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为进一步活跃审计理论研究氛围,提高青年审计干部对新时代审计监督新定位新使命的认识,增强广大青年审计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更好投身国家审计发展,陕西省审计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审计论坛围绕“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职能作用研究”“‘两统筹审计研究”“审计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研究”“科技强审研究”“审计干部提高宏观思维能力研究”等内容广泛开展征文活动。论坛共收到征文195篇,其中61篇论文获奖,来自审计系统和高等院校的论文作者在文章中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了深入阐述。现将主要内容和观点综述如下:
关于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职能作用研究
论文作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国家审计如何促进和改善国家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政策跟踪审计推动国家政策完善。陕西省审计厅周瑾探讨了当前政策跟踪审计存在审计难度大、风险高,审计手段单一,审计成果运用力度小等问题,强调通过加强技术手段,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审计结果运用,以此来推动国家部署落实到位,政策不断完善。
企业审计促进区域行业整体发展。陕西省审计厅王晨冰分析企业业务发展相关指标的数量和变化以及企业战略选择,包括产量、销量、产品单价及其结构和变化以及业务收缩扩张改变的战略选择等,认为进行企业业务分析能够更好服务于审计目标的实现,促进国有资产有效运营,促进区域内国有企业合理布局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医保基金审计推动国家治理的探索。汉中市审计局叶莉荣从医保基金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医保基金审计的重点和方法,并对医保基金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保障基金安全、促进制度完善、助力反腐倡廉、推动民生保障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审计促进开发区建设,提升国家治理效能。陕西省审计厅温明星以X开发区审计为例,研究了审计项目计划执行及实施情况,提出对开发区管委会的审计应基于国家治理需求,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权力规范运行以及反腐倡廉角度分析阻碍开发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更好服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疫情防控审计从独立性、专业性的角度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正面参考。陈仓区审计局覃思以各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为参照,认为疫情防控审计就是政府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力表现,也是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对财政资金使用监督提供的有效手段,提出了综合联动机制、增强管控意识和创新审计工作思维三个思路。
审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安康市审计局邹黄曜提出当前党正面临严峻复杂的执政环境,审计机关深入揭露和查处违规决策、损失浪费、以权谋私、利益输送、有令不行和有禁不止等行为,通过扎实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自觉、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守法守规守纪和尽责。
建立审计风险信息数据支撑机制。汉中市南郑区审计局张萱详细阐述了建立风险信息数据支撑机制,完善审计数据定期采集整理和分析制度,特别是对重点行业领域和重大政策措施相关数据开展跨司局整理分析,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决策机关报送预警信息,加强审计的实时监控、持续监控和全过程监控。
进一步推动审计成果运用,服务完善国家治理。商洛市洛南县审计局张娜聚焦审计成果运用,提出健全审计成果运用的保障机制,积极同党委、人大、政府、纪检部门、组织人事部门、财政等部门合力推进审计成果运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用,确保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利用。
关于“两统筹”审计研究
围绕贯彻审计署《关于做好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论文作者就“两统筹”的内涵及重要性、实施“两统筹”的路径、成功案例和经验等进行了探讨。
加强“两统筹”的顶层设计。陕西省审计厅苗兴军结合本人在审计署交流工作实际,提出需要提高站位,实现跨专业、跨领域、跨层级的资源优化配置,采取融合式、嵌入式、“1+N”等方式,统筹安排全年实施的各类审计项目,做好上下级审计机关计划的统筹衔接,加强审计机关之间的沟通协作和成果共享。下一步应重点针对怎样更有效地做到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有机贯通,地方审计机关与特派办共享审计成果、落实审计整改任务等进行探索。洛南县审计局张倩文提出探索架构“大项目、大集中、大统筹”的大项目审计组织方式,实行非现场审计大集中,现场审计分头实施,实现各类审计资源统筹安排,以系统发力替代单兵作战,以非现场审计统领现场审计,以流程管控防范审计风险。永寿县审计局王娟婷提出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审计成果转化利用等方面文件,对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分析意识和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各个审计组之间的成果共享,并建立完善审计成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审计成果共享整合力度。
