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背景技术的检索与分析

2020-08-04 20:28卢志菁罗朝觉李凌
河南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检索文献

卢志菁 罗朝觉 李凌

摘要:专利是对现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拓展、延伸和创新,其背景技术是高质量专利文本的重要基础,有助于理解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能够衬托本发明的创造性程度。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及实践探索,从技术人员专利提案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術特征、技术手段、技术领域和技术功效等角度找出技术关键词,然后形成检索词,并对检索文献进行深度分析和判定,帮助技术人员克服撰写专利背景技术常见的问题并能够体现专利的创造性,对申请人、发明人提升发明专利质量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背景技术;技术方案;技术功效;检索词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09-0052-05

类似于科技项目申请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章节,专利背景技术是发明设计人介绍本发明创造相关的国内外现有状况、所涉及的技术或产品情况、对比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尤其对发明专利而言,专利的背景技术更具有重要意义:背景技术是高质量专利文本的重要基础,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拓展和延伸,有助于理解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能够衬托本发明的创造性程度。

从背景技术的检索、分析及撰写,可以看出发明人和代理师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认知程度及重视程度。而实际中,经常看到部分专利申请的背景技术只有几行,或者一两段泛泛而论的文字。这些专利在实质性审查意见答复时,面对审查员给出的对比文献,发明人会说“这些对比文献我知道,只是担心写进去会显得专利的创造性不高而不予以授权”;而恰恰是这种做法,导致了专利不被授权。

当然,也存在部分对比文件漏检的现象。没有检索到对比文献的原因有多方面:专利文献和科技论文等公开时间存在一定滞后性;浩瀚的科技期刊和论文导致漏检;检索渠道不合理导致部分文献漏检;检索方法和技巧不合理导致部分文献没有检索到;文献来源或数据库的完整程度和数据补充的适时性;检索者的个人主观意念,没有完整阅读检索文献而导致遗漏,或者担心检索到的文献会影响到本发明的创造性而故意隐瞒等。

1 专利背景技术的常见问题

专利背景技术要描述现有技术手段,检索出文献,并对现有技术和检索出的文献进行比对和分析,找出现有技术和公开文献的不足及缺陷,并能够在新申请的专利中得以解决。

专利说明书的“发明内容”章节,一般采用“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的方法(或装置)”形式,或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方法(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或者“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足或缺陷)”,或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方法(或装置、系统),以实现……(工艺目标或效果)的目的”,或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方法(或装置、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势”等形式来表达“背景技术”与“发明内容”之间的必然关联性。这种必然关联性,反映了背景技术检索和分析对发明创造的重要作用[1-3]。

很多技术人员容易忽视专利背景技术的分析,通常有以下五种情况:

1.1 陈述了专利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少对技术因素的描述和分析

科技活动是专利技术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技术人员更多地将科技项目立项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内容直接转用于专利说明书的背景技术中。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分析也仅限于形势、趋势的描述,只是衬托项目的重要意义。将“专利申请”等同于“科技项目申报”,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很少涉及到技术因素,这类问题常见于较早的专利申请文件。近年来,随着技术人员和代理师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现象已有较大改善。

1.2 简单写了一些技术因素和常规的一些手段或形式

技术人员在描述背景技术时,往往会疏忽一些内容,误认为其技术交底书及专利申请文件的阅读者拥有相同的背景,因此现有技术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形式等只是简单地描述。

或者由于缺少必要的检索分析环节,或者检索文献的不足,或者对检索到的文献分析不足,或者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缺少深度分析,从而造成说明书的背景技术过于简单。

该现象较为普遍,反映出技术人员、代理人员没有足够重视背景技术的分析,出现了“分析不准确”“分析简单化”或者“分析形式化”,导致审查员将发明内容的某些环节视为“常规手段”而不具有“创造性”。

1.3 可能故意隐瞒了一些与本专利紧密相关的一些资料

有时技术人员考虑到某些文献可能会降低申请专利的创造性,可能会故意隐瞒一些资料或者忽视某篇文献,而在审查员给出的实审意见通知书的对比文献中恰恰出现了该份文献。通常的,审查员会认为该专利“与对比文献的区别特征或技术手段,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或者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手段”。即便审查员没有找到该文献而给予授权,但专利授权后很可能会面临无效宣告程序而致本专利的权利要求部分无效甚至全部无效。

