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敏,朱建刚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7)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地震勘探的仪器装备、处理软件升级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与解释的一体化趋势得到加强。老资料的重新处理解释,既可以减少投资,又可以更好指导生产的新办法[1]。
QN煤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祁县镇境内,地处淮北平原,地形平坦,全区被第四系的松散冲积层覆盖。首期在2005年对进行过三维地震勘探,2006年底完成整个项目任务。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物探成果与实际情况有些出入,为了进一步确定主采煤层的构造发育情况,决定对老资料进行重新处理、解释,重点解决主采煤层底板标高、煤厚、构造等问题,为后续煤层工作面的设计提供依据。
本区地处淮北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为+19.5~+21 m。潜水面一般在地表下2~4 m间。激发层位以粘土、砂质粘土为主,激发条件较好。全区为第四系的松散冲积层所覆盖,在松散层的含隔水层之间,能形成多个反射波。从测区煤层情况分析,区内主要煤层与围岩密度和速度差异较大,波阻抗差异明显,是产生地震反射波的良好条件。区内地层总体为一单斜构造。主要煤层厚且较稳定,因此,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
所选资料:本次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探采对比分析所用资料为巷道掘进资料、钻孔资料以及2006年一期成果所用数据体和相关成果资料。
技术难点:分析认为,原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技术难点有以下3个方面。①资料处理过程中,因野外变观现象较多,部分位置有丢炮,错炮较多,静校正工作存在不足,造成部分数据品质降低,如部分地段的反射波中断的现象;②原数据体在整体上面貌较好,但是在部分断点位置与实际揭露有所偏差。已施工的巷道中主采煤层的底板起伏形态与揭露的基本吻合,但在测区东南部解释的断层与揭露断点的位置有所偏差,或者是有未揭露的断层。通过对原三维地震数据解释的分析,局部层位和断面闭合不是很好,进而影响煤层底板标高有所出入和断层位置不精准等问题;③原始单炮记录中的信噪比较低,且目的层形态较复杂,部分地区露头不整合处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去噪,并更好地呈现目的层形态是本次精细处理关键之一。
处理措施:根据探采对比的结果,依据原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不足,本次精细处理采用了如下措施。①对资料进行重新校正,解决好炮检点重新定位问题;②合适的叠前去噪,并精选速度,确保资料准确成像;③充分与解释人员结合,选择合适的偏移速度,并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供优质成果,以满足地质解释需要。
处理流程: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准确建立炮、检点空间属性是提高处理质量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处理工作的基础,不正确的空间属性会导致地质构造假象。在野外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炮、检点偏离了原来的设计位置,虽然施工人员及时做了较详细的记录,但正确与否还需要在资料处理时进一步检查。本次处理利用炮检曲线关系,加观后的数据,其炮检曲线应与单炮初至一致,如发生错位说明其炮、检关系不正确,要反复调整,直到正确为止[2],如图2所示。完成第1步检查后,绘制炮、检点位置图和覆盖次数图,如图3、4所示,与原始设计进行对比发现异常区(原设计覆盖次数为24次,检查后的数据覆盖次数为20~30次左右,部分异常区为变炮点引起的覆盖次数异常,与炮点变化情况相符),随后进一步检查空间属性。
图3 炮点位置示意
图2 数据纠偏示意
噪声分类:地震勘探所采集到的数据中包含有各类噪声和有效信号。噪声大体可以归纳为2类:随机噪声和相干噪声。相干噪声包括线性干扰、交混回响和多次波,陆地地震资料的相干噪声主要有多次折射、线性干扰、面波等[3-6]。
去噪的目标:对原始单炮资料噪音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3炮做滤波扫描:H(10,15)、H(15,25)、H(15,35)、H(20,25)、H(25,30)、H(30,35),结合有效波和干扰波频谱分析,最终确定面波干扰最大,因此去噪的主要目的是去除面波。
图4 覆盖次数
去噪的方法:针对本区存在的低频面波干扰,处理中分别采用区域滤波与自适应叠前相干噪声压制方法,综合对比处理效果,最终采用自适应叠前相干噪声压制方法对面波进行压制。该方法首先对噪声频率、视速度进行分析,根据其频率与视速度特征在干扰波的优势频段内建立噪声初始模型,然后将此噪声模型输入到原始数据中,用神经网络系统检测数据中与噪声模型相匹配的成分,最后将噪声去除[7]。面波衰减前后的单炮记录,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面波得到了很好的压制。
图5 面波衰减前后分析
速度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参数之一,其精度直接影响着叠加处理的效果。为了提高速度谱解释的精度,首先进行速度扫描,得到本区由浅至深的速度规律,然后以此为参考速度计算速度谱,速度谱的密度为100 m×100 m,并且和剩余静较正进行二次迭代,速度谱,如图6所示。
图6 速度谱分析
处理方法选取:采样地震数据面元越小,在偏移处理过程中不易产生空间假频,更有利于提高偏移成像精度。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取消了输入数据为零炮检距的假设,避免了NMO校正叠加所产生的畸变,会得到比叠后时间偏移更为理想的效果[8]。为更加精细准确刻画本区断裂特征,提高横向分辨率,采用了叠前克希霍夫绕射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方法[9-10]。
具体操作:处理中通过对目标线的共反射点道集、偏移剖面及均方根速度场的综合检查来判断偏移速度场的正确性。采用横向上沿层和纵向上拾取速度误差的方式,通过叠前时间偏移与速度分析迭代的方法来优化均方根速度场,本次处理中共进行了3次叠前偏移与速度分析的反复迭代处理,最终使CRP道集全部拉平,保证偏移成果的质量,如图6所示。叠后时间偏移与叠前时间偏移的对比剖面,如图7所示。可见,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反映断点更加清楚,断面特征刻画的更加细致。并且在新生界的露头不整合面,单斜煤层与新生界地层不整合的刻画也更加清晰明了。
图7 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剖面对比
DF30断层原解释为正断层,位于区域北部,落差0~3 m,错断7组煤层反射波。仔细对比原三维处理剖面与新处理剖面后认为该断层不存在,如图8所示。
DF36断层原解释为正断层,位于区域北部,落差0~5 m,错断61、72、9煤层反射波。仔细对比原三维处理剖面与新处理剖面后认为该断层不存在,如图9所示。
图9 原DF36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显示
本次老资料二次精细处理,查明了精细解释区域内落差5 m以上断层,并对落差小于5 m的断层进行了解释。全区共解释断层55条,其中正断层52条,逆断层3条,以走向近SN,倾向E为主。对所解释的断层按可靠程度进行了分类,其中可靠断层22条,较可靠断层6条,未评级断层27条;按落差大小分类,落差>20 m的断层5条,10 m≤落差<20 m的断层7条,5 m≤落差<10 m的断层16条,落差<5 m的断层27条。对比精细解释成果与原地质解释成果可知,基本一致断层20条,修正断层15条,否定断层3条,新发现断层20条,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此地区精细处理解释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