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编“警察”:抓贼、防火,样样都行

2020-08-04 13:16
新传奇 2020年17期
关键词:市中区警察内江

“因为警力有限,以前我们无法做到对辖区情况24小时全面掌控,但现在不同了!”2000多名义警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他们协助民警做好治安防范、矛盾化解、便民服务、警民沟通等工作。

四川内江的一支义警队伍,已有2000余名队员。他们来自不同岗位,却身着统一的红马甲,活跃在内江大街小巷。

一把“伞”弥补警力不足

市民老李没有想到,40多岁还能成为一名义警。在他看来,自己虽然不是正式在编的警察,但“在公安机关的领导下,职责跟正式警察差不多”。

内江市市中区公安分局2019年12月1日组建了“甜城义警”,2000多名义警和老李一样,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他们义务奉献自己的时间、技能,协助民警做好治安防范、矛盾化解、便民服务、警民沟通等工作。

“义警的出现,缓解了警力不足的问题。”市中区公安分局介绍说,为解决警力有限的现实问题,内江公安机关在全国创新探索开展“伞状+警务网格”工作。“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把全民参与警务工作的护民伞、爱民伞。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调动普通老百姓的积极性。”

抓贼、防火,样样都行

甜城义警可以是小区里的楼栋长,也可以是热心的大妈大爷,还可以是寒暑假在家的大学生,只要有一颗参与社会治理的心,经公安机关审核后,都能成为义警。

事实证明,这支特殊的社会治理力量,在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警官,最近有一个行迹诡异的陌生人,常常在我家楼下徘徊。”今年2月,玉溪路派出所民警根据义警张大姐提供的线索,抓获了一名网逃人员,张大姐也因此立功受到表彰。

4月9日上午,市中区永安镇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工作,组建了一支由50名村民组成的“义警摩巡队”。队员付沛丽说:“我这段时间,经常骑着小摩托去巡山,一发现有可能引发山火的异常情况,就立即报告派出所。”

紅马甲战“疫”

张晓梅是市中区翔龙社区的党委书记,也是一名义警。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返岗上一线,和社区干部、网格员、居民小组长组成义警小队,协助公安民警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为警力有限,以前我们无法做到对辖区情况24小时全面掌控,但现在不同了!”玉溪路派出所副所长吕剑说,分布在各个社区的义警正在发挥作用。

疫情期间,义警们还纷纷利用小喇叭、微信群等,广泛参与宣传防疫知识、法律条规。身着印有“甜城义警”字样红马甲的他们,与辅警、民警频频亮相城市大街小巷,深入开展治安巡逻,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自2019年12月组建以来,义警累计协助公安机关破获盗窃案件4宗。今年一季度,全区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16%。

寻常百姓在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中找到了社会归属感、提升了自身价值,同时也共享了平安。

张晓梅说:“穿上义警衣服后,会有一种责任感;帮助别人后,会有成就感。”

(人民网)

猜你喜欢
市中区警察内江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少儿书法
倒霉的阿熊
The Ine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between Minority Groups and Majority Group in China
宫“保”鸡丁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
森林里来了“多眼怪”
共同推动内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