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艳
从教时间越长,越发现教师课堂上能提出引发学生真正思考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技术。同样的教材文本,相同的拓展素材,不同的教师应用起来取得的教学效果却不同。这取决于教师能否基于学情发现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梯度的设计,或者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生成的问题不断追问,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有极高的敏锐度和对学生学情的深入分析。浅表的问题提出,只能让学生停留在浅层次思考学习阶段,只有问题导向逐渐深入,学生才能带着满腹疑问在课堂上安静下来,投入到教材文本或教师的提问中去,进入深度思考和学习状态。
笔者现以《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分课堂实录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教材文本中相关概念或重要语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终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进行思维碰撞,澄清模糊概念,厘清相互关系,理清正确做法,达成学习目标,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一、由浅入深——澄清模糊概念
在学习第八课第一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第一部分内容就是认识国家利益。教材中指出“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学生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国家利益”这一概念,后面的其他内容也都会跟着糊涂。所以,我由浅入深地做了以下几个设问。
1.请同学们对“國”字进行拆解,看看“國”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从字面上分析得出“國”是由人、房子、田地、围墙、武器(很多学生说图片武器是镰刀,我提示学生这是篆书古字中演化而来的“國”,学生认为类似古代矛、戈、戟类的武器)等要素构成的。
2.我们再思考一下,这些表面现象的深层内涵是什么?也就是这些要素其实代表了什么?比如,人,就是这个国家的人口。学生以此为例,得出了房子、田地就是国家的土地、围墙,代表了国家疆域或领土。对于武器代表了什么,学生想法很多,有的说代表国家的军事力量;有的說代表国家需要武器守护;有的说是国家政府防止别国入侵,保持独立的意思(学生的想法越来越接近主权概念)。最终,经过讨论,学生认为武器代表了国家守护主权,保持独立国家的标志。这是个很出彩的答案,基本涵盖了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3.你们对国家利益中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是怎么理解的?字面意思学生理解为国家需要生存和发展。我提示学生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疯狂屠杀(意为引导学生对民族一词有所意识和理解)和中国抗日战争思考。学生得出国家利益关系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有一个学生小组还分析出,生存需求代表现在,发展需求代表未来,二者总和就说明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现在和未来发展情况的综合,繁荣富强,国家利益得以保障,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学生这样的逆向思维的拓展描述很是让我惊喜。
三个问题的交流,学生不仅对国家利益的概念张口能背,而且对字面意思有了深入的理解,使模糊不清的抽象概念得以澄清,深刻领会了教材文本内容背后的内涵。
二、不断追问——厘清相互关系
在学习第八课第一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第二部分内容为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其中一句话“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我原以为学生对此不会有什么疑问。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张同学举手站起来问:“老师,我不明白,既然讲国家利益至上,为什么人民利益又高于一切?”还没等我张口,好几个学生开始附和,表示有相同疑问。
接下来,我组织学生安静思考,组织语言,分别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一会儿,几名学生举起了手,我示意赵同学说说看法,他说:“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才能得到保障,人民利益同样至高无上,国家才会好,其实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一回事儿。”我追问了一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概念一样吗?是一回事吗?学生都摇头,说肯定也不一样,否则就不会两个一起说,还学习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王同学说,国家利益范围大,包含了人民利益,他们地位同样高;学生又陷入“范围”的圈中,我追问,别去比较范围大小,这句话本身就是两种不同概念、不同角度来说明问题,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也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去比较?“至上”和“高于一切”是比地位吗?学生说,文本意思不是对比,只是用这样的词告诉我们,它们互相一致,高度统一,相辅相成。
李同学接着说,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相一致,相统一,只不过“至上”和“高于一切”的用语不同,就按照书本意思记下来可以了。我继续追问,那我们到底怎样理解这句话,谁能有条理地总结一下。此时,我发现最早提问的张同学举了手,赶紧叫他说说,他总结:第一,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概念不同,文本用语不是突出谁更高的意思,没有可比性;第二,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所关注和说明的角度不同,它们目标一致、高度统一,互相维护、相互体现。
至此为止,几乎每个学生都记住了这句“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我依然没放弃追问,提问:“如果我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你们想想对不对?”部分学生陷入迷惑状态,课堂又鸦雀无声,显然大家都在冷静思考。在举手交流时,有的学生说,这样说是对的,因为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当国家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甚至放弃生命。也有很多同学不同意,认为这样讲是不准确的,国家利益至上没有错,但不能说它高于一切,因为人民利益和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需要捍卫国家利益,我们可以不惜生命代价,在表述上却不能直接说国家利益是高于一切的。
从以上几个环节可以看出,学生全面思考,理性分析问题能力在不断发展提升,这是课堂教学只讲授教材文本、死记硬背知识达不到的。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对学科专有名词的敏感度会提升,这也利于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和对热点新闻问题的理解分析。
三、开放思维——理清正确做法
在第七课第一框《关爱他人》的做法中,有一条为“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其中有一句话为“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做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这样的句子,学生之前在学习第五课法律常识问题时有过接触,并不陌生,很容易理解,但是用在“关爱他人”的主题下,学生是否能明白其中深意?于是我提出,请同学们以小组头脑风暴的方式写出:“关爱他人时面对的复杂情形有哪些?”
学生的小组合作成果在全班交流时,亮点频出,包括常见的“老人倒地扶不扶的情况”“乞丐乞讨给不给的疑问”“公交车上的让座问题”,还有经典的两难问题,比如“海因茨偷药”和“电车难题”等,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面很广。我们选取了最常见的“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让学生再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分析原因,“为什么要纠结这个问题?”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怕遇到碰瓷”,我继续问,只因为怕遭讹诈,看到老人摔倒就不去扶吗?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范同学说她的妈妈是医生,曾经给她讲过,老年人突然晕倒,虽然要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但若是没有医学常识,不能盲目去碰触,这有可能对老人造成无法挽回的二次伤害。这个回答让很多学生豁然开朗,长了见识。弄清原因,再选择做法就不那么难了。接着我们甚至还分析了几种具体情况,比如,如果老人晕倒昏迷无意识,就必须想办法寻找成年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是摔倒,意识清醒,只是皮外伤,我们要伸出援手,帮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学生自己还补充,最好旁边有见证人。学生纷纷表示,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在关爱他人的同时,的确需要有相应的智慧和策略。这些普通的寻常问题,只要我们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开放他们的思维,相信他们可以解决问题,就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