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梅 赵子谦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各国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框架下共同抗击疫情。在防疫紧急关头,全球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逐渐升高,但目前出现的全球治理问题暴露全球合作存在不足以及全球经济遭受冲击等问题,给疫情防控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冠肺炎;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08-0028-05
2020年年初,让人始料未及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无情席卷了中华大地。病毒袭来后,以湖北武汉为中心迅速蔓延至全国,严重危害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严峻的形势下,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部署,多次主持召开防疫会议。全国上下坚决服从党中央的指挥,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把疫情对全世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中国战“疫”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作为全球保卫人类的第一道防线,中国已经把共同抗击疫情的理念提高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在病毒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独善其身。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在呼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其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全人类来共同解决。
一、全球抗疫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阐释
“命运共同体”最早出现在《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次正式提出则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1]。近年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全球改变了国际社会处理国际关系的一贯方式,国家间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同呼吸共命运。这一理念超越了阻碍国家间合作的一切因素。
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倡议以开展国际合作与稳定世界经济,即“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全球抗击疫情指明方向。
元首外交,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顶层设计。疫情发生后,中国领导人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柬埔寨、蒙古、巴基斯坦等数十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频频互动[2]。习近平主席向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致慰问电时指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习近平主席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通电话时强调:“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时指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德方继续分享信息和经验,加强在疫情防控、患者救治、疫苗研发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两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人民健康福祉。”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时指出:“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
(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切实行动
为全球疫情防控取得窗口期。在很多国家和人民对疫情没有充分认识和重视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迅速行动,封城封路、停工停产,用经济停摆的巨大代价为世界疫情防控争取时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罕见,这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3]。
公开透明,分享数据与经验。信息公开就是抗疫最好的“疫苗”。习近平主席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求准确及时、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回应各方关切。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公开病毒基因序列,与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地区和国际组织分享防控和救治方案。
派遣医疗专家团队奔赴多国抗疫。2月底,中国5人专家团队抵达伊朗;3月7日,7人专家团队抵达伊拉克;3月12日晚,首批9人专家团队携31吨医疗物资抵达意大利首都罗马;3月18日,第二批13人专家团队携带9吨急需医疗物资抵达意大利米兰……[4]
解决全球物资燃眉之急,向世界传递中国温暖。中国目前已向超过120个国家提供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医疗物资。
从物资援助到技术合作,传递着同舟共济的情怀与大国的担当,展现出中国对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的坚定信念,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贡献。中国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面对病毒,中国清醒地意识到,国际社会本就是一个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需要拓展全球视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格局开拓未来。
二、全球疫情防控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问题
当前,疫情在全球迅速传播,国际形势明显恶化。截至北京时间3月30日3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710918例,美国目前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达135499例;意大利目前是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达10779例。各国逐步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面临国际合作不足、经济发展亟待复苏、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问题暴露以及个别国家存在种族歧视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疫情防控工作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全球若不攜手解决,将会陷入更加严重的危机。
(一)国际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在疫情的肆虐下,中国主动承担起了保卫全球人类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5]。
首先,各国专家学者缺少交流合作的平台,用来分享从疫情发生到疫情防治的经验。其次,国际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国家间缺少信息共享和行动配合,药物、疫苗研发的合作有待深入开展。再次,世界卫生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尚未发挥完全。疫情在全世界的大流行大暴发,暴露出了全球治理的一系列漏洞,包括应急预案工作不足以及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等。在疫情面前,中国需要引领国际合作,进一步缩小病毒的可控范围,寻找病理、研发疫苗,更好地维护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福祉。
