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态博物馆理念下的城市伴生式商业街改造

2020-08-05 06:21尹靖阳詹立宇王秀武
中华建设 2020年6期
关键词:德化商业街文脉

尹靖阳 詹立宇 王秀武

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加之某些“暴力式”改造,伴生式商业街逐渐呈现与时代脱节的情况,不能继续满足民众的使用需求与情感需求。为解决伴生式步行街的发展困境,本文以德化街改造为例,将“生态博物馆”理念引入伴生式步行街改造,并提炼三大策略:梳理文化结构、构建街区格局、引导城市活力,由文化意象到空间形象,解决伴生式商业街品质落后、发展动能不足、文脉缺失等问题,以期优化城市空间、经济、文脉结构,将德化街打造成郑州文化体验购物新高地。

一、引言

城市伴生式商业街特指与城市共同成长,参与城市发展进程的商业街。往往位于城市核心地带,承载了当地人的集体认同感,是地域特色的集中展现,也是该区域最具人气的活力中心。

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建设较早的伴生式商业街逐渐与时代脱节,出现配套设施品质落后、缺少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不佳、活力流失、发展动能不足、与城市发展定位不符等问题。由于以往“暴力式”商业街改造提升,观念落后、改造手法单一,使文脉割裂,特色缺失,造成“千城一街”的局面,失去了凝聚力与归属感。

伴生式步行街作为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其改造不仅能提升设施品质,恢复街区风貌,而且为整个城市的特色寻找可以延续的场所,以文化为引导焕发街区活力,成为城市激活触媒点。商业街作为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历史传承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空间,是社会展示的窗口,承载着城市中无形的社会纽带。

二、活态博物馆概念引入

通过对解放碑、宽窄巷子、大唐不夜城等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发展较好的伴生式商业街可以突破街区本身局限,风貌统一有序,主题特色鲜明,做到区域之最,文化凝聚城市活力,增加区域认同感。

由于当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民众会更加注重体验与感受。我们在伴生式步行街改造中引入“活态博物馆(Eco-museum)”的理念进行设计。该理念以社区生活、城市活力、活的文化为核心要素,为不同文化提供更直接更便捷的交流平台,使民众可以参与文化共享共建,激发文化、城市双活力,形成共同记忆,提高文化共识。

与“活态博物馆”在城市中的角色类似,伴生式商业街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的承载区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发展往往伴随着活力的集聚,同时也为多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提供空间。以“活态博物馆”理念为基础进行改造,更便于伴生式步行街文化优势的发挥。

以“活态博物馆”要素为核心,凝练商业街改造的三个策略:

首先,梳理文化脉络,筛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重构,打造街区主题文化,优化区域文脉传承结构。

其次,构建街区格局,以主题文化为基础,将文化赋值空间,由文化意象落实于空间形象,系统文化价值输出,提升文化体验,构建文化引领的高品质商业街区。

最后,引导城市活力,塑造街区文化交流氛围,引导民众参与街区的文化互动交流,将文化融入真实生活,增加互动联系,焕发街区活力。

三、德化街改造提升

德化街位于郑州市二七区,是郑州市地理商业双核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典型的伴生式商业街。其不仅在郑州城市意象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郑州人心中的重要标签之一。德化街近年经历数次改造,建筑风貌杂乱,配套设施不成体系,缺乏公共空间,文化感知较弱,购物体验不佳,活力不足,人气逐渐流失。通过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结果显示:德化街具有较高的文化认同感,对于郑州人的影响深远,但是德化街发展现状满意度较低。

此次德化街改造提升,以“郑中心,最德化”为主题,打造集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历史传承为一体,全时段、多维度的体验型商业街。完善郑州中心城区结构,打造郑州高品质、可持续、最特色的核心商业街。

1.双商文化融古今

德化街兼具商业文化、商文化、铁路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的历史文化积淀。德化街以“商”立街,随芦汉、郑汴铁路通车,形成以德化街为核心的郑州商埠,同时奠定了郑州老城区“十字交汇”的空间发展模式。亳都遗址位于德化街东侧是“商文化”发源地。以二七革命纪念塔、纪念馆为代表“红色文化”,分别位于德化街南北两端。

