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喜庆
摘要 随着畜牧业标准化养殖步伐的加快,规模化、集约化的立体化肉鸡养殖已逐渐取代平养、网养,成为现代化肉鸡养殖的主流发展方向。对鸡舍和养殖设备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后续的饲养管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立体化肉鸡养殖的方案设计进行介绍,具体包括立体化养殖鸡舍规划、笼具设备布局、环控系统布局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肉鸡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肉鸡;立体化养殖;方案
中图分类号 S83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3-0210-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肉鸡多层立体化养殖是近年来市场高度认可的一种养殖模式,较地面平养、网上平养,肉鸡立体化养殖空间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同时鸡粪分层清理,避免鸡只与鸡粪直接接触,减少了球虫病等疾病发生,保持了笼养鸡舍内部的环境卫生,提高了鸡群的生产性能,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人养设备、设备养鸡、鸡养人的理念[1]。
1 立体化养殖鸡舍规划
1.1 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地势高,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三废”污染区的地方,并且水源要充足、水质要好,周围环境要安静,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500 m以上,背风向阳、交通方便、供电稳定。
1.2 鸡舍建造
1.2.1 鸡舍的密闭和保温。立体化肉鸡养殖采用全密闭式鸡舍,鸡舍良好的密闭性与保温性是获得良好养殖效果的基本条件之一。鸡舍良好的密闭性,能够为鸡群提供一个均匀无贼风的环境,避免舍外空气直接进入鸡舍,对鸡只造成应激。
鸡舍良好的保温性,降低了冬季的加热成本,减少了夏季阳光的辐射热。基于地域、气候条件的差异,鸡舍的保温性标准不同。南方地区,一般以砖混墙体加吊顶隔热层为主,或以整体钢结构加顶部吊顶隔热为主;北方地区,一般以砖混墙体加外墙保温,房顶以保温隔热板为主。同时要求禽舍吊顶为光滑的平面,且并无遮挡物,以保证气流流向的顺畅[2]。
1.2.2 鸡舍长度。为了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并考虑鸡舍建设成本,不建议鸡舍过长,但考虑到鸡舍内通风换气效率和经济因素,一般建议鸡舍长度为100 m左右。
1.2.3 鸡舍宽度。为增强笼内良好通风效果,保证新鲜气流能够顺利进入笼体内部,理想过道宽度为1.2~1.5 m,同时考虑到建设成本以及便于人员操作,根据所选笼体宽度,一般建议鸡舍宽度为14~17 m。
1.2.4 侧墙高度。通过烟雾试验测试,通风小窗的安装高度在笼体顶部0.5 m以上,上侧距房檐0.3 m以上,通风效果最佳。常见的3层笼体高度为2 m左右,因而通风小窗安装高度为2.6 m左右,结合小窗洞口的安装设计要求,一般建议侧墙高度为3.2 m左右。
1.2.5 顶部高度。根据鸡舍设计要求,需保证从通风小窗进入到舍内的新鲜空气有足够的缓冲空间,流向鸡舍的中间,可以与舍内空气充分交换、混合后均匀下落,形成闭环通风循环路径,屋檐角度在11°~13°之间效果最佳。结合鸡舍宽度和侧墙高度,一般建议鸡舍顶部高度为4.6~5.0 m。
2 立体化养殖设备规划布局
2.1 笼具设备规划布局
2.1.1 笼体布局。根据鸡舍长度和笼体节长设计每列笼体节数,一般鸡舍前后需预留9 m左右的空间以确保通风安全。前端预留4.5 m左右空间是考虑到在打开前端进风口保温板时,室外空气进入后与舍内部空气有充分混合的空间,避免室外空气直接吹到肉鸡身上,造成应激。后端预留4.5 m左右空间是考虑到纵向风机开启时,局部风速过大,预留一定的缓冲空间,可以有效减少鸡群出现应激现象。根据鸡舍宽度和笼体宽度并确保过道宽度达到1.2~1.5 m,设计每栋鸡舍笼体列数。
2.1.2 饮水喂料。鸡只身体的65%~78%由水分组成,因而水是影响鸡群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饮水系统需满足笼内鸡只从零日龄到出栏期间的饮水需求,也可用作鸡只防疫使用。一般来说,笼养饮水系统采用方管加锥阀饮水器,锥阀饮水器最大出水量为70~110 mL/min,可满足9~11只肉鸡(22~30 kg活重)饮水。
