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外来植物种入侵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08-04 07:23何丹丹杨普秋
绿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滇池对策探讨

何丹丹 杨普秋

摘要:指出了云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仅为它带来了优势,同时也使其它成为我国受外来物种入侄最严重的省份。以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滇池及周边湿地现存有入侵史的的植物现状进行了阐释,进而对于云南省及昆明市提出的防范外来植物种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X地环境营建给予参考。

关键词:滇池,外来入侵植物;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3-0026-04

1 引言

在全球交流日益频繁的现状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影响。外来物种侵入新地区后,会在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占据适宜的生态位,改变本土生态环境,危害当地社会经济和人类身体健康[1]。云南省地形复杂,气候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为外来入侵植物提供了多种生境,已成为外来入侵植物较严重的省份之一,16个地州(市)均有外来入侵植物的踪迹[2]。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带,它复杂的地形与地貌、多样的气候生态环境,为不同生境需求的植物种类提供了多样适宜的环境。云南省湿地入侵植物传人途径和形式复杂多样,但自然途径传人的只占4.3%,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占95.7%,人为途径是湿地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因素[3]。在这样的情势下,我国对外来物种的防范仍停留在检疫方面,对于具体植物种的入侵策略却依旧缺乏.因为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使得人为影响而造成的生物入侵更为复杂[4]。滇池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尤为重要,其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严重,这不仅破坏了滇池湿地的生态平衡也影响着社会的经济乃至居民的安全。有研究结果表明,外来物种的扩散和入侵已在一定程度上对云南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破坏[5]。

2 滇池湿地外来植物种入侵现状

滇池是云南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滇池湿地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部,经过对滇池周边湿地公园植物实地调查获得数据,其中主要以古滇湿地公园、西华湿地公园、捞鱼河湿地公园等15个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云南省为界定来区分以下植物种是否对于云南省有入侵危害,经调查及查询等途径发现目前有37种具有外来入侵史的植物种分布在滇池周边的湿地公园内,经分析后得出入侵植物分布最多的科是豆科,较多的是菊科与唇形科,详情见表1。

3 防治外来植物种入侵的政策法规

3.1 云南省立法现状

2013年实施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要有计划的种植对于水体有净化作用的植物,从一定角度切断了外来植物种可入侵并产生污染的源头,并且对于引入滇池的外来生物物种要经过审批及专家论证才可实施。2014年实行的《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禁止任何私自将外来物种引进湿地,如确切需要引入的要按照规范测验等专业手段并且要动态监测认无害,如发现危害要采取措施来将危害及影响消除,这样严谨且专业的手段对于外来物种的推广也更加安全。2004年通过的《云南省树木种子条例》于2016年重新修订,2017年1月1日施行,严禁擅自引入外来物种也明确了省外其他物种要引入需第一步通过检疫进而经过一些利实验、推广使用及跟踪评价等步骤防止产生入侵和危害。2019年1月1日颁布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确切提到对于擅自引进、扩散外来入侵物种的行为提出整改并根据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判定惩罚程度。该条例的重点在于防治其他外来种进入云南[6~8]。

3.2 昆明市标准及条例现状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在2016年发布并于同年6月1日实施的《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指出环滇池生态区植物配植应符合本土化、多样性、经济性的原则,也对稀有水生植物的范围进行了划定,并设置明显标识,加强对水生植物的保护。这样不仅保护水生植物也防止了外来植物对当地稀有水生植物产生污染。2019年8月1日实施的《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对于引入本市的植物要求做好预测预防及检疫工作,检疫是对于外来植物种是否入侵的第一步并且也是關键。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于2019年7月24日发布的关于征求《昆明市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规定在湿地公园中禁止擅自引入外来物种的行为,并且要在湿地公园范围内做好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和评价,来做好外来物种预防的前期指导工作。2018年由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于2019年1月1日实施的《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明确在设计中依照设计原则参照《滇池湖滨生态带植物物种推荐名录》进行物种选择,最大限度地考虑乡土物种,这样就减小了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性。其中所指的植物物种推荐名录现在还在编写中。并且对于滇池湖滨湿地的植物配置与种植要求不宜大量采用扩繁能力强的植物,如芦苇、茭草、香蒲等,严格杜绝外来入侵物种,植物生长期应对种植区域进行定期观测,如发现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如水葫芦、粉绿狐尾藻等),应及时清除。这项规范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滇池湖滨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具有了指导意义。同年实施的《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范》明确了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方法与项目等内容,合理的从源头上预防外来物种入侵[9,10]。