(二)全球经济遭受全面冲击
当前,疫情在五大洲大流行,不仅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目前各国的消费生产贸易都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价值链的运行受损,通货膨胀在逐渐提升。
首先,失业人数逐渐增多。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底,总计665万人申请了失业救济,创下最高纪录。国家和政府需要加大对失业人群的生活保障。其次,中小微企业破产风险加剧。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本来就面临融资难、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加之疫情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生存空间被压缩。再次,全球价值链遭受短期冲击。疫情在短期内会影响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对全球价值链造成一定的冲击。
无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如何强大,都不能做到自给自足。当务之急是全球携手平衡经济生产、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尽快复苏全球市场的信心和消费的需求,保护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正常运行。
(三)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问题暴露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威胁和冲击,同时也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了严峻的考验。很多国家的管控能力、治理体系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促使全球思考改进国际安全合作方式,推进国家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首先,全球治理体制机制存在不足。国际组织对重大疫情防控的体制机制和国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其次,欠发达地区的卫生防疫体系脆弱的难题依然突出。一些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足,应急响应的快速反应能力不足。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人类往往会忽视重大传染疾病带来的严重影响,重视程度不够。
解决全球治理问题并非易事,需要长期总结经验。解决好公共卫生治理问题,要求各国在全球治理、国家治理上长期重视重大传染疾病的防护工作,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注入治理决策,共同守护好人类的家园。
(四)个别国家存在种族歧视,严重阻碍疫情防控
中国疫情期间,许多国家通过捐赠口罩、医疗物资等方式表达了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但一些西方的媒体和学者,在很多场合恶意质疑中国的数据,鼓噪远离中国人,企图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恐慌。
联合国种族主义问题特别报告员滕达伊·阿丘梅表示:“那些试图将新型冠状病毒归咎于特定国家或族裔的领导人正是那些奉行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将带有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的花言巧语作为其政治平台核心的领导人。”[6]这些污名化中国的政治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社会抗击疫情的团结氛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三、疫情防控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科研成果
病毒没有国界、种族和民族之分,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习近平主席表示,“我一直讲,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7]。
对于开展疫情防控下的国际合作,首先,要建立多个专家学者专用的国际合作平台。只有合作平台搭建充分,先进技术和防控经验才能在第一时间被全球的专家和学者共享,应用到医疗救治和社区防控工作中。其次,继续深化国际合作。积极筹备各国卫生部长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深入开展药物、疫苗的研发,携手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国家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再次,高度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的领导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立更有效的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并继续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面对严重的疫情肆虐,只有坚定的决心作为支撑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支持。习近平主席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8]。构建以科学技术为指导的防疫体系是重中之重。作为一个大国,在科技研发方面要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中国在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导下,布局了若干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制各类快速检测试剂盒,当然也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出现过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可以看出,中国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技术并不是千方百计,这直接体现出各国携手抗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若全世界凝聚科技力量,携手研发新冠肺炎的疫苗,必将加速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二)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调控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提出:“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要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9]
首先,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各国需要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就业优先政策,以确保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对于失业者,要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失业补助金。其次,精准施策,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同时进行。复工可以促进就业,复产可以稳固经济。在疫情向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复工复产,同时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大补贴政策。再次,加强国际经贸投资合作。目前疫情正在加剧,有可能会出现全球價值链崩塌的可能性,各国政府要高度重视,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加强与WTO、WHO等国际组织在经贸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在国内层面,各个地方包括每个人都要落实狠抓推行经济的各项政策。只有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才能努力将疫情对中国和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制机制变革