该现象也比较普遍。一方面反映出技术人员对专利创造性的理解有偏差,另一方面反映出代理人员检索的文献有偏差。

1.4 没有检索到合适的对比文献

部分专利技术可能属于“冷门”或“尖端”,确实存在检索不到合适文献。这种情况下,专利说明书尽可能要详细描述所涉及技术领域的“术语”的涵义,并介绍相关的技术内容;否则,可能会被认为专利“公开不充分”,超出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认知水平。

1.5 对文献的分析不够客观

在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时,有人为显示自己专利申请的创造性而对检索到文献故意采用了不公正地批判态度。该现象忽视了他人的技术贡献,尽管出现频率较少,但也反映出在对背景技术分析时的存在的另一种偏激。

2 背景技术的检索与分析

背景技术的检索和分析有几个方面的作用:能够相对准确地找出专利技术方案的创新点;对专利技术方案进行合理补充和完善;能够合理布局专利或合理规划专利的权利要求;也为审查员呈现更清晰的技术路径等。

在对背景技术检索时,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技术交底书后,检索者(技术人员、发明人、管理人员、代理师等)要从中找出合理的关键词,再凝练为检索词。

2.1 技术关键词的来源

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交底书后,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通常要重点分析该案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技术手段、技术领域和技术效果等,找出技术关键词。

以下结合具体案例分别进行分析:

(1)技术问题。案例1:技术人员就卷烟制丝生产线提出了一种集真空回潮松散加料的工艺方法和装置[4],包括滚筒及支撑传动系统、真空系统和加水加汽加料系统,而真空系统、加水加汽加料系统通过安装在滚筒两端筒门上的密封旋转接头与滚筒内腔连通,滚筒、真空系统和加水加汽加料系统的运行均由控制系统操控。本案集烟片的真空回潮、松散和加料功能于一身,特点:能够实现烟片静态下的真空回潮和滚动状态下的松散,使烟叶回潮更加均匀,松散率高;能够将烟片的真空回潮、松散和加料在一个工序中完成,无需在工序间输送;能够在真空和滚动状态下对烟片进行加料,显著提高加料的精度、均匀性和有效性。

而现有技术中需要两个甚至三个工序完成,工序间有输送装置或其他装置,原料的水分、温度和感官质量的波动较大,原料容易造碎。通过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该专利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十分明确,即“能够将烟片的真空回潮、松散和加料在一个工序中完成”。因此,“真空回潮”“松散”“加料”则成为关键词,该专利背景技术第一次检索时的检索词中至少要有“真空回潮”“松散”和“加料”三部分信息,尽可能全面地检索与“真空回潮”“松散”和“加料”相关文献(包括工艺方法、装置及部件等)并进行分析。

(2)技术方案。案例2:技术人员研发出对卷状包装薄膜平整度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将薄膜通过相互平行的两个卷绕轴而置于同一水平面,后卷绕轴的薄膜末端有负载加载装置,装置支架上设有平行导轨,两个平行导轨间设有可以沿着平型导轨前后移动的滑动导轨,测量系统安装在与平行导轨垂直位置的导轨上并可沿着垂直导轨左右位移,实现对平铺薄膜全部平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

通常对包装膜平整度的检测一般做法是先去掉膜卷的表面10层,轻轻将包装膜拉出约1米,依靠人工平铺,拉紧包装膜,检查包装膜中间及两边是否有松弛。该检测方法人为因素较多,检测参数无法量化,结果不准确,作业效率低。

因此,“平行卷绕轴”“H型滑动导轨”“负载”等为关键词。为能够检索到更多文献,首次尝试检索词为“薄膜or平整度”,找出与“薄膜”及“平整度”相关的所有文献;再调整为“薄膜and平整度”,找出所有与“薄膜平整度”相关的文献。其中与技术人员的专利方案最接近的文献[5]的技术方案为:由纵向测量尺和横向测量尺构成膜料测量装置;后支架上转动装配有卷绕轴A、C,前支架上转动装配有卷绕轴B,前置支架上转动装配有卷绕轴D,卷绕轴C、D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卷绕轴A、B低于该水平面且卷绕轴A低于卷绕轴B。包装膜卷绕方式依次绕过卷绕轴A、B、C、D折返拉出,在拉出的包装膜端头的固定装置上施加配重。