本次规划以“商文化”与“商业文化”为基础形成德化街主题文化——“双商文化”,以“商”为核心统摄全局,辅以“铁路文化”及“红色文化”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德化文化体系。并引入郑州百年老字号、传统民俗店、少林功夫、荥阳狮舞、猴加官等民俗表演,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碰撞交流。以“双商文化”为锚点,打造文化高地,形成郑州人的文化共识,提升文化自豪感。

2.纵横双轴建格局

以“双商文化”为基础,构建德化街文化骨架,并串联“铁路文化”“红色文化”,塑造德化街文化大格局,依托现状街区,构建横纵两大轴线。

横轴(中原发展之旅):以大同路为基础,横向联系亳都遗址与郑州站,讲述从“亳都”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见图1)。

将文化赋值空间,筛选出影响郑州发展,民众共识的历史史实,展现从古到今发展的时代脉络。以时间节点为依据形成开放空间,经由大同路自东向西串联,形成豫中风情展示段、红色革命展示段、中原腾飞展示段,组成中原发展之旅。

图1 中原文化之旅(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纵轴(商业文化之旅):纵向依托德化街及其背街待改造空间构成院街式空间格局,展现商业文明从诞生到兴盛的发展脉络(见图2)。

纵轴联系背街小巷进行街区联动式开发打造多元式开放街区。以“商业文化”为主形成兼具商业与公共功能特色院落,利用地面铺装的文字、绘画、浮雕等记录商业事件,展现商业历程。主街记录重大商业事件,辅街展开历史,院落空间扩大展现重要历史节点,构建可感知的商业文化之旅。

图2 商业文化之旅(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多元互动促活力

以文化为引领,激发城市活力,通过以下手段,将德化街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多元互动的高品质可持续型体验商业街。

(1)公众参与引导

打造文化交流互动氛围,引导民众共同参与“德化文化”建设,保持文化活力。提升文化效益,增加文化输出密度,提升文化可感知度,打造当地人的文化高地,提升文化自豪感。形成外地游客的文化磁极,提高游客复游率。

(2)街区风貌重塑

德化街作为“商代遗址”与“中心城区”的过渡,街区塑造古朴大气的氛围。城市家具等配套设施均采用一体化设计,以“商代”元素为原型进行重构。环境色调以灰色为主,点缀暗红、铜绿。建筑采用坡屋顶新中式风格,装饰青铜方鼎雕刻纹理。统一店招位置与材质,用“幌”作为立式招牌。铺装采用席纹见方与人字纹见方,将经商治国的名言警句做地铺雕刻。设置历史文化雕塑,浮雕景墙等,塑造文化氛围,增强游客文化体验。

(3)特色游线引导

设置特色游览路线,发放特色游线引导手册,将不同的文化资源点进行串联,在各节点打卡盖章完成“中原发展之旅”“商业文化之旅”,兑换挂件、明信片、手办等德化街文创礼品。设置开放式公共活动客厅,用于展示德化街线上线下活动成果如“德化小讲堂”“最美德化”摄影展、“德化文创”发布会等。

(4)掌上德化建设

开展“掌上德化”APP开发,融合店铺位置、上新、优惠、游览实时定位、特色游线引导、打卡引导,购物分类等功能,并加入直播带货、线上德化小讲堂、特色表演等直播功能。使游客可以通过网络与德化街发生互动联系,参与德化街共享共建。以德化街为触媒点,激活城市文化活力,形成郑州文化体验购物新高地。

四、结语

笔者以德化街改造为契机,着重从空间、经济、文脉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将文化赋值空间,构建纵横双轴格局,塑造双商文化氛围,引导民众参与共享共建,凸显德化街文化价值,焕发德化活力,提升街区品质,打造郑州中心城区文化、经济双核心,以期重塑美丽德化街,为相关伴生式商业街改造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但由于街道重塑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复杂性较强,很多问题还值得深入探讨,单就技术层面而言,仍有进一步拓展完善的空间,应在后续研究中加强与其他系统,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猜你喜欢
德化商业街文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完美小店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李晶晶作品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德化昆坂村:穷山沟变身红色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