立体化肉鸡养殖通常采用播种机喂料或小行车喂料,不占用笼内空间。通过鸡舍外料塔向鸡舍内喂料系统料箱内输送饲料,直至所有料箱满载饲料,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沿导轨运行,同时将料箱内储存的饲料均匀播撒在笼体两侧的料槽内,实现笼养肉鸡的自动喂料[3]。
2.1.3 自动清粪。自动清粪是立体化养殖与地面平养的一个重要区别,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鸡粪全程不落地,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为鸡群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分为纵向清粪、横向出粪和斜向扬粪3个阶段。纵向清粪将落在笼体清粪带上的鸡粪固定时间传送到鸡舍后端的横向出粪,再经过斜向扬粪将鸡粪输送到舍外出粪车上,经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纵向清粪,因每列输送鸡粪量较少,总体速度要求较低,为4~7m/min。横向清粪用以承载纵向清粪系统传输而来的鸡粪,鸡舍内笼体为多层多列,因而对横向出粪的运输能力要求要高于鸡舍内所有纵向清粪机同时运行的运输能力。斜向清粪用以接收横向出粪传输而来的鸡粪,并将鸡粪抬高,运出舍外,以便运输鸡粪的车辆将粪便及时转移到粪便处理区,故斜向清粪运输能力需高于横向清粪。一般要求横向出粪和斜向扬粪出粪能力≥300 kg/min,斜向扬粪带速略大于横向出粪带速,扬粪角度≤26°,扬粪高度约3 m,方便出粪车收集鸡粪。
2.2 环控系统规划布局
在立体化养殖中,1 m2的活重可达到50 kg,即1 m2可饲养15~20只鸡。在如此高密度的饲养环境中,鸡只对空气环境的要求更高,一旦生存的环境变化超出鸡只的承受能力,鸡只就出现应激,轻则影响生产效率,重则会出现批量死亡。因而如何建立适合鸡只生长所需的环境,是取得良好养殖效果至关重要的环节。
2.2.1 通风。通风换气是立体化肉鸡养殖中环境控制的关键环节。鸡舍的通风换气是为了吸入新鲜空气,排出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多余的湿气及空气中的灰尘,并提高肉鸡体表的散热速度,使鸡只生活在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有效改善鸡只的生理机能。但是,过度通风会降低舍内温度对鸡只造成冷应激而引发呼吸道疾病,而通风不足,则会导致鸡舍内有害气体过多,引起鸡只发病。实际生产中有时往往只注重温度的控制而忽略通风的重要性,导致鸡群不能很好地发挥生产性能。鸡舍良好的空气质量标准:氧气>19.6%,二氧化碳<2 500 mg/L,一氧化碳<10 mg/L,氨气<10 mg/L,相对湿度45%~65%,可吸入性灰尘<3.4 mg/m3。
一是通风控制。立体化养殖与地面平养最大的不同,主要是笼体和鸡只本身对空气流动的风阻效应,导致空气流向复杂、无规律,各个方向、各个位置的气流速度和流量都不相同,因而鸡只体感温度和空气氧含量有差异[4]。设计通风时应将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相结合,既有利于发挥横向通风风速小、换气量大的特点,兼顾春、冬季鸡舍保温和换气的要求,又能够发挥纵向通风风速大,夏、秋季降温换气效果好的作用。春、冬季鸡舍环境控制重点是保温,但仍需要适当通风,可以及时排除舍内污浊空气,防止造成缺氧和有害气体蓄积。该阶段通风以换气为主,主要采用横向通风方式。夏、秋季鸡舍环境控制以换气和降温为主,主要采用纵向通风方式。横向通风模式的实现方法是通过两侧墙的通风小窗进风,侧墙的横向风机排风,进入到舍内的新鲜空气能够流向鸡舍的中间,与舍内热空气充分交换、混合后均匀下落,形成闭环通风循环路径。纵向通风模式的实现方法是关闭侧墙通风小窗,启动进风口、湿帘泵和末端山墙风机,使舍内与舍外之间产生一个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舍外热空气通过布满冷却水的湿帘纸,使通过湿帘纸的舍外空气温度迅速下降,并与舍内的热空气混合,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增加室内湿度、通风换气的效果。二是温度场控制。鸡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鸡舍内温度不均匀都会对鸡群生长产生影响。为减小上、中、下层的温差,每个过道的上方配置自动控制的搅拌风扇,可分区独立控制,并在环控系统中设定一个温差值,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差值时就自动启停搅拌风扇,通过上、下空气的混合,减小温差,保证不同笼层鸡群均匀的温度场。鸡舍的前、中、后也有温差,尤其是前、后2个区尤为明显。为了减少温度的差异性,可对加热设备进行分区控制;每区设有单独的温度探头,一对一控制,可与顶部搅拌风扇配合使用,使温度控制更精细化、明确化,同时分区加热能减少能量的损耗,节省加热成本,带来经济效益[5]。三是湿度控制。