通过对技术方案的比较和分析后认为,该专利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采用多只卷绕轴的形式,各轴单臂悬挂,且多轴需要保持平行度,卷绕轴安装和调整难度大;一旦某一轴平行度未达到要求(测量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更容易出现该现象),容易使待测包装膜产生扭曲变形;卷绕难度大,操作复杂,作业效率不高等。

将上述分析整理入专利说明书的背景技术。同时,在检索和分析后,认为“薄膜平整度检测”只是该装置的一个应用,而通过局部调整又可以检测“薄膜的拉伸特性”,因此为该装置扩展了新的功能[6-7]。

(3)技术特征。案例1集真空回潮、松散和加料于一体的工艺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回潮”“松散”“加料”合一。因此,二次检索时的检索词的逻辑关系需要调整为“(真空回潮 and松散 and加料) or (真空回潮 and松散) or (真空回潮 and加料) or (松散 and 加料)”,在现有技术中检索出三种技术特征任意的两两组合或三者组合的文献资料,然后用新的技术方案进行比对和分析以判定新颖性和/或创造性。

(4)技术手段。案例3:烟草的加工过程中存在多处混合过程,如滚筒干燥、加香、卷制等过程。混合效果越好,产品的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稳定性也越好。技术人员针对卷烟加工过程混合均匀度的重要性以及现有相关检测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卷烟加工过程均匀度的情况,提出一种测定卷烟加工过程混合均匀度的方法[8]。

案例3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烟丝结构“均匀性的检测”。如果用“均匀度”或“混合度”检索,可以总结出相应的技术手段有PH值法(混凝土)、近红外检测(药物制剂)、糖碱比变异系数(烟草)、筛分法(烟丝)等。前三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被测对象的化学成分份来定义并表征混合均匀度,但是烟草物料的化学成分复杂(5 000多种)且不稳定,自身化学成分的波动性将会掩盖物料组成的差异性,且在生产过程中,干燥、加香等工序均会造成糖、碱等化学成分及其波动性的改变,因此通过检测化学成分的方法不能真实表征卷烟加工过程的均匀度;后一种方法(有振动式、离心式)用于对某一批烟丝中烟丝物理结构尺寸的测定或者對烟叶进行筛分分级。因此,按照“技术问题”去检索,对该案“创造性”判定可能不够准确。

通过分析,该案的技术手段是:根据膨胀烟丝的密度(0.5g/cm3~0.6g/cm3)比叶丝(密度为1.0g/cm3~1.2g/cm3)、梗丝(密度为1.0g/cm3~1.2g/cm3)、造纸法薄片烟丝(密度为1.2g/cm3~1.3g/cm3)小的特点,将膨胀烟丝作为示踪物,利用原料的密度差异采用漂浮法能够将示踪物完全分离出来;同时,分离溶液采用非极性溶液,因此也避免了分离溶液与烟丝中的水分互溶而导致配方烟丝各组分烟丝密度发生变化。因此,从技术手段入手,找到“膨胀烟丝为示踪物”和“非极性溶液”成为另一组关键词,其检索结果与上述按“技术问题”的检索结果共同分析,则该案创造性的判定则更为全面。

(5)技术领域。案例4:技术人员在兼抗根结线虫和烟草疫霉的烟草内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ZY-9-13菌株、抗烟草青枯病的烟草内生菌菌株-烟草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tobaccocum)Kpa菌株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芽孢杆菌增效剂[9]。该增效剂与芽孢杆菌生防菌剂混合施用,能够削弱土著微生物对生防菌的负面影响,促进生防菌快速萌发生长,提高生防菌防效。

利用自然界中的一些拮抗微生物对病原物的抗生作用、营养和空间的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以及微生物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机理来防治植物病害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芽孢杆菌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优势微生物种群之一,能够形成耐热抗逆、耐旱、抗紫外线的芽孢,有利于生防菌剂的生产、剂型加工及在环境中存活、定殖与繁殖,批量生产工艺简单,施用方便,储存期长,且控制根茎部病害持久有效,是一种较理想的生防菌。

该案的增效剂属外增效剂类,其技术领域为“生防菌”,具体为“微生物增效剂”和“增效生防菌剂”,主体是“芽孢杆菌”。首先按技术领域检索出相关文献,再用“芽孢杆菌”对检索到的增效剂及增效生防菌剂进行筛选和比对。

