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抓细管,宽容有度

2020-08-04 07:26伍杏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5期
关键词:班主任

伍杏芳

【摘要】学生和班级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一个班级管理的健全和完善也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作用。一个好的班主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中的一重要组成部份,它有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不断成熟的重大作用。班级管理要有方法,严中要有“爱”严有要有“情”。

【关键词】严抓细管;宽容有度;班主任;管理有方

学校是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基地,我们的花朵成长需要学校的所有的培育员——教师的共同努力。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沃土,也作为学一个分层管理的单位,其管理功能和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所以,一个班级的管理对各个学科能否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功能是管理学生的学习,还要管理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全面的素质发展。所以学生和班级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一个班级管理的健全和完善也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作用。良好的班级体对学生健康成长非常有帮助,因为他们有一种从众心理,他们喜欢从榜样中提升自己的成长速度,所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确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集体就是最好的教师。”一个班主任不仅直接对整个班集体的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还可以用整个集体辐射着每个成员。因此,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成长是举足轻重的,一个管理得当的班集体,让全体的学生成长都能事半功倍,但如果一个管理不当的集体,也会让班主任伤透脑筋,事伴功半。班级管理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一、为学生提供社会化角色训练

学校班级是社会组织的缩小版活动圈子,在班级活动中也同样是人际交往、伙伴相处、社会生活实践的小圈子。每个学生可在班级的集体活动中进行各种角色的变换,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还可以进行互相变换角色。在各种角色任务的变换下,各种人际关系的相处方法得到实践;班干部从各种活動中学到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集体活动的成员,还可以从中学到如何互相合作,同心配合,服从工作分配,服从角色的不同的指令,从活动中还可以不自主地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养成了好的习惯。所以说班级管理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社会角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合作意识和服从意识的最佳的方法。科学、合理、规范化的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必要的情感需求,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不仅可获取相应的知识量,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还让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学会同学与同学,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技能,提高了人际适应力,增强集体的光荣感和荣誉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班级作为师生一个参与活动的组织单位,学生之间是可以建立起友谊,消除一些小摩擦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增长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学生与集体之间增强学生们的归属感和群体的力量,班级与全体学生之间还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互相提高、互相交流等作用。而这些都是看管理班级的管理水平。

一个好的班主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班级是实现预定目标可以促使学生实现社会梦想的一个奇妙的组织。班级群体不仅是民族的基本文化的体现,也是班级特定群体文化的体现。这些都是直接、间接作用于青少年学生身上,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和个性成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中的一重要组成部份,它有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不断成熟的重大作用。

二、班级管理中提高班主任的民主决策水平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个人素质同样对学生的发展也形成一种深远的影响力。一个班主任在民主管理的水平和实施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班级发展的方向。教师教学育人的实际水平也同样对学生的行为和知识和获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民主的教育观,也应该有民主的姿态态度面对学生。班主任要以民主的态度面对学生,就是意味着不可唯我独尊、独断专行,要尊重学生个体行为和自尊心、时刻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日常的一切活动。

三、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班级管理工作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尽情地发展自己所长。让学生从“要我做”中解放出来,变成“我要做”。学生是班级管理和班集体活动的真正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规范化管理的班级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想让班级管理自主化,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制定明确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目标能起到指引的作用。也能让学生们有规可依有矩可循。制定班级管理目标一定要切合本班实际,要考虑到班级的具体情况,譬如本班级学生的特点,不能盲目和夸大。明确的目标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关键。比如,二年前我刚刚接到一年级的新生班,学生们刚刚上小学,年龄小,很多行为都形成习惯,没有纲没有纪的感觉,自我约束力也很差。那我把目标定为:遵规守纪,少出差错,禁止追逐,禁止随意打闹和吵架打架;而现在的二年级班,学生相对较好,有了一年的学习,班级开始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于是我把目标定为:团结奋斗,争取成为优秀班级。目标一旦制定,全班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互相提点,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第二,我又为班集体制定切合本班情况的班规和班级管理处罚条例。班规和处罚条例都是师生共同学习再复议后,通过制定和集体决议后才实行的,这样能让学生容易接受。每个学期开学初,我会都拿出班级管理条例、班级管理制度和全班学生一起修订,再把修改稿交给全班同学进行学习,学生代表进行签名,一致通过后开始实施。除了组织班干部共同学习管理条例,还要让班干部参与管理,把班干部分成大中小等不同的岗位进行分层管理。同时,多次组织学生学习班级管理处罚条例和学生违纪处理方法,让学生树立的纪律观,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

