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的贸易额与结算量逐年递增,为充分发挥人民币在中亚地区的计价结算功能,本文对双边跨境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的优势和困境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人民币结算 优势 困境
一、中國与中亚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优势
1、中亚国家本币币值不稳定,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能够降低汇率风险,减少成本。汇率的稳定性是决定一国货币能否成为结算货币的关键因素,因国内经济基础脆弱、问题重重,近年来中亚国家汇率大幅动荡,降低了本国企业和居民对当地货币的认可。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中亚最大经济体哈萨克斯坦宣布将本国货币坚戈贬值21%。2014年,为应对俄罗斯卢布贬值和抑制进口,哈萨克斯坦再次将坚戈贬值20%。2018年全年坚戈汇率累计跌幅达15.7%,直到2019年,坚戈震荡贬值才有所减缓。和哈萨克斯坦相同或相似,中亚其他4个国家近年来也因经济危机、卢布贬值、国际油价暴跌、自生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导致本国货币动荡下跌。反观人民币,2008年以来,人民币年均汇率均维持在6:1至7:1以内。当前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中国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差处于合适区间,这是支撑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重要基石。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逐步深入,人民币结算的地域优势愈加凸显。中亚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差距甚大,故中亚五国对于改善自身现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强烈的诉求。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为中亚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新疆拥有17个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全面向西开放的前沿;另一方面,新疆与中亚各国相邻,是连接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枢纽,对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和投资量必然会快速上升,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中亚区域化。
3、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多边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人民币中亚区域化。近年来,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如火如荼,双边贸易进一步加深,这增加了中亚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我国通过建立上合组织、亚投行等多边合作组织,增强了人民币向中亚地区的输出能力。为了促进人民币中亚区域化,2009年,我国建立了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CIPS) 与本币互换机制,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提供了便利。随着中亚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可程度不断提升,进出口贸易结算已经开始采用人民币结算。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困境
1、国际货币结算的使用惯性,阻碍了人民币在中亚区域的推广。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中亚国家普遍实施“休克疗法”,引起通货膨胀严重,汇率波动剧烈等一系列副作用。为应对风险,中亚国家纷纷采用美元等币值稳定的硬通货来替代本国货币,从而达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此外,中亚国家主要以出口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作为经济发展支柱,因美元掌握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导致中亚地区对美元的依赖性很强。最后,国际金融组织向经济落后、资金严重缺乏的地区提供援助和低息贷款时,往往使用美元,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因长期依赖上述援助,也增强了中亚地区对美元的使用惯性。综上,受国际政治经济影响,中亚地区“美元化”程度一直较高。
2、贸易结构不合理,造成我国外贸企业结算货币选择权较低。近年来,中国向中亚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具有差异性小、可替代性强、附加值低的特点,因产品竞争力低,很难在出口贸易中取得结算货币选择权。反之,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的商品多是矿物燃料、非食用原料以及原料性制成品等初级产品,具有差异化程度低的特点。而在竞争激烈的初级产品交易市场上,为有效降低信息和计算成本,只能采用一种广泛的货币结算,这导致美元仍是主要的结算币种。
3、我国外贸企业议价能力低,削弱了人民币结算的选择权。进出口商之间的议价水平是决定结算币种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企业在谈判时往往更具有话语权,能够左右谈判结果,而这些企业更愿意选择本国货币进行计价结算。虽然中国向中亚国家出口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较高,但是出口产品主要为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机械配件等生活用品,且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代理企业,因单一企业出口规模小,导致没有话语权,降低了人民币结算的选择权。
三、对策与建议
1、以“去美元化”为抓手,在中亚地区积极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近几年,随着新一轮“去美元化”的推进,中亚国家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使用习惯正在改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亚国家民众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这有利于双方跨境贸易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值得强调的是,人民币对中亚国家而言也是外币,在推动双边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进程中,应遵循自愿平等互利互赢的原则。
2.优化与中亚国家进出口产品结构,增强我国外贸企业的议价能力。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和科技强国的转变,增强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商的议价能力。此外,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将进一步深入,使得从中亚地区进口大宗商品尝试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成为可能。
3、以贸易政策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通过放松配额管理、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提高从中亚国家进口非能源产品的比重,达到平衡双边贸易的效果。同时,有战略性地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加快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进程。最后,有效利用政府间协商确定的贸易政策框架,拓展本币结算渠道,提高中亚国家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
作者简介:李妍秋(1991010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新疆昌吉;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研究方向:企业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