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增为
【摘 要】思政课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课程和路径,劳动教育在思政课中有特定的意义和内容。劳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学习的转化”。思政课的劳动教育不是掌握“劳动知识”和单个劳动技能的教育,而是让学习者变得更有价值的教育。劳动教育的认知建构、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实施的支持体系构成思政课劳动教育课程的要素。
【关键词】思政课 劳动教育 劳动能力 学习的转化
学校思政课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课程和路径,如何思考与理解劳动教育在学科中的有效融入和实施,是当前思政课教学的任务,也是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责任。
在思政课中,劳动教育不仅表现为具体的学科内容,更作为一种学科思想,决定和影响着学习者对课程的理解和实践。这种学科思想的核心是“学习的转化”,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内化,即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由理论认知向真实的实践能力转变。这种转变是课程学习的结果,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下促成的知识转化。因此,思政课的劳动教育既是课程目标,又是学习要求,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习的发生。作为课程内的劳动教育,不是“劳动知识”的教育,也不是以掌握某种劳动技能为目标的活动教学,而是学习者通过劳动学习的全过程,在从认知到能力、从情感到价值、从个体到群体这三个维度上实现身心的改变。陶行知对此有过比较准确的表述:“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1]劳动的本质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的自我矫正和发展,其过程改善了人的身体条件和肌体能力。在促进认知的基础上,劳动者的意志品质随之提升,身心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这一意义上看,思政课中的劳动教育也是实现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与方法。
思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具有鮮明与特定的课程属性。作为学科体系的内容构成,劳动教育无论在结构设计还是教学实施上,都应体现思想性、学理性与实践性三者的一致,以“学习劳动”为教育起点,以“劳动让人更有价值”为教育目标,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不同年龄学生的特征,设计和呈现劳动教育的教学架构与实践内容。
劳动教育通过学习者的实践参与才能完成教育的转化,其本质是劳动学习。作为课程框架内的劳动教育,劳动与劳动教育均是课程内涵中的要素,需要从学习者的劳动认知建构、不同学段的劳动学习内容以及实施劳动教育的支持体系三个方面形成结构性内容。
一、学习者的劳动认知建构
思政课中的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什么是真正的劳动”的基本问题。对学习者而言,“什么是真正的劳动”并非概念意义上的知识要求,而是有关劳动认识的核心问题。人在劳动中才有价值,这是劳动教育的认识起点,只有站在这样的起点上,学习者才能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才能形成内化于心的对劳动的认同,并将其转化为主动劳动的实践行为。这是思政课的特定功能,也是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逻辑。从思政课的内容体系上来看,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劳动与人、劳动与道德发展、劳动与未来生活三方面内容。
第一,劳动与人的关系。劳动与人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唯物史观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劳动推动了人的进化,帮助人类实现自由,任何时候人都离不开劳动,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2]192劳动不仅提供物质资料,也创造了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秩序、制度、价值等。正如恩格斯指出:“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3]一方面,劳动产生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劳动的本质是创造了人本身,人用劳动推动了劳动的发展。在此,马克思提出,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有前提的。当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相分离时,劳动便发生异化,它只是一种手段。“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活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2]161只有在生产力要素的统一下,在劳动力与劳动的所有权统一的制度环境下,劳动才能成为真正支持人的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条件,让人民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劳动者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的劳动精神,才真正体现人和劳动的相互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把这种精神称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4]。
第二,劳动与道德发展的关系。人类的实践活动促进了道德的发展,劳动是帮助人实现自我教化的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并且这种活动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是一种具有传递功能的教育行为。“如果父母热爱劳动,即使他们一句话也不说,家庭也已经在以这个实际行动教育孩子们热爱劳动了。”[5]劳动不仅推动劳动者改进劳动的态度,而且能使劳动者从中获得更高层次的自觉性,即能够为他人服务的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公共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6]。劳动的过程带来人的自我唤醒与重新塑造,在此过程中会有对自我的战胜,有对工具选择的理性判断,有对秩序、关系等要素的适应与建构,有对劳动过程的反思和创造,等等。让人理解这些内容,引导人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反思,便是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是帮助学习者获取更多劳动经验的学习过程,让学习者通过学习克服自身的限制而获得更多符合自身需要的帮助,唤起学习者责任和能力的自我重构,实现劳动者的自我教育。
第三,劳动与未来生活的关系。人类已经进入智能时代,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逐步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和难度,代替了人的部分劳动。劳动的未来样态怎样?人类是否还需要“胼手胝足”“夙兴夜寐”的体验?人在过去劳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否会被改变?……这些都是劳动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真正属于人类的有意义的劳动,都是人类集力量与智慧的精神创生。当人创造了机器,让机器解放了人,而且赋予机器具有人无法达到的丝毫不差的精准性时,恰恰反映了人类劳动的创新和突破:一方面,机器克服了人类身体与生理的局限,大大扩大和提高了劳动的规模化和精确度。另一方面,人类克服机器的标准化特征,不断追求个性与独特性,让劳动变得更符合人的特征。但,人永远不会被机器控制和替代,人会为保持人的特定属性而进行不懈的劳动,也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根据人的发展需要所产生的新劳动需求和形态。无论劳动形态多么多样化,都是人类间的交互,属于人的属性,而非机器属性。因此,面向未来生活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技能学习,更应关注学习者所需的视野与格局、素养与情感、意志力与价值观。
二、不同学段的劳动学习内容