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对肉鸡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适宜的湿度能使舍内温度更加均匀,防止鸡只脱水,促进鸡群快速生长。应注意湿度<75%且>45%。不同日龄肉鸡生长湿度要求:1~21日龄,相对湿度60%~65%;22~34日龄,相对湿度50%~65%;35日龄到出栏,相对湿度50%~60%。四是通风设备布局。立体化养殖的饲养密度大,鸡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产生量大,因而对通风的要求更高。同时通风设备布局还需要考虑鸡舍内笼体、鸡群的风阻因数,保证通风效率。两侧墙的通风小窗安装高度要求高于笼具0.5 m以上,保证舍内外冷、热空气交换时有足够的缓冲空间,防止空气从小窗进入鸡舍后,直接落在笼具顶层的鸡群上,造成鸡只应激。在两侧墙布置直径20 cm的PVC通风管,并在通风管的背侧打几排孔洞,目的是在冬季或夜晚室外温度低时,起到辅助通风的作用,让鸡舍外面进来冷的空气缓慢均匀地直接流到雞舍顶部与舍内热空气充分交换、混合后均匀下落,防止冷空气直接落在鸡体上,避免鸡只因寒冷应激而发生病。通风管安装高度与通风小窗保持一致。通风管通风效果如图1所示。
湿帘整体采用U型布局方式,同时为避免鸡舍内出现通风死角,应以端墙湿帘设计为主、以两侧湿帘设计为辅,并且两侧墙的湿帘尽量靠近山墙布局,一般建议两侧墙的湿帘距前山墙为9~10 m。进风口面积要求不低于湿帘面积的75%即可,长度、高度与湿帘相匹配,尽量取大值。湿帘布局如图2所示。
2.2.2 照明。光照是环境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肉鸡养殖获得最大效益的基本条件之一。鸡属长日照动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有不同的适应需求,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可提高鸡的生产性能,特别是肉鸡处于高密度饲养状态下,光照的实施尤为重要。合理的光照,有利于调解鸡只体重增长速度,有利于肉鸡骨骼、内脏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发育,并减少鸡只因为腹水、猝死和腿病等问题引起的死亡。不同日龄肉鸡的光照设置:0~2日龄,开灯时间24 h,闭灯时间0h,光照强度20~40 lx;3~7日龄,开灯时间22 h,闭灯时间2 h,光照强度20~40 lx;8~21日龄,开灯时间15 h,闭灯时间9 h,光照强度20~40 lx;21~28日龄,开灯时间18 h,闭灯时间6 h,光照强度为5~10 lx;29日龄至出栏前3 d,开灯时间21 h,闭灯时间3 h,光照强度5~10 lx;出栏前3 d,开灯时间23 h,闭灯时间1 h,光照强度10 lx。
立体化肉鸡养殖常用可调LED灯管为光源,并配置调光控制柜,满足鸡只不同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6]。LED灯管安装在笼顶,采用对射式布置,具体方案为将 LED灯管捆扎于本列笼体上部钢丝上,照射对面笼体,如图3所示。笼体对射式灯管遮光角需遮挡住己方料槽外部至笼内光照,避免因光强过高引起禽群不适,如图4所示。
3 结语
立体化养殖正在逐步取代地面平养、网上平养,成为现代化家禽养殖业的主流发展方向。通过探索和创新,立体化养殖模式会更专业化和标准化。立体化禽舍的设计结合了目前养殖行业较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劳动成本。规模化生产,有利于源头追溯,确保终端食品安全;节约化生产,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标准化生产,可快速复制和确保养殖效益,真正实现了“人管设备、设备养鸡、鸡回报于人”的理念。
4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J].青海农牧业,2010(2):3-6.
[2] 郑志国,杨景晁,侯家公,等.关于发展肉鸡立体养殖的看法[J].山东畜牧兽医,2013(3):72-73.
[3] 王广胜,李春红,汪全生.中国蛋鸡规模化和标准化鸡舍设计模式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2008(2):47-51.
[4] 刘瑞志,靳传道,王晓君,等,立体化肉鸡养殖鸡舍的设计要求和实现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8(5):220-221.
[5] 王晓君,靳传道.立体化肉鸡养殖的通风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8(8):230-231.
[6] 李侃,谢强,田蕾,等.现代化养殖场鸡舍通风设计[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