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妮 梁生树
“榆林市县级干部平均年龄50.7岁,40岁以下县级干部仅占县级干部的4.9%,年龄结构失衡。市管女干部占市管干部的11.8%,党外干部占市管干部的7.7%,2016年县级换届中因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不足空缺岗位17个,至今仍缺配13个。”这是2019年7月9日,省委巡视组对榆林的反馈意见之一。
与“巡视意见”相一致的是,2018年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在老干部和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说,干部成长跟不上时代节奏,已经成为制约榆林发展的短板之一。
“市管处级干部本科以上学历只有230人左右,研究生仅有2人。”戴征社强调,必须加快促进年轻干部成长,为榆林的加快发展做好干部和人才储备。
反观经济体量,2019年底,榆林市GDP突破4000亿元,成为西部首个“破4”的非省会城市。
这个经济体量放在西部横向比较,仅次于重庆、成都、西安、昆明,位居西部第五,排在非省会城市第一;在呼包鄂榆城市群中,位列首位,甚至超越了太原市。
在许多榆林市干部眼里,近三年,榆林顶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胡志强贪腐案件的阴霾,在困难重重中勠力前行,有人形象地比喻为,“跛着脚跑赢了马拉松”,但从长远发展看,尽快修复政治生态,特别是“盘活”干部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着眼未来30年持续发展,榆林雄心勃勃地布局着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8大新型产业,这需要一批高素质、有担当的干部来“扛鼎”。
“都说事在人为,不能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组织部门常说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就要打折扣。”榆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启东说。
叫年轻干部“不负韶华”
2019年8月5日早上,榆林市委组织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榆林党建”发布了42名干部任职公示,点击量短时间就突破了10万+。
胡志强案件后,大批量提拔干部在榆林这是第一次,不少当地干部在微信中称这一刻为“阳光明媚的清晨”。而仔细阅读这批干部的简历,导向十分鲜明。
42名干部中,17名“80后”拟担任团市委书记、副县、区(市)长等要职,其中6人为县、区(市)委常委,成为一大亮点。
另一个亮点是,9名镇党委书记提拔为“副县”。
“这批干部的任用,体现了市委让高素质年轻干部尽快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让扎根基层的‘老黄牛不吃亏、有奔头的鲜明用人导向。”榆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贺耀东说。
1984年出生的鲍二伟,由神木市副市长“重用”为神木市委常委,是这批干部中年龄最小的。
鲍二伟在市发改委工作了13年,参与起草了榆林市“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编制过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2019年元月,鲍二伟从市发改委综合科长的岗位上被拟任为神木市副市长人选,他上任时神木“1·12”煤矿冒顶事故刚刚发生一周多时间。
“腊月二十六日,神木市人大常委会任命我为副市长,当天下午我就到多个‘明盘去调研。”鲍二伟清楚记得,一上任就碰到了硬事——煤炭“明盘”整治。
春节收假后,鲍二伟用一周时间,把神木市22个“明盘”的历史沿革、运行情况摸得清清楚楚,主持制订了整治方案,3个月时间实现撤人、撤机械、撤彩钢房。
“整治‘明盘是直接触及许多人利益的难事,通过这件事,让大家看到年轻干部的担当精神和工作魄力,也坚信他们一定能担起更重的担子。”神木市委书记杨成林说。
有人做过统计,鲍二伟是榆林市直部门近12年来,第一个从科长直接任命成副市长(县级市)的干部。
“放在几年前,先要从科长提任为副处级调研员,这才有了到县上当副县长的可能,然后从南部的‘穷县干起,慢慢平调到北部经济强县,每一个隐性台阶都要耗上幾年。”采访中,榆林市直机关不少年轻干部都这么说。
“针对优秀年轻干部使用不及时,成长缓慢、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我们大胆打破惯性思维、消除隐性台阶,为年轻干部提供阳光雨露,搭建展示才干、体现价值的广阔舞台。”张启东说。
李庆原是在市民政局任科长时,由市委组织部无任用推荐中“海选”出来的。2019年9月,他被任命为市信访局副局长。
“你人年轻、学历高,这些条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碰上好的选人用人环境,新的岗位上如果不好好干,大家会一起跟着失望的。”这是李庆原离开原单位时,几位年长的副局长给他的“临别赠言”。
“我是民政局设局以来,第一位以提拔方式交流出去的,打破机关干部过去‘穷局不出干部的错误认知。”李庆原说,自己提拔后,原单位许多年轻的同事向他请教干好工作的方法,“感觉大家工作热情‘足劲了不少。”
榆林市出台相关文件要求,按地区、部门空缺岗位的30%的比例推荐年轻干部;市委每年提拔的副县级干部中,年轻干部不少于三分之一。
2019年,榆林市委提拔的201名副县级干部,其中40岁以下的有70名,占34.8%。
让年轻干部“人岗相适”
2019年11月,杜小洲出乎意料地被任命为米脂县统计局副局长,提拔前,他只是米脂县龙镇的一名科员。
大学学习金融专业的杜小洲,经历了3年大学生村官历练后考录为选调生,在乡镇担任了4年统计员,工作细致、严谨,精于钻研业务是大家对他的共识。
“敢于让小洲‘一步到位,是我们在看重他学历背景的基础上,经过细致研判,认定他是这个专业性较强岗位的最佳人选。”米脂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钧说。
注重分析行业特点、岗位需求、干部素质,又注重考量人选年龄、专业履历,力求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是榆林市大胆选用年轻干部的一大特点。
1981年出生的刘小波是在市发改委农经科长的岗位上,直接升任为市发改委副主任的,这次提拔他“跨越”了多位排在自己前面的副县级干部。
在任科长的8年时间里,刘小波为佳县王家砭鎮争取到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并挂职两年镇党委副书记,盯着项目落地见效。
他还在吴堡张家山小寺则村当了一年第一书记,把村上的脱贫攻坚工作搞得风生水起。
肯吃苦、会“跑”项目、善抓落实,是组织部门研判时,同事们对刘小波的“画像”,而基层一线干事担当的经历,也为他的提拔加了不少分值。
“把事情多、工作复杂的部门‘撂给我。”在发改委班子分工时,刘小波对征求意见的发改委主任说,自己年轻,下苦的事可以多担一担。
规划、综合、体改、人事、脱贫攻坚,面对众多的分管工作,刘小波比以前加班的时间更多了,有时加班太累了,就和年轻人聊聊自己的成长经历,“尽管大家笑称这是‘口头福利,但每一个人从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希望。”