在思政课中,劳动教育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要求,需要整体规划,分层设计,循环推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形成主动劳动意识和习惯的关键期。课程中的劳动教育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在良好的课程环境中参与劳动,发展劳动兴趣,形成基础的劳动常识;指导学生从学做身边事着手,提高动作协调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的基本社会性能力;注重乐观、勤劳、坚强等品质的熏陶,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劳动的规范意识和节俭生活的观念,明确和树立主动参与劳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是学生必备品格的认识。
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形成劳动能力与态度的关键期。课程中的劳动教育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扩大各类劳动实践的经验,使学生在各项劳动技能提升过程中,逐步提升对劳动的基本辨析与判断能力,能了解不同的劳动方式和态度对社会生活产生的不同影响,对劳动行为能够做初步的评价,能够以优秀劳动者为榜样,形成初步的公益服务的意识。
初中阶段是形成劳动立身与劳动价值的关键期。课程中的劳动教育重点在于提供“劳动最光荣”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劳动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关系。在实践能力上,课程应帮助学生形成更多元的劳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劳动精神,能在实践中以榜样力量为目标,形成为劳动而自豪的情感,并树立合法劳动的观念,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
高中阶段是形成基于劳动理解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思维的关键期。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在于提供多领域的资源关联,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能进行独立思考,初步形成理解、判断、分析劳动基本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能力上,主动参与更多的劳动学习,能初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以志愿者身份服务他人和社会。
大学阶段是学习者体现劳动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应用期。学习者身上所具有的一切素养与特质,都是长期劳动教育的反映。在实践能力上,大学生应在自律生活方式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方面,成为其他学段学生的榜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应成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在劳动与个人、劳动与职业的关系上,能对社会的劳动现象与劳动文化作理性的分析和合理的反思,能够主动引导舆论,指导身边人共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三、实施劳动教育的支持体系
与课程外的劳动实践不同,思政课框架内的劳动教育依赖特定的课程环境和学习资源。教材、评价与教师是“学习的转化”的支持体系。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支持体系。作为课程资源最核心的构成,思政课教材系统、完整地体现了劳动教育的要求。教材根据课程目标,按照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分年段的劳动教育内容。教材既是课堂内劳动教育最直接的教学指导,也是课堂外重要的学习资源。教材不仅可以直接用于教学开展,而且还有启发教学,丰富新资源,延伸教学创新的功能。教材提供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会成为教师与学生深入思考和创新教学的依据,这种创新往往具有覆盖性和迁移性,教学不仅发生在课堂,而且会延伸到课外,学生会把劳动内容和要求带进家庭、社區或更大范围的实践中。从学习的角度看,教材既是劳动教育的支持资源,又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丰富。
评价是影响课程发展方向的支持体系。和其他学科的评价目标不同,思政课劳动教育的评价会对两方面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是课程内容的布局,二是学生真实的劳动能力。前者涉及课程的宏观决策,有明确的专业规范和要求;后者反映劳动教育的实际成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生成并得到检验。学生真实的劳动能力与职业劳动能力不同,不应以劳动技能的水平作为评价依据,而应以劳动教育的目标为评价依据。在劳动教育中,真实的劳动能力是学生学习劳动的能力,既包括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认知性能力,也包括带有兴趣和情感的应用性能力,还包括一些社会性能力,诸如合作、沟通,等等。劳动教育的评价是为了支持学生发挥更大的潜力,因此,教学应把评价视为劳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资源,把评价权交给学生,把评价设计作为劳动学习的构成内容,使之成为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支持体系。
教师是劳动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支持体系。教师在劳动教育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学习活动相比,学生在劳动学习中,从教师身上获得的直接示范指导和间接的价值影响远超过其他的人群。在劳动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支持主要通过两方面表现:对劳动教育的专业理解和教师自身的劳动能力与态度倾向。前者是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通常表现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建构劳动与相关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的能力,同时还具有建构整体学科体系与学习者之间的关联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是教师形成劳动教育设计和实施方案的专业支撑。教师自身的劳动能力与态度倾向是教师的另一种专业反映。教师的劳动能力与态度经常在不经意中被表现出来,这也往往会显露教师内心真实的劳动意识和观念。比如,一些教师(也包括家长)会在日常管理中把劳动当成一种惩罚性的教育手段,这暗示了劳动是一种“苦力”,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偏颇的劳动认识;在劳动教育的引导上,对“劳动者的创造性贡献”还缺少更全面的解释;在劳动技能的指导上,对劳动过程的兴趣与创造力的关注还不够深入和丰富;在劳动能力和意识上,不少教师自身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还比较薄弱,等等。作为教师,要从专业的角度理解劳动和劳动教育,这不仅是教师的劳动观,更是教育专业人员的教育观。
思政课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在劳动学习中实现劳动能力的转化,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唤起主体意识,学做负责任、有担当的人,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331.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36.
[4] 习近平.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04-29(2).
[5] 苏霍姆林斯基. 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 黄之瑞,张佩珍,等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7.
[6]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杜殿坤,编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3.
(作者系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