第三,不断完善的值日管理制度。我们的值日制度有很多种,有执勤、保洁、纪律、早读和午休等。首选选出值日的管理组成成员,再对值日班长组长进行相对应的培训,让他们明确管理工作的职责,树立责任意识。我班制定的班级常规情况由执勤的组长记录,再汇报给班长,班长每天把突发的事情和小组成员的得分汇报班主任。非常全面地总结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所有情况:从早上回校后的早读、清洁到下午的晚托工作结束。值日班长进行每周小结,除了记录下当天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也要记录每天发生的闪光事迹,如,好人好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事迹。不全要记录,还要给了奖励,甚至要公开表扬,还要上报到班的微信群里告知家长。值日班长负责每天早上将自己管理的小组情况公布在教室后面黑板上小组管理情况表,有表扬的和批评的分开记录。我还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要去看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学生一种约束力,来规范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行为。这样,学生们的自律性越来越高,班级的工作赶工来越顺利,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自然就事半功倍。

班级管理要有方法,一个班集体,也不是光要严格管理就行的。也要有方法,不盲目。严中要有“爱”严有要有“情”。一个好的班主任,也要懂得用爱教育学生,用心关心学生。行内流行着一句话:光爱不严,就是一种溺爱,反而害了学生,良好的班风就无法形成。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体现班主任有效的“爱”呢?现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严中有爱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对的。但不是只严格要求,严格不等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而更加不能掉以轻心,让学生放任自流,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哪怕只是一句你并不经意的话,或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只是一个眼神,学生都能感受得到,都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師的做法如果能很好地鼓舞了学生,让学生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老师真的能有一个美丽的回报,你管理的班集体肯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难处,处处都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呵护。譬如我班学生刚入校时,有个别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还未能适应新的环境。想家,想父母,抗拒学校的新生活。或者食堂饭不合他们的口味,就不吃饭,烦心流泪。像我班的一个学生冯某,这孩子新环境的适应力特别差,刚刚开学的一段时间,他几乎都没有在饭堂吃过饭,每次把碗端起来,又放下,有人收碗的时候,他马上就去把饭倒掉。据家长反映,他只爱吃排骨,其它的菜不喜欢吃,在家也是如此,合胃口的就大口大口地吃,不合胃口就把碗一放,不吃饭了。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抽时间多开导他们,嘘寒问暖,问他们上饿了没有?老师也会为他们的受饿感到心痛。我会在办公室备些饼干一类的食物,然后到了下午的时候,离吃中午饭有几个小时了,就给他们吃些饼干,让他们没有那么容易饿坏了胃。多次与他讲道理,让学生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努力吃饭。这样,学生在内心里得到有效的安慰,有效地稳定了情绪。

冬天里,每当西北风刮起,我总是提醒家长多关心学生,给学生穿够衣服,夏天提醒学生们要带够水等,这些虽然只是生活中的琐事,但让师生距离拉近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就是他们的依托,主任就是他们的家长。所以我认为,只有你爱学生,用耐心感化学生,就能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让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把老师当作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内心的真正的需要。此外,班主任老师要多挖掘学生闪光点,不断鼓励学生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相信学生,用显微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对自己的表扬的话或一个细微的动作对自己的赞许。

二、严中有情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师生之间要有一种默契,班级管理的根本是要管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情。我班有一个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不爱发言,对学习缺乏信心,对父母亲、老师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原因是他的父母关系不和,常年在外,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对他的教育主要是靠爷爷和奶奶。他们没有讲究过新的教育方法,就沿用着老的教育观念,“棍棒之下出孝子”。所以除了大声斥责加拳脚棍棒什么教育都谈不上了。家长有什么事情就只懂得一味地责怪和打骂他。他认为老师和父母亲都不喜欢他。我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后,就主动接近他、观察他,发挥他的优点。通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思维敏捷,责任心强就经常就他的优点多表扬他,与家长沟通,并赞扬他学习中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通过多次沟通后,家长对他有信心了,他的学习更认真了,班级工作上认真负责,我再次表扬他。现在,他与父母亲的关系融洽,对老师更尊敬了。经常给老师讲他与远在外地的父母经常视频谈话,十分开心。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于表扬,鼓励,让其产生成功感。

班级的管理,同样也是对每一个学生的管理,所以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情,对学生的爱,不是娇宠溺爱,要在严格平等中实现。爱是水,严为舟,严爱统一,宽严适度,学生的自律性自然会增强,并由自律而实现他律。“爱”和“严“并不冲突,“严”和“爱”并重整合在班集体的管理中,只要真爱每一个学生,总会收到意外的美丽的回报,我们班集体会越来越优秀,充满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谭伟红.严爱有度—一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U].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162.

[2]陈雷.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教育学术.

猜你喜欢
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下课了再说
惊悚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遇见,在《新班主任》的春天里
惩罚
拼回去
真爱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