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隆中对》和《榻上策》看诸葛亮、鲁肃早期战略思想之异同

2020-08-04 02:27魏依凡
丝绸之路 2020年2期
关键词:隆中对汉室鲁肃

魏依凡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经多年逐鹿,最终确立了延续几十年的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格局。这一时期,诸多政治家、思想家以及军事家透析时局、探索出路、寻求进路并付诸行动,诸葛亮和鲁肃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前者以《隆中对》为蜀汉政权制定了成就霸业的宏伟蓝图,后者则以《榻上策》成就了东吴政权的强势崛起。本文试以《隆中对》和《榻上策》为中心,分析二人战略思想之异同。

一、虽各自政治背景不同,但对汉末时局之认知基本一致。

蜀主刘备自起兵以来,事无定主,居无定所。伐黄巾,投公孙,助袁绍,辅曹公,后与吕布分守下邳和小沛,欲借机占有土地为根基,却多次以失败为终。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屯新野,势力小,实力弱,在天下争霸之中毫无优势可言。这时,徐庶向刘备引荐诸葛亮:“徐庶见先主(刘备,作者注),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大喜,于是“三顾茅庐”邀孔明出山相佐,终得在隆中与其畅谈,得到千古传颂之《隆中对》。

与刘备颠沛流离不同,孙权继父兄之基业,在江东统率六郡八十一州,且有“易守而难攻”的长江天险阻隔,可谓“国险而民附”。虽“是时,唯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但以江东英豪众多,孙氏之名望甚高,周瑜、程普、张昭、吕范等人忠心辅佐,延揽人才。孙策去世,“(周)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遂得《榻上策》。

虽两方各自处境相异,但诸葛亮和鲁肃都敏锐注意到了汉末群雄竞逐,汉室衰微的“天下时势”。诸葛亮认为“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而早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鲁肃就对孙权“汉室倾危,四方云扰”之言表示赞同,认为“北方诚多务也”。确如二人所断,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而由此引发的政治腐败导致当时整个社会民不聊生,阶级矛盾随之日益恶化。在混乱的时局之下,地方豪强纷纷起兵,割据混战的局面成为常态。

除此之外,《隆中对》和《榻上策》都对曹操一方势力格外重视,认为曹操已成为争夺天下的强大对手,不可轻易与之对战。在群雄割据混战初期,虽然曹操实力尚弱,不堪与东吴、袁绍之流比肩,但鲁肃却将之比作项羽:“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尤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曹操不可卒除”,可见对曹操之重视程度。随着曹操势力日盛,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也有对曹势力之担忧:“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避曹操之锋芒,先行巩固地盘,再“徐徐图之”,成为双方在对曹态度和发展战略方面之同。

二、对荆州重要性之认知基本一致,但对“鼎足天下”见解各异。

建安十二年,刘备蜗居新野,始终无法形成自己巩固的根据地。针对如此困局,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认为荆州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战略位置异常重要。以荆州为基础,尔后攻打益州,以其自然和群众条件为基础,为三国鼎立和成就霸业提供条件,因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以荆州、益州为中心的长江以南为根基,是兴汉的首要条件。在《榻上策》中,虽然鲁肃并未明确提出荆州一词,但他认为要建立霸业,第一步须“进伐刘表”。而刘表时为荆州牧,坐拥荆州之大权。鲁肃认为江东夺取荆州,打通这个一统长江流域的关键节点,在长江以南地区扩大疆域,最终达到“竟长江所及,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是最终成就霸业的基础。