“如果放在多年前,类似小波这样的提拔,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打听‘他爸是谁?现在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他干过哪些亮眼的事,这就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变化。”一位和刘小波同批提拔的市直部门负责人直言不讳。
2002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的王立荣,离开生长自己的关中平原,考录为榆林市林业局的公务员,他认定毛乌素沙漠才是“大有可为”的地方。
18年的时间里,他工作过的科室只有一个,造林科。从科员到科长,参与和见证了榆林市由黄变绿。2019年底,40岁的王立荣被任命为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榆林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市级财政投入125亿元,可见植树造林对这个资源富集、生态脆弱的市域是多么重要。”王立荣说,自己工作期间,榆林的森林覆盖率增长了10个百分点。
因为苦和累,造林科成了干部流动最快的科室,近20年坚守着,王立荣没有挪动一次。
“如果论资排辈,我当副局长还得10年左右,这也是家人对自己进步空间的‘自我研判。”王立荣说。
而组织看中他的有年龄优势、踏实肯干,还有专业知识背景。
对年轻干部“唯才是举”
2019年8月5日,白艳霞的任职公示让人眼前一亮。
1982年出生、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副教授,拟推荐为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人选。此前,她是榆林学院陕西省低变质煤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单看这些文字,会让人有“学而优则仕”的感觉,甚至想着为了平衡干部结构而任用的,但细看她的成长经历,和这个岗位有很大的“匹配度”。
2017年1月起,主要研究方向为镁及镁合金深加工技术的白艳霞就在市发改委挂职副主任。两年多时间,也深度参与了榆林市《千亿级镁铝产业发展规划》《千亿级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及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工作,为榆林新材料产业发展做好专业支持。
对于金属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0%、倾力打造千亿元镁和铝产业的榆林市来说,白艳霞的专业背景成为党政干部中的急需。
挂职期间,白艳霞牵头引进上市公司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来榆投资1.38亿元,对接中国蔬菜物流公司、山东铂佳集团和西安四方超轻材料公司,配合推进榆林市无害化环保制备新材料、常州铝合金圆杆和河南德威镁合金汽车轮毂项目在榆落地。
白艳霞的任命,对外释放的另外一个信号是,榆林市用人视野的拓展。
“针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榆林注重从更大范围选人用人,采取企事业单位与市直部门交流、市直部门与县市区党政班子交流、市外干部向市内交流等方式,有效破解了生态环保、行政审批、外事外经等领域长期缺乏专业干部的问题。”张启东说。
2019年4月25日,在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挂职副局长的孟江,被拟任为榆林科创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人选。
1980年出生的孟江,是省委组织部第四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榆林市逐步启动各个城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从而科学指导城市片区更新,有序引领城市发展建设。”这是挂职期间孟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榆林挂职前,孟江就任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市政规划、道路桥梁设计研究工作,这次是典型的市外选用干部。
“引入这样的干部,对以‘生态、宜居为目标的榆林市,创新规划理念,深入挖掘文化、生态特色,提供专业支持。”贺耀东说。
仅2019年,榆林市县处级岗位共交流使用各类专业型高素质年轻干部28名。
1980年出生的榆林能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鹏,原定今年春节后就到世界500强企业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挂职锻炼一年,受疫情影响,迟来了近2个月时间。
为了能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胡鹏利用午饭时间、周末空闲不厌其烦地向同事请教,“我希望利用难得的学习机会,要在人力资源、资本运作、企业党建等方面学到真经,回报组织的培养之恩。”胡鹏说。
和胡鹏同批挂职的还有榆林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姚良,不同的是,姚良是从市部门到央企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锻炼。
得知自己要去挂职,姚良就制订了“学习计划”,一年时间里要完成科技、环保、调试等5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希望回到原单位后,能用工业化的方式管理农业企业。
“培养一个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激励一代人。”这是姚良对市委组织年轻干部外出挂职的感言。
榆林市大量选用年轻干部,是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进而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
“市委从县市区班子建设实际和榆林干部成长需要出发,在县市区提拔了一批长期在基层工作、能力较强的“70后”干部,在市直部门选拔了一批学历较高的“80后”年轻干部到县市区任职。这是市委匡正用人风气,加快修复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更是榆林长远发展后继有人的战略措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在新任领导干部集体谈话会上说。
近一年来,经过多次干部选任,榆林市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县级干部45岁以下占比突破21.6%,第一学历本科以上占到23.5%,一批“70后”正县级干部担当重任、“80后”副县级干部走上重要岗位、“90后”科级干部成为骨干力量,“老中青”梯次搭配的干部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许妮为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