4 防治对策与建议

4.1 提升基础研究

云南省目前受外来物种影响颇深,对于克服这样的情况也是迫切需要,但是上述条例内容多是针对禁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对于具体的植物检疫、监测手段及方法却很少关注从源头控制外来植物种的入侵。滇池作为云南省的重点保护流域及周边湿地环境的保护也是近几年云南省的一大首要环保内容,但是云南省目前的科技发展还是不能对已入侵或具有潜在入侵植物种具有高灵敏度并且全方位监测方法,对于已入侵的重要植物种也缺乏使生态系统恢复的安全、高效手段,所以还是要加强基础理论及方法的深入研究[11]。

4.2 健全针对性法规及内容

上述条例多数都是对于外来入侵物种,对于具体植物种的入侵规范却很少。然而昆明市的地方标准中对于植物有了新的明确,其中《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范》对于滇池湖滨湿地的植物提出指导意见,并对植物配置明确哪些具体植物种不宜过多种植及发现危害物种进行清除,也作出了对于植物及外来入侵植物种的生态监测的方法及项目作出了具体规定。不仅要关注已入侵的植物种也应关注有潜在人侵风险的植物,便于现实应用,在滇池湿地恢复过程中也应不断更新专门管理制度,对于湿地植物引种工作有建设性意义。同时对于植物的的引入、监测、防治、监督每一个可能造成入侵的阶段都应健全研究内容,针对滇池的生态景观提出治理对策[12]。

5 结语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式下,致使本土植物难以存活也同时给予了外来入侵物种适宜的生存环境,生物入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入侵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寻求解决问题办法。有些外来入侵种具有入侵性,对入侵地生态系统、环境或物种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可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植物多样性的下降,甚至是物种的灭绝。因此对于外来入侵的监测不能松懈,滇池及周边湿地的生态环境在对于治理云南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营建滇池及湿地环境时,对于引入的植物种不仅要评判其景观效果,更要注重其入侵风险,加强科学防治措施。在引种植物时要遵循当地生态规律,合理种植,尽可能选取本土植物,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考虑搭配景观层次及所能到达的景观效果,最终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参考文献:

[1]洪鹏翔.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与展望[C]//福建省农学会.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福建省农学会:福建省农学会,2008:249-252.

[2]徐成东,陆树刚.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J].广西植物,2006(3):227~234.

[3]杨忠兴,陶晶,郑进烜.云南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特征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4,43(1):54~61.

[4]王德兴,吴晓平.生物入侵——当代生态学中的难题[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3):112~116.

[5]冯建盂,徐成东.云南省外来植物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8):78~83.

[6]丁莉,杜凡,张大才.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4):98~108.

[7]郑冬梅.厦门海洋生物入侵的危害及管理对策[J].台湾海峡,2005(3):411~416.

[8]李鄉旺,胡志浩,胡晓立,等.云南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初步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6):5~10.

[9]刘熊.北部湾海岸带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研究[J].绿色科技,2017(6):134~136.

[10]黄含吟,胡希军,陈存友,等.益阳市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研究[J].绿色科技,2016(5):1~5.

[11]刘海瑛.内蒙古秀水景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J].绿色科技,2018(22):122~123.

[12]卢惊鸿,金晓玲,张旻桓,等.外来植物入侵机制初探[J].绿色科技.2016(6):12~13.

[13]叶瑞银,黄萧洒,余佩琪,等.广东陈禾洞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J].绿色科技,2018(14):30~33.

收稿日期:2013-1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760234)

作者简介:何丹丹(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通讯作者:杨普秋(1989-),女,硕士,研究方向为蔬菜宅配与种植。

猜你喜欢
滇池对策探讨
大美滇池岂能毁于逐利
滇池
“《滇池》之友”公告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探讨
「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