在《隆中对》和《榻上策》中,诸葛亮和鲁肃都提到以荆益两州的获取为前提,进而实现“鼎足天下”之中期目标,但二者对“鼎足天下”之势力的看法有异。对刘备霸业而言,北部最大之劲敌为曹操,但“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而江东孙权亦“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因此宜“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通过据荆州、伐刘璋来巩固势力,实现和曹操、孙权“鼎足天下”之势。而鲁肃在《榻上策》中所谓“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则和诸葛亮之议大有不同。田余庆先生在《<隆中对>再认识》一文中也指出,“鲁肃之议中的鼎足,并非预指以后出现的魏、蜀、吴的三分”。建安五年,刘备羽翼未丰,实力尚未彰显,而当时荆州牧刘表结交天下名士为己所用,被誉为“汉中八杰”之一,地位稳固。根据《榻上策》中鲁肃之分析,时“北方诚多务也”:曹操自建安元年“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犹昔项羽”,已成为当时强大的政治集团;冀州袁绍兵精粮足,与曹操并行称霸河北。《榻上策》成于建安五年四月鲁肃初见孙权之时,时曹操与袁绍正于北部激战,曹虽小胜,但扭转战局的官渡之战尚未开战,袁绍兵力仍占优势,胜负未分。鲁肃此时将曹操比作项羽,意在表现曹操取汉室而代之的野心,并不一定代表其军事实力在北方已具有霸主地位。故鲁肃“鼎足天下”而观“鹬蚌相争”之“鼎足”,实则为江东孙权、荆州刘表、以曹操与袁绍代表的北方势力之三分天下。

三、最终目标都是夺取天下霸权,但各为其主,出发点对立。

汉室衰微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群雄或明或隐地纷纷竞逐天下,卷入战争洪流,谋求霸业。他们之中形成了两种大相径庭的立场:一种是割据一方,成为地方霸主;一种是雄霸天下,成为一代君王。很显然,鲁肃和诸葛亮二人在《榻上策》和《隆中对》中都提到雄霸天下之目标,但两者实现目标之出发点显然各异。

吴主孙权在和鲁肃秉烛夜谈时自述在“汉室倾危,四方云绕”的乱世之下,希望自己能够“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通过自己的努力扫除奸佞,成为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辅佐汉室之地方霸主。但鲁肃认为汉室政权已然腐败不堪,断“不可复兴”。他认为为今之计,是取而代之,“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达成如汉高祖刘邦一样改朝换代之宏图伟业。虽然孙权自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明确表明自己的志向是辅汉,并没有想要成就霸业的想法,但孙权仍对鲁肃加官进爵,赏赐贵重物品,说明其是有夺取汉室霸权之野心的。

同样,面对刘备“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时代背景下“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之志,诸葛亮提出一系列发展蓝图,以期一统天下之“霸业可成”,这与刘备“兴复汉室”之目标不谋而合。诸葛亮从少年时期便胸怀天下,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寄希望于在乱世之中能够拨乱反正,其志向可见一斑。众所周知,管仲为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同时,力推“尊王攘夷”,力挽狂澜于周王朝于倾覆之际。在诸葛亮看来,刘备贵为“帝室之胄”,其统一天下的正统性已然具备,而用“兴复汉室”之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理所当然。

虽出发点不同,但称霸天下之目标却是殊途同归,《隆中对》与《榻上策》中二人在谋略天下之目标上的不谋而合,却也是双方不可调和之矛盾所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江东和蜀汉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得不结盟联手抗曹,但这并不改变二者在最终目标方面不可调和之敌对关系。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此时吴蜀两国的矛盾才得以凸显。刘备占据荆州成为《榻上策》江东政权图谋中原、进而称霸天下的绊脚石,因此,荆州问题成为双方都“意图天下”目标下不可调和之敌对关系的最显在的一个表征。

在风雨飘摇的东汉末年,诸葛亮、鲁肃二人都试图力挽狂澜,以一己之谋略助力己方势力谋求天下之大业。虽各为其主,但二人对时局之深刻分析,对谋求天下之路径的深谋远虑,都体现出其作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之远见卓识,值得后人敬仰。

猜你喜欢
隆中对汉室鲁肃
鲁肃的深谋远虑
掌握类文阅读方法 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以《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类比阅读为例
《出师表》初三复习试题
祝贺汉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乡河
参观诸葛亮隆中遗址
三国军师争锋之鲁肃:三国最被低估的富二代
隆中对
堪与千古《隆中对》媲美的《窑洞对》——“全国代表”考察延安
鲁肃机智调解
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