(6)技术功效。案例5:检测分析人员提出了一种增加了内腔的烟气捕集装置,并认为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管理人员首先对该装置的结构进行扩展,确定内腔在捕集装置的位置。经过和技术人员的深入沟通,该内腔放置固体吸附材料,目的是烟气的逸出得到缓和,能够在捕集器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吸附材料对卷烟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以使卷烟烟气气流与吸附剂接触充分,保证卷烟烟气中的相关成分得到有效吸收。而当时对卷烟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采用冷溶液吸收法和吸附块法捕集。

按照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该案的技术功效为“卷烟烟气的捕集或吸附”,技术手段为“改造后的捕吸器”和“添加固体吸附材料”。在TRIZ指导下,专利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能够实现该技术功效的各种结构种形式(前置、后置、内置、外置等)及适用仪器(直线式吸烟机、转盘式吸烟机)等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设计了“因结构改变、增加了某些材料并形成了新的检测方法”的一组专利[10-11],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发明创造。如果仅按照常规思路,该装置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实用新型专利;仅按照技术手段去检索,也无法体现该发明创造的真正价值。

2.2 检索词的提炼

找到关键词之后,则需要对关键词进行归纳和提炼,建立合理的检索式,在合适的数据库或文献库中检索,先查全再查准。

在确定检索词时,注意几个环节:

一是尽可能使用通用名称。烟草行业很多工艺、工序、设备和装置有通用名称,部分有简称或专称。在专利说明书中有用通用名称的,也有使用专用名称的。如“振动输送装置”简称“振槽”,“输送装置”有简称“输送带”,“输送带”简称“皮带”,如检索时用“振槽”“皮带”可能导致检索到文献数量较少,可能会漏检使用“输送带”“输送装置”的文献。

国内很多专利直接用“烟支”“烟条”“烟棒”等词语,但国外企業或个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大多不直接使用该词汇。如直接检索“加热不燃烧卷烟”就无法检索到专利文献CN201280063987.0[12],该文献的摘要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气雾形成基体”“气雾产生制品”“发烟制品”,在说明书中提出“优选地发烟制品为加热式发烟制品”“发烟制品可以是烟草棒,或者可以包括烟草棒”。

二是尽可能检索有上位概念的词。如案例2的“H型滑动导轨”,导轨可能有单线和双线之分,也有L型与H型的区别,测量装置沿着导轨运行可能是滚动的也可能是滑动的,因此检索时应上位成“导轨”而不用“滑道导轨”或“H型导轨”等,同样用“卷轴or绕轴or绕卷”而不用“卷绕轴”或“平行卷绕轴”。

再如:在不同工艺处理线上可能有片烟烟丝(或称为叶丝、片烟丝)、梗丝、膨胀丝(分为膨胀叶丝、膨胀梗丝)、薄片(或称为再造烟叶)丝等,到混丝段之后又统称为烟丝。因此,在加工工艺类方法专利或装置专利检索时,应注意合理使用适当上位的词汇,或者需要扩充一些相关词汇。

三是尽可能检索涵盖领域更广的词。如检索和分析“GC—MS测定侧流烟气中某成分的方法”时,建议先用“某成分的测定方法or检测方法”检索,这样可以检索到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关于该成分的所有的测定方法或检测方法,然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如果用“GC—MSand侧流烟气”去检索,可能只能检索到数篇文献,漏检了非GC—MS的检测方法,也漏检了主流烟气中该成分的分析方法,漏检了其他行业中关于该成分的检测方法,出现了背景技术文献的检索不充分,更无法实现对文献分析的完整和准确,导致判定本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和/或新颖性时出现较大偏差,并影响到后期的专利实审意见的答复。

四是还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替换词、替代词、不同的翻译等。

检索到相关文献后,项目组成员研讨决策,包括关键词(检索词)、数据库、检索式等,分别阅读和初步选择文献,共同分析所选择的文献。

4 实践及效果

鉴于对背景技术的认识,郑州烟草研究院在提升专利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尝试之一就是督促发明人自己做检索分析。之前,一般由专利代理机构进行检索分析;基于对专利质量提升的要求,首先让发明人自己检索和分析,提高对发明的创造性判定的精准度,旨在提高技术交底书或说明书的质量,然后交代理机构再次检索和分析,提升专利申请文本的质量。

