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会计领域合作深化机制探讨

2020-08-04 05:15张奇琦杨斯捷肖婉芸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2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机制

张奇琦 杨斯捷 肖婉芸

摘 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深化会计领域的合作对湾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分析粤港澳会计制度的差异、会计合作发展至今的成果与未来趋势和目标,指出进一步推进大湾区会计合作发展的基础,并从加强国际影响力和复合人才培养两大方面提出深化湾区会计交流与合作的建议。以期从粤港澳地区会计合作协调的相关经验出发,为构建区域会计差异协调运行机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会计合作;机制

一、引言

粤港澳会计协调特指我国广东省九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通过在会计领域展开的跨境交流与合作,于政府、行业协会和会计从业者等主体之间彼此协调以消除差异,最终实现会计语言相通。

日前,大湾区经济总量早已突破10万亿元,巨大的经济体量带来对会计行业的巨大需求。而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与地区经济互动发展、共同演进,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成;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跨境会计信息服务、税务服务、审计与咨询服务等会计协调相关经验,能够为区域会计协调机制提供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增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如何在会计环境和制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加快推进湾区经济在会计领域内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进程极具战略意义。

二、文献综述

1.会计协调的含义

在不同时期不同会计环境条件下,会计协调的概念富有弹性。学者常勋将会计协调解释为“限制、缩小和减少会计差异的一个‘存异求同的过程”,即协调允许差异的存在。对于协调的具体内容,朱国泓、孙峥研究认为其包括了会计理论、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执行机制及会计教育等方面。

2.会计协调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会计环境一体化需求是会计协调的最大驱动因素,此外,会计协调的好处还包括有利于降低会计转换成本、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改善投资环境,起到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参考会计国际协调的推动历程,IASC最初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为主要目标,制定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与国际会计准则(IAS);在其重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后,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与FASB共同发布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等,使国际会计协调逐渐向趋同的趋势发展。与此同时,杨敏等人分析认为,趋同的目标不应当是所有国家的会计准则单方面向IFRS靠拢,而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借鉴并相互认可。

3.会计协调的应对

针对会计协调的策略,欧盟最早提出“准则等效认可”。其核心思想在于赋予各准则下的财务报表以同等地位,当基于两种会计准则能够得出相似的判断和决策,认为这两种会计准则等效。该原则不要求会计准则的一致性,且获得等效后可直接按照原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无须再按IFRS进行转换。在面对我国会计协调的问题上,冯淑萍指出应当立足于我国国情和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努力促进我国会计的会计协调进程,并将这一指导原则用于我国当前和未来的会计准则、制度的建设进程中。

会计协调依范围具体划分为双边协调、多边协调和国际协调。由于粤港澳地区客观存在的經济环境、会计制度等差异,粤港澳地区会计协调近似于多边协调研究领域,亦可称为区域协调。在大湾区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商贸往来联系愈加紧密的背景下,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会计深化合作有着深远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三、推进粤港澳会计合作的基础

1.大湾区内三地会计制度差异

(1)财务会计报表构成差异。内地的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属于微型经济体,只包含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

(2)具体会计处理主要差异。在会计准则的具体处理上,内地与港澳的会计准则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计价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计提差异、关联方交易披露侧重点等方面,如内地以历史成本即账面价值计价为主,而港澳强调公允价值计价基础;内地对资产减值计提在准则层面多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而港澳则更强调专业判断和个别认定;内地对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订立严格规定,而港澳则看重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2.粤港澳三地会计合作发展成果

近些年来,粤港澳三地开展了涵盖会计制度、会计服务、会计从业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1)会计制度合作。粤港澳三地在会计制度上虽然存在历史差异,但一直未停下趋同的步伐。2006年5月,签署了会计准则趋同的声明,通过逐项筛选排查,确定了两地仅在关联方认定和长期资产转回还留有部分差异;2007年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改用适用范围更广的国际会计准则。此外,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于2007年12月签订了双边等效联合声明,实现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等效互认,至此粤港澳三地实现了会计制度上的大致趋同。且从总体趋势上看,境内外会计制度和准则之间的差异亦在逐年减少。

(2)会计服务合作。2003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CEPA,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该协议使得粤港澳三地在会计服务合作上的目标更进一步,不仅实现了“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也延长了港澳会计师事务所许可证的有效期时间,同时放开港澳会计师于内地的工作经验限制。2012?015年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专业人士在内地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的先行先试进程同样顺利推进。

(3)会计从业合作。2005年5月签署通过了两地会计师考试部分科目相互豁免的协议;2008广东施行“先行先试”措施,在深圳和东莞设置了首个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居民参加内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点,进一步加强了粤港澳三地会计从业人员的合作。

3.粤港澳大湾区会计合作趋势与目标

(1)粤港澳会计人员跨境工作便利趋势。2019年,我国对在大湾区工作执业的“高端人才”提供个人所得税补贴,表达了对会计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支持态度,更好地促进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会计人员为大湾区发展服务的步伐。

(2)粤港澳会计从业资格全面互认趋势。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扩大三地会计合作的“一试三证”(即通过一次考试获得三项证书)范围的长期目标。具体条目如为了扫除语言障碍而开展的双语考试等,进一步加速大湾区人才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粤港澳三地的全面互认。

(3)国际会计领域合作及影响力扩大趋势。加强粤港澳会计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既有利于为湾区内的会计服务提供支持,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国际会计协调,增强会计领域合作深化的机遇。

四、深化粤港澳会计合作发展的建议

1.在准则等效基础上,深化湾区会计合作

(1)加强信息沟通机制,推进准则等效互认成果。利用大数据、云会计等现代化会计服务,增进大湾区内会计资源信息共享,提升沟通协调效率和信息质量,将准则等效互认成果落实到跨境投资环境、资本市场融通、经济贸易交流的具体实处,实现整体利益共赢。

(2)增强国际影响力,促进高质量的准则制定。三地应利用经贸交通网络、相互交流经验,不断发展完善、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同时密切跟踪并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修订过程,反映三地会计共同的主张和诉求,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2.实施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战略,加强民间会计组织交流

(1)加强三地会计教育体系沟通,构建人才培养框架。粤港澳大湾区复合型会计人才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领域人才,笔者建议可采用“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办学模式、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3+2”教育计划、组建各种会计领军人物学术会议、座谈会等方式,促进学科学习与会计实务的跨境融合,积极探索大湾区人才培养机制。

(2)建立大湾区会计咨询小组。粤港澳地区会计从业人员基数大、队伍多,会计师事务所具备数量基础,但对高素质跨境业务会计人才仍存在需求缺口。笔者建议可仿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模式,用于共同协商和解决会计实务中的纠纷与矛盾,促进大湾区会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会计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常勋.解读国际会计协调化.会计研究,2003 (12) .

2.朱国泓,孙铮.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会计信息质量视角.会计研究,2004(03).

3.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会计研究,2004 (1).

4.冯淑萍,应唯.我国会计标准建设与国际协调.会计研究,2005(01).

5.杨敏,陆建桥,徐華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会计研究,2011(10).

6.朱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合作的变迁与发展趋势.财会月刊,2019(10).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机制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