疫情的蔓延对于中国和全世界而言,凸显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世界各国必须在全球治理的框架下,通力合作,携手抗击疫情。
首先,全面提高人才观念,推进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竞争能力和战略资源就是人才。各国培养好公共卫生专业的人才,才能为本国和国际社会贡献力量。其次,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补齐疾控体系的短板。要建立有效的突发性传染病应急体系,就要建立有力度的监测、预警和报告系统,控制疾病的蔓延。再次,帮助强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系统。一些生产能力较弱的国家和地区需要医疗技术和物资援助、政策建议等多种支持。例如中国先前承诺的,向有关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他们进行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
在后疫情时代,国际组织要统筹好全球治理和疫情防控的工作。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全人类的集体智慧。在推动全球治理层面,中国可以主动出击,通过分享防疫经验、病疫数据,加强和国际组织医疗科技的合作,进行疫苗的研发合作。倡导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疫情定会被人类的团结而击败。
(四)重视和反击种族歧视,讲好中国抗疫防疫故事
讲好疫情防控的中国故事。中国要构建好国际话语体系,压制住那些国际舆论战场上的敌华声音,讲好中国的抗疫防疫故事。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体系中,要主动发声塑造国际形象。首先,中国应提升话语质量,增进话语认同,不但要讲述中国为国际社会作出的贡献,也要讲述防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其次,不仅要官方发声,也要鼓励公众自媒体的运营传播,通过各种短视频平台,积极宣扬中华民族的主张和立场。再次,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也要积极发声,回应国外关切,使得对外传播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一些途径的主动发声,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反击种族歧视的嚣张气焰,让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形象。最后,中国政府要倾听海外留学生和侨胞的声音。当前国外疫情正在加速蔓延,中国使领馆要确保他们能第一时间了解当地疫情形势和应对政策。及时发布最新防疫服务信息,与他们视频连线谈心,发放抗疫物资,协调好各方力量,尽量满足海外留学生和侨胞的诉求。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表明,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各国的福祉相互依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前,种族歧视与排外势力将不堪一击。
(五)增强全球集体利益观念,倡导科学理性防疫
回顾历史,人类常常容易忽视传染性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黑死病,夺去欧洲三分之一人的性命;1917年俄国伤寒导致约300万人死亡;1980年的甲型流感,世界死亡人数超过4000万;2013年全球疟疾导致60多万人死亡;2018年非洲霍乱,超过5000人死亡;2019年9月,美国大规模流感,约3400万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2万人。
疫情发生以来,不信谣不传谣,逐渐在大众中达成共识。由于对疫情的恐慌,人们往往会被一些谣言所左右,例如被抢购一空的双黄连口服液、消毒液等等,防控疫情需要大众的理性,最终做到识别谣言,不再为“无知的疯狂”和“恐慌的感性”买单。人的认识过程并不能一次性完成,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面对更多的复杂处境,人类需要坦然面对,增强集体利益观念。人民能否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
(六)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为生命保驾护航
习近平主席应邀同意大利总理孔特通电话时指出,“中方愿同意方一道,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目前抗击疫情在全球处于关键阶段,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推进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全球层面来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加强了全球战胜疫病的决心。
中国和意大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丝绸之路”。意大利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物资最紧缺的时期向中国捐赠了医疗物资,并为中国战胜疫情鼓气加油。现在意大利陷于疫情的危难之中,中国积极向意大利提供医疗物资援助。两国生动诠释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这些互帮互助、命运与共的故事中,中国正在提倡全球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各国必须作出正确抉择,共商共建共享,为生命保驾护航。全世界人民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的带领下,一定能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抗击疫情的生命保卫战。
命运与共,大道不孤。每个国家的语言不同,肤色不同,甚至面对疫情时每个国家的声音也不同,但当病毒作为人类共同的敌人出现时,更多关注的应该是敌人而不是分歧,此时保护全人类的健康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疫情的危害让人们认识到,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保障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一定能寻找到新的合作密码。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时代,携手抗击疫情,构建好疫情防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能获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让人类社会保持安宁。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9(2).
[2]在全球战“疫”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经济日报,2020-04-13(1).
[3]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N]. 人民日报,2020-01-29(1).
[4]和音.大道不孤人类必胜[N].人民日报,2020-03-21(3).
[5]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20-03-27(2).
[6]种族歧视与仇外主义严重阻碍全球疫情防控 [N].光明日报,2020-04-03(2).
[7]习近平给比尔·盖茨回信表示衷心感谢 战胜病疫,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N].解放日报,2020-02-23(1).
[8]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空科研攻关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N].人民日报,2020-03-03(1).
[9]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27(1).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1-537.
[11]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J].求是,2020,(8).
责任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