通过实践,发明人检索和分析背景技术的有以下好处:(1)能够让发明人更准确的了解相关的技术背景和技术发展情况。(2)能够让发明人更准确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具体细节。(3)更好地梳理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4)通过比对,更准确的找到本专利的创新点,有助于权利要求的规划和设计。(5)更容易让代理师对本案的技术特征、技术手段、技术功效有很清晰的了解,有助于撰写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6)更容易让审查员很清晰的了解本专利的方案。(7)充分地检索和分析,也有利于专利实审阶段的答复,也有利于复审阶段的答复。(8)更容易获得专利的授权,授权时的专利保护范围更接近于申请时的规划,质量较高。

如:在研究抽吸行为过程中,对吸烟者的抽吸口数、抽吸深度等抽吸习惯等信息的采集,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抽吸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以及获取数据的效率等方面都比较低,统计结果的可参考性较差,效果不够理想。2018年技术人员提出一种用于研究抽吸行为和习惯的烟支结构和产品,该产品可以使抽吸者获取该烟支的相关信息,如卷烟产品的品牌规格信息、化学成分信息、物流信息、卷烟条码信息、卷烟盒条码信息等;同时,抽吸口数、抽吸深度等信息被采集和储存,通过发射返回到产品研究中心,进而使研究中心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采集数据的分析结果改善或调整产品的质量。该功能的实现依赖传感与控制单元、通信单元、采集单元、储存单元几外部单元等共同完成。

按照关于专利背景技术的技术关键词和检索词的方法,技术人员、专利管理人员及专利代理师进行多次检索,经认真分析,布局了一组实用新型专利[13-14]。因为前期有充分的检索和分析,在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意见答复时,技术人员、专利管理人员能够清晰地从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技术手段、技术功效等方面阐述关于该组实用新型专利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及区别,审查员认同了对审查意见的答复内容,本组实用新型专利全部获得授权;每件专利的权利要求项数在8项及以上,并且至少有2项及以上独立权利,该组实用新型的授权专利文本质量较高,有效保护了创新成果。

5 结语

本文通过具体的实践和尝试,提出如下结论:首先应找出专利提案中的技术关键词,再凝练为检索词,然后在相关网站或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比对分析;对专利背景技术的检索和分析,有助于技术人员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挖掘其专利提案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技术方案、技术手段、技术应用领域、技术功效等,更好地撰写专利说明书内容,有助于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的规划设计,也有助于专利后期的答复,更是高质量专利文本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耿锟锟,孔越,刘瑞华.从背景技术的撰写浅谈如何提高专利申请质量[J].广东化工,2015,42(14):146-147.

[2] 张巧婵.从复审案例探讨专利背景技術撰写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9):284-285.

[3] 李意.专利说明书中背景技术的撰写技巧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8(2):247-248.

[4] 姚光明,乔学义,徐大勇等.真空回潮松散加料装置:200910172697.X[P].2012-06-20.

[5] 刘锋,周明珠,邢军等.用于测定烟用包装膜平整度范围的测量装置:200820148913.8[P].2009-05-27.

[6] 周明珠,刘锋,董浩等.卷状膜料拉伸特性检测装置及卷状膜料特性检测方法:201410745052.1[P].2018-11-09.

[7] 周明珠,刘锋,荆熠.卷状膜料平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201410753720.5[P].2017-07-14.

[8] 堵劲松,刘栋,徐大勇等.一种卷烟烟丝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201110319952.6[P].2013-07-10.

[9] 奚家勤,薛超群,万应发等.一种芽孢杆菌增效剂及增效生防菌剂:201510790415.8[P].2017-10-31.

[10] 庞永强,陈再根,罗彦波等.带内腔的直线型吸烟机捕集装置及其分析测试方法:201410489394.1[P].2017-10-17.

[11] 罗彦波,朱风鹏,李雪等.带内腔的转盘型吸烟机捕集装置及其分析测试方法:201410482019.4[P].2017-08-25.

[12] J·普洛茹,O·格雷姆,D·鲁肖.用于气雾产生装置的提取器:201280063987.0[P].2014-08-20.

[13] 冯伟华,王锐,孟庆华等.滤棒及烟支:201820812565.3[P].2019-05-17.

[14] 王锐,冯伟华,孟庆华等.用于检测抽吸口数及深度的滤棒、烟支及吸烟装置:201820812571.9[P].2019-01-15.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检索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浅议某集团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