运用运筹学思想,提升“两统筹”工作水平。陕西省审计厅迟明睿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引入运筹学的概念,提出在计划环节应用“合作原则”和“互相渗透原则”,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在实施环节应用“催化原则”和“宽容原则”,加强多层面审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判断和分析作用,应用“独立原则”,加强单个项目的审计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在成果应用环节注意把握平衡原则,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探索共同打造优秀审计成果的正向激励机制。
“两统筹”工作的重要性。榆林市审计局杨霞认为深化“两统筹”工作,是增强审计监督效能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必要途径,有利于解决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矛盾,加强审计机关作风建设,有效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
三大审计主体协同发展路径研究。陕西省审计厅潘博分析了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开展现状,认为需要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力量,探索构建审计资源平台,完善平台与人员的管理,建立类似工程造价审计的成果奖励机制,从而激励审计效率提升。陜西中医药大学张璐在对三大审计主体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指导与协作、信息共享、职业准入等路径实现协同发展,提升管理效能。
基层审计机关推进“两统筹”工作实践探索。咸阳市乾县审计局魏昭分析了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挑战,提出通过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传统审计方式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审计监督与执法水平融合,努力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雁塔区审计局刘梦醒认为基层审计机关要继续深化“同级审”、不断强化“上审下”、逐步规范“交叉审”、推行“跟踪审”等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提升审计理念、统筹工作布局、创新审计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审计效能。城固县审计局刘芯璐阐述了基层审计机关在推进“两统筹”工作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以政策跟踪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为主线,谋划融合式、嵌入式、“1+N”审计项目,推动实现审人、审单位、审资金、审项目的有机融合。永寿县审计局刘兰提出结合被审计单位行业的财政收支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及相关专项资金审计,采取清单式审计方法一并实施。
“两统筹”在住房公积金审计中的协作模式和联动路径。咸阳市审计局王天艺以住房公积金审计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贯彻审计署提出的加强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的要求,根据不同主体间所构建的协作模式,结合住房公积金审计的现实状况以及相关部门自身内审的独特优势,在审计实践中构建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协会之间在住房公积金审计中的协作框架。
关于审计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研究
审计监督是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优化财政资金配置,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隐患,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征文作者围绕财政审计理念、指标体系建设以及基层实践探索进行了探讨。
转变财政审计理念,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延安市审计局石璐通过分析延安财政审计的现状,提出由单点离散审计向多点联动审计转变,以“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关注”为重点,打破市县区和行业界限,树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理念,抓住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审计之眼关注资金投入效果、产业发展效果、社会生态效果。商洛市审计局师敏认为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独立性高,对相关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作用更强,建议转变理念,从审计垂直管理和审计垂直预算两方面入手,由审计署统一领导管理省市县,项目预算由上级审计机关统一划拨。
完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汉中市审计局刘汇详细分析了现阶段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以财政资金运营绩效为主的审计体系,把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作为基础,把财政资金运营绩效作为主体,指导各级部门优化资金配置,最大限度减低风险。陕西省审计厅郭静建议健全“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优化共性绩效指标框架,探索建立单位、部门自评、财政部门评价、绩效审计评价、社会第三方机构评价的多方绩效评价机制,更加真实、全方位的反映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同级审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研究。西安市审计局王敏基于西安市市级2016-2018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报告,对同级审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成果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对财政支出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审查,注重加强审计结果运用,推动预算管理模式向“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转变。
