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1日北京通报1例本地新增确诊病例以来,这轮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月。一个月以来,北京采取了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防疫措施,有力控制了疫情。7月8日,北京本地确诊病例再次零新增,延续了此前两天无新增本地病例的良好势头。同时,治愈出院人数大幅增加,北京疫情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回望过去的一个月,北京对疫情防控争分夺秒,精准施策、全力赛跑,经受住了考验。可以说,相当不容易。
在这一个月中,北京成功示范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控制疫情传播,这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各地如何应对突发疫情提供了经验。
快速遏制疫情传播,背后离不开巨大的付出与努力。对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特大城市来说,这更非易事。尤其是,这次疫情暴发于人员众多、物流密集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中心,人员统计与流行病学调研都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控制疫情,是一道严峻考题。但是,北京还是以全面、迅速、精准的防疫措施,在与疫情的对决中掌握了主动。这也体现在过去一个月中,北京防疫工作的各个环节。
首先是疫情发生之后,北京实施最严格流调与全面溯源工作,以新发地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快速找到有新发地接触史人员。同时,防疫部门借助信息化手段,快速追踪密切接触者,及时发现了潜在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严格的流调工作最大程度地切断了病毒传播渠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迅速而全面的流调之外,北京严格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这也成为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抓手。核酸检测工作中,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北京按照扩大增量、挖掘存量、优化流程等方式,稳步提升全市核酸检测能力,实现全市1000多万人的核酸检测。
在北京这轮疫情防控工作中,其实从各个环节都体现着精准防疫的特点。比如,北京这次将疫情风险等级,细化到街道乡镇甚至社区,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按风险级别进行了分类,提升了精准防控的“颗粒度”;再比如,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所指的“对重点地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检测全覆盖”,同样是精准防控思路的体现。
显然,这样的防疫思路,为应对疫情树立了典范。一方面,抓住疫情防控的重点与要害,可以靶向发力,充分释放精准效能;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在全面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将疫情防控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减少了防疫措施对经济复苏的干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称,北京的精准防控,为将来中国各地防控散发病例而又不影响社会运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及时处置,不影响全局的防控策略,应该是今后全国各地防控的常态。而針对北京的表现,有外媒甚至直言,“中国已有能力施行外科手术式定点抗疫”。
北京用一个月取得这样的疫情防控成绩,令人鼓舞,也印证着北京疫情防控策略的巨大价值。
◎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