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凯阿人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痕迹,更没有年代更替。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年龄,对于个人身份也仅有十分模糊的概念,是真正活着的“史前文明的延续”,是马达加斯加不折不扣“最后的原始人”。
在马达加斯加西南滨海地带,有湛蓝的珊瑚礁海湾、稀疏的灌木、巨大的仙人掌以及孤独矗立的猴面包树和很多说不上名字的奇怪针刺类植物。当然还有皮肤黝黑、头发卷曲、一笑一口白牙的当地民族。其中有一个族群最为独特,其游离于现代文明之外且不被官方承认,他们是“米凯阿原始人”。
游离于现代生活之外的独特族群
马达加斯加南部城市图里亚西北约200公里处的莫桑比克海峡岸边,有着仅次于澳大利亚的世界第二大的珊瑚礁海湾。在嬉水、潜泳、观鲸等活动之余,游客还可以去当地维索族渔村体验一下原生态生活。比如,可以去探访一下“米凯阿原始人”。你也许会惊奇地张大嘴巴:21世纪的马达加斯加还生存着原始人吗?答案是肯定的。马达加斯加官方统计并认可的民族有18个,米凯阿人却是完全游离于现代生活之外的另一个独特族群。
位于马达加斯加西南,长200公里、宽30公里的米凯阿丛林交通不便,人迹罕至,也是地球上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生活于此的米凯阿人因丛林而获名。想要探访他们,必须先找到他们。
千百年来,米凯阿人过着类似游牧的生活,世代赖以生存的就是这片与世隔绝的丛林。在2006年联合国环境人文科教机构资助的一次调查统计中,整个米凯阿族群还有不到1000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的生活地区离海岸只有区区几公里,但是几乎没人见过大海,因为米凯阿人祖祖辈辈信奉的是丛林的庇佑,也一直坚守不要走出丛林的祖训。
在米凯阿人生存的丛林里是看不到边际的、数不清的针刺植物、灌木以及巨型猴面包树。他们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且数量极为稀少。怎样才能遇见他们呢?当地的导游表示,要有耐心,但也要看运气。比如,可以通过一丝烟火发现米凯阿人。
现场徒手取火
这一丝烟火是米凯阿人的篝火,坐在篝火周围的是一位父亲和两名幼女。导游用米凯阿人的语言和父亲进行着断断续续的交流。其中一名大约只有4岁的女孩熟练地翻动燃烧的木炭,她用嘴吹气,火苗一次次跳跃起来。可以看出,外来人的出现并没有干扰到她。
他们如何生存呢?导游解释说,即便是在冬季,白天气温都很高,晚上躺在篝火旁边睡觉足矣,衣物并非必需之物。米凯阿人虽然过着游牧生活,但并不放牧,更不从事耕种,完全依赖丛林的采摘和狩猎。野生植物的根茎果及木薯是主要食物来源,野猪、飞鸟、蜥蜴等也是他们的猎物。从野蜂巢中取得蜂蜜,用树皮盛放食物,用大蜗牛壳从树缝里寻找和保存饮水等,就满足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了。在少数情况下,他们会用野果或猎物跟丛林外界的民族进行物物交换。
他们会用丛林的木材跟外界交换烟草。吸食烟草几乎是米凯阿男子最喜欢的消遣活动。那位父亲在现场展示了他的取火绝技:他随身带着一个填有木炭的牛角,先用打火石在牛角内打出火星,然后快速放入干草轻吹,不到一分钟时间,燃烧的干草被放在沙地之上供两个女童用树枝等物玩耍。这么小的孩子赤手摆弄火苗让人看得有点儿揪心,但在米凯阿人眼里,从小掌控火就是第一生存技巧。
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和身份
有一名抽着烟草的男子,看起来身材特别矮小(约1米6),却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那么,他多大岁数了呢?导游说,米凯阿人从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他们非但不清楚自己的年龄,对于个人身份也仅有十分模糊的概念,在给新生儿取名的时候,米凯阿人用的都是植物及食物的名字。
在米凯阿人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痕迹,更没有年代更替,是真正活着的“史前文明的延续”,是马达加斯加不折不扣“最后的原始人”。
马达加斯加最初是一个毫无人迹的荒岛,人类首次登陆发生在大约4000年前。因而可以肯定,米凯阿人的外来祖先已经是文明人,其后裔在数千年间为何“逆进化潮流”演变成了“原始人”,还是难解之谜。
那么,米凱阿人是否可以融入现代生活呢?导游说,曾有极少数勇敢的米凯阿人尝试去周边的渔村寻找生计,但是在外部社会里他们没有劳动技能,甚至不能适应当地食物,最终落得客死他乡的结局。米凯阿人对丛林外的世界本来就知之甚少,同伴以失败告终的冒险经历更让他们对走出丛林不抱有一丝渴望或者幻想。
(《环球时报》2020.6.22 潘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