基层审计机关开展财政绩效审计实践探索。汉中市审计局王薇立足基层审计机关发展现状,提出细化财政绩效审计规范,包括绩效审计准则、指南、质量控制办法和公告办法等,确保审计实施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推动财政绩效审计向纵深发展。西乡县审计局周颖以X县为实例,提出强化预算绩效审计结果的运用,注重将审计结果充分运用在预算编制、预算分配、预算调整、预算执行的各方面,尤其是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预算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将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激励机制相结合。
关于科技强审研究
坚持科技强审理念,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以大数据审计推进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国家审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作者围绕科技强审的经验和成果、强化大数据思维和平台建设、创新审计方法以及大数据审计在不同领域应用进行了阐述。
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设。西安市蓝田县审计局程杨认为“大数据”时代产生的庞大数据信息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方式使得我国现行的审计制度和审计系统逐渐落后,高速流动的信息资源也威胁到了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当前审计应该顺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创新审计方法和审计思维理念,利用最新的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加快推进审计方式的转型,建立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有效提升审计资源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效率,高效整合数据和信息资源。陕西省审计厅宁晶以金融审计的现场实战经验为依托,提出利用共享思维搭建一个架构一致、数据标准统一和方法模型通用的大数据审计云平台,进行现场实时审计,以解决海量数据共享应用,达到提高沟通效率、提升审计质量的目的。宝鸡市审计局曹路阐述了利用现有数据以及已建成使用的法规政策库、财政审计数据分析平台、被审单位项目库等平台加强资源整合,探索搭建一体化大数据分析平台,突出协同效应,助力审计工作精准、高效实施。
基层审计机关科技强审实践探索。汉中市审计局赵力锐立足基层审计机关实际情况,提出面对部分干部对科技强审认识不深、技术人才队伍不强的客观困难,基层审计机关应实事求是,以业务需要为引导,以技术应用为支撑,将审计信息化嵌入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他以汉中市审计局自主研发审计数据校验软件为案例,概括总结了开发背景、使用操作及软件特点。
大数据背景下不同审计阶段审计方法的创新。西安市雁塔区审计局王丹从审计全过程的角度出发,提出使用数据聚合分析法,通过计算机分析技术发现审计关键数据的规模和类型,在获得审计关键数据之后再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数据验证;使用异常数据查询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异常数据与整改后的数据进行查询分析,由此来确定异常数据是否已按要求进行整改。
大数据审计在扶贫领域的应用。延安市富县审计局卢旭阐述了移民搬迁审计中,审计人员运用数据库,将移民搬迁房屋分配表与贫困人员信息表对比,将户籍信息表中的家庭人员信息与分配房屋面积数据进行横向关联,准确发现不合规人员享受移民搬迁政策人员的问题线索。
信息化审计队伍建设。西安市雁塔区审计局阮若琳分析了审计信息化在基层审计机关中应用的紧迫性,提出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审计学习和工作环境,将财务、工程、计算机等不同专长的审计人员进行有效整合。勉县审计局闫征提出在建立智能化数据库,运用互联网共享数据的前提下,建立一支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按审计重要性水平和审计目标对被审项目进行分类化处理,实行重点审计。宝鸡市审计局宁皓认为,随着大数据的普及,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时间理论上都可以省去,审计所需的是会计师的核心价值,即专业判断,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将从数据搜集变成数据清理。
科技强审下高校内部审计职能转型与实务变革。陕西师范大学刘颖借助SQL语言进行数据挖掘,探索了关于高校学校学生宿舍管理以及住宿费收缴情况的数据式审计,认为高校内部审计要将内部审计工作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学校内部治理以及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价值增值功能。
关于审计干部提高宏观思维能力研究
要实现审计机关站位高远对国民经济宏观审计监督,就要求树立审计干部的宏观思维,加强自身建设。论文作者就审计干部宏观思维的内涵、提升途径进行了阐述。
审计干部宏观思维的内涵。铜川市审计局张婷认为宏观思维是思维主体从战略的高度和持久的角度反映客体宏观性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形式,宏观思维在审计中表现为全局性、前瞻性和规律性。西安美术学院郝萌提出审计人员的宏观思维指审计人员从整体、全局和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分析问题和开展审计工作,宏观、辩证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审计实务中将宏观的目标、微观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和审计重点更好的结合起来。
审计干部提高宏观思维能力的途径。咸阳市审计局高晓妮提出审计干部要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要求出发,拓宽自己的视野,制度上应当保障审計干部的正常薪资待遇,审计组分工时要打破固有思维模式,让审计干部尝试不同类型的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在招录干部的时候应当多元化发展,加大非财会审计类专业的招录比例,增强审计培训与审计实务的联系,制定多样化的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