处于弱势的道路客运行业对于未来发展的担忧愈发浓重。

“疫情是对运输行业的集体大考,是对企业的一次集体测验,只有经过严冬的磨砺彻底的洗牌,才能塑造出出行领域更加优秀的运营主体。”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交通科技传媒首席研究员熊燕舞如此分析。

恢复运营后的济宁汽车总站城际公交发车区

“市场业务层面‘覆巢之下无完卵’,企业经营方面‘愁云惨淡万里凝’。”熊燕舞用这两句话形容了这次疫情带给道路客运行业的影响有多大。

熊燕舞分析,从严格的政策防控体系方面看,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公交站场、道路客运站场是传染病扩散非常便利的一个手段,也是政府管控比较严苛的领域,所以这次疫情对公交、地铁、出租、网约、客运,旅游等各个细分领域都有致命打击,本来道路客运行业就有“断崖式下降”的说法,现在“春运”也被按了暂停键,几乎变成了灭顶之灾。

此外,这次疫情导致公众出行节奏整体变得非常缓慢,局部地区基本上无限接近于零,春运前期15天还可以,春运后面25天,基本上是“非必不动、必则自驾”,不是必须就不动,非要必须动就自驾出行。在熊燕舞看来,这次疫情影响范围大、波及人数多,恢复期估计会比较长。

本来受民航、高铁、私家车以及网约车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道路客运行业已经遭受重创。这次疫情的突袭,无疑是道路客运行业的一次“大考”。广大道路客运企业的如何应考,将决定着他们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

越是非常时期,越不能等待业务主动上门,要积极地变身行商、变身网商,拥抱变化,尝试新的想法。市场是在持续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是人们的出行需求还是交通出行方式的产品供给方面,相比过去十年都有非常大的改变。所以,我们的道路客运企业也必须跟上变化,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改善、优化经营方式和模式。

艰难中努力复苏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正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道路客运企业也在艰难环境中逐步恢复着运营,努力抢抓机遇夺回“失去的一季度”。

道路客运企业要打破思维定式,跳出原有框架,瞄准未来出行趋势变化,并在此为基础进行战略调整

客运站里,对车站候车室、售票厅、发班卡位、车场、落客区等区域进行喷雾消毒,用消毒液擦拭车站座椅、电梯、自助售票机等,重点做好客运班车的清洁消毒,确保车站、车厢通风顺畅……道路客运企业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同时,开始有序恢复生产经营,正所谓“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提升经营效益,道路客运企业也是各出奇招,力求恢复市场或者探寻新市场。

比如,宜昌交旅集团在恢复城市城际公交,保障民生出行的基础上,着力推广更高品质的定制客运服务,探索道路客运关联产业链延展,借力信息技术打造“便民、惠民”新样本。同时瞄准城市近郊旅游市场即期消费需求,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创新直播营销新方式,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比如,山东交运集团下属的济宇高速公司积极联系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点对点”服务;及时对接党员教育需求,满足“个性化”定制;在红色教育专线中,积极挖掘红色因素,着力突出主题。

比如,济宁兖州公交在小孟镇开通“乡村旅游公交专线”,实现小孟镇各个“美丽乡村”景点与景点之间的无缝衔接,促进美丽乡村变景区,为乡村旅游输送大量客源,开启了用旅游公交专线拉动旅游发展的大幕,更为兖州公交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纾解道路客运企业的困难,交通运输部也印发通知,支持道路客运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其中有落实财税金融优惠政策、落实社会保险减免政策、落实营运车辆保险优惠政策、推动建立疫情防控补贴补偿帮扶机制、积极出台行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减免运维费和服务费等相关费用、鼓励降低承包费和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延长道路客运经营许可期限、提升客运站增值服务能力、支持道路客运新模式新业态有序发展等措施。道路客运企业可以抓住相关政策的机遇,继续整合资源、持续创新发展。

未来如何抉择

往往看似“山重水复”的绝境,恰恰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困境和挑战,不要仅局限于看得到的、表面的或固有的解决方式,而应当跳出来看问题。道路客运企业要打破思维定式,跳出原有框架,瞄准未来出行趋势变化,并在此为基础进行战略调整。

就如同熊燕舞所分析的,疫情期间,存在着面对返程务工人流、机场高铁站客流等定向人群开展的定制包车业务窗口期,是否可以借此机会确立定制客运市场的主体地位?另外像传统的旅行社这样的业务,疫情期间基本没有收入,刚性成本支出却非常大,能不能转换一下思路,和行业内外共同组织共享员工、共享场地、共享线上资源?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长期发展方向。

“定制客运”市场成为企业的发力点

“越是非常时期,越不能等待业务主动上门,要积极地变身行商、变身网商,拥抱变化,尝试新的想法。”熊燕舞进一步分析,“市场是在持续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是人们的出行需求还是交通出行方式的产品供给方面,相比过去十年都有非常大的改变。所以,我们的道路客运企业也必须跟上变化,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改善、优化经营方式和模式。”

肯定是不能坐以待毙,道路客运企业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思考下一步到底怎么走。其实,有不少企业已经先发制人,早早布局市场。那么,未来道路客运行业将朝哪些方向发展呢?

锁定个性化出行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场景日趋分化,出行需求分级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疫情爆发以后,人们会更加偏好独立的、小容量的出行方式,对安全、舒适、个性化等需求会越来越普遍,道路客运企业要响应需求,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提供更精致的个性化服务。此外,疫情结束后,停滞的旅游业可能迎来新一轮增长,道路客运企业应该尽早布局,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丰富旅游业态,最大限度地满足运游融合的个性化体验和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往商务、校园、就医等出行方向拓展。出行市场只会越来越细分,道路客运企业要做的就往各个细分领域下沉市场、精耕细作。

借助新技术、互联网优势。要持续地跟新技术、互联网结合向前走。比如,此次疫情,将全程非接触式服务的需求体现出来了,而我们传统道路客运行业做得远远不够。智能安检、自助售票、联网售票、智能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应该重视起来。智慧车站、智能调度、大数据分析、客流监控、视频巡查……这些不仅能够帮助客运企业提升管理运营,更重要的是能让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整合自身资源,多元化发展。要充分利用好汽车客运站这个重资产进行商业化的开发,实现价值最大化。随着传统道路客运客流量的下滑,车站的出路会越来越窄。如何能够突破车站的安检仪去做商业,突破“出租门面收取租金”这种简单粗放、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是大家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命题。商业化做的是城市功能配套,重点是要跟当地政府的公益性特征很好地结合,要把城市的功能挖掘出来、跟新兴的业态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永续经营。比如,生鲜配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名优特产批发商贸中心、物流仓储中心、物流小件落地配中心,等等。道路客运企业要进一步打开思路,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将场站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此外,道路客运企业还可以打造更多多元产业,比如,很多企业尝试了地产、医院、驾校、环卫、汽车销售等多种产业,有的收益还不错,还能反哺客运主业。

夹缝中求生存,是当前道路客运行业的真实写照。但庆幸地是,仍有一批敢想、敢做、敢拼的企业在市场中激荡起伏。“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困境和挑战不会消失,道路客运企业要认清现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盈利模式,赢得主动权,找准切入点,定能在危机中开创新局面。

猜你喜欢
客运道路疫情
战疫情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