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从而促使战略的逐步实现。然而实际上,不少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集中在企业的短期发展上。预算计划和企业战略目标逐渐分离开来,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规划。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应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之一。企业借助全面性的预算管理举措能够显著提升其现有的预算管理整体水准。但是在全面预算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到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全面预算实际作用的体现。将战略导向应用到全面预算管理中,可以使企业更加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而借助于全面预算管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掌握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手段,也成为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1.基本定义
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措施,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的财政管理注入新活力。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不同的管理技术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将企业的管理更加均衡,在进行短期发展的同时,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除此之外,注重管理和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管理方式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实现企业的最终发展战略目标。
2.企业战略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
在进行企业战略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这两者关系研究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三大特征。其三点特征分别为:整体性、长期性和稳定性。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性运用在企业战略目标上,我们发现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体现出企业战略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体现出来。同时,能够为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做出引导作用,从而还起到改善的作用。其次,企业战略目标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因为全面预算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实现预算与战略管理相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战略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动态情景战略的延伸,它将企业战略及运营的各个模块连接起来。预算存在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大系统之中,与其他管理体系相互依存并相互作用,这些体系均要服务于企业整体的战略规划和目标。采用可衡量的方式安排企业的各项经營管理活动,从而促进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计划的具体实施。在预算编制这一重要环节,管理层和员工之间、部门之间都加深了彼此间的沟通和了解,增强了他们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2.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个流程中所收集和统计的各项预算数据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下一年度企业各项可控资源的评估提供参考,而且这些数据可以有效地提升资源的配置能力。预算过程也是企业对资源的配置过程,由于企业预算中对资源的配置是以量化、货币化的方式表现的,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可以进行资源耗用与效益产出的配比分析,因此,预算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各项资源的重新分配,提升了其综合的利用效率。
三、企业战略目标发展下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战略不够重视,没有足够的认识
一些企业的精力很多都消耗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而没有考虑到战略问题。一些企业虽然考虑到了,但也没有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方案。我国不少企业开始尝试采用这种管理机制。由于是以效仿的方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模式缺乏更加专业的知识,以及缺少深入的认识和成功的经验。这导致在实际开展管理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有所混淆。单纯认为财务部的作用仅仅在于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实际上,将全面预算运用到企业中时,除了财务部门发挥其功能和职责之外,其余部门也要参与其中,积极配合和协调,全面参与和整体协调才能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
2.单一化的管理模式,缺乏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运行体系
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三大特征,全面预算管理包含的内容广泛全面,所涉及的部门也非常多。换句话说,不仅需要内部人员的广泛参与,还需要进行内部的全方位管理。研究调查表明,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仍旧缺少科学合理完善的运行体系。一些企业制定的战略就是模仿已经成功的企业,而没有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无法在市场中获得核心竞争力,也没有清楚认识到战略的规划性质,欠缺规划战略的技能,但这样很容易对今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产生不良的影响。
3.没有稳定的战略定位,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
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时候,无法及时调整企业战略。由于当今不少企业缺乏对于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科学认识,企业常常将盈利作为预算的基础和主要参考因素,有些还会错将销售目标作为基础。通过基于当下战略目标发展下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看出良好的经营战略和目标、合理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最终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基于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
1.扩大全面预算管理的知识储备
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可以从管理人员到基层人员全面覆盖的知识培训。培训的作用不仅在于扩充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知识储备,更加清晰了解这种管理模式的运作,还能够增强人员的意识,了解到全面预算对于企业战略目标开展的推进作用。再者,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渐稳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的发展机会增多,在内部管理中有效运用这种新型的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在达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行水平,促进长远发展。
2.明确全面预算目标
在企业制定的多个发展战略规划中,都需要服务于企业总体的发展战略。而全面预算目标则能够为这些战略的落实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对于同时开展多个项目的情况,明确总体预算目标,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资金、技术、人力等多种要素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为全面预算的实施以及战略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当然,全面预算目标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做出动态的调整,始终为企业战略服务。
3.建立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第一步,需要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开展:在制定费用预算时,要考虑引起变动的因素,以及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需要根据岗位进行预算。所谓岗位预算,就是按照岗位的职责和内容,进行预算的比例划分和费用分配。通过岗位预算,能够控制预算,还能够达到行为控制的目的。例如,根据各个部门的不同工作量和工作需求,制定相应的费用,包括电话费、交通费等。实际的工作量、人员结构、市场具体薪资条件、法律规定基本福利等可控条件作为制定岗位预算的考虑因素。
第三步,需要根据预算开展全方位的管理措施。不少企业在制定预算计划时,所考虑的因素还算比较全面。问题常常处在执行预算计划的过程中――产生实际管理和预算计划偏离的情况。因此,需要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分析。企业通常会对于企业市场运行情况进行月度或者季度分析,分析的目的就在于达到预算控制的目标。通过会议,汇集各个部门的人员。首先让各个部门的发表自己所在部门是否完成预算计划,以及预算计划进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果出现预算偏差,需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各个部门可以根据问题共同进行探讨,找出合理的改进方法。
第四步,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建立考察机制。考察体系中,考察的对象主要是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预算目标内和超出预算目标等是否平衡。通过考察体系,能够对预算进行的管理起到有效监督和控制,并且能鼓励工作人员,起到评价作用。总而言之,在制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时,既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即市场的易变动因素以及市场大环境,还需要考虑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以及符合实际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4.积极提升预算人员综合素养
企业预算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只有如此,才能确保适应全面预算管理,为促进公司经营目标、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因此对企业现有的预算人员来讲,其应当意识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具备的重要价值,进而运用与之相适应的举措来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企业也要为上述人员提供更深层次的日常培训平台,通过持续开展培训来提升人员素养,针对信息化的全新技术措施予以全面接受。对于预算执行应当进行全面的效果跟踪,同时还需健全预算考核指标,确保预算考核能够覆盖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5.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制定预算时,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预测预算和现实可能会从产生偏差。并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另一方面,具体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通过站在市场营销的角度,找出产生不同的原因。通过这两方面,为制定相关的考核体系提供资料数据和参考值。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能够推动企业更加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元丽星.战略目标视野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策略研究.会计之友,2012(24).
2.彭育炜.试论公司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和建议.商,2015(26).
3.林陸.港口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学习,2017(12).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