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勒
近期,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市文明办、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发出倡议: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在家用餐,都请使用公筷公勺,倡导文明健康用餐。
这份倡议获得的反响超乎寻常,发布10多个小时内阅读量就达126万次,评论1800多条,点赞超过1万次。
看来,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带来的反思不仅仅是拒食野生动物,人们的思考终于更进一步。中华饮食信奉宴席制,也就是合餐。几千年来,大家都是手持一双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夹菜,入口,以唇抿筷,再伸出去。一顿饭下来,大家口水交叉,筷来箸往为病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转眼几千年过去,谁知有多少人倒在这恶习之下。
为何在餐桌上多加几双公筷(不应是一双)就如此之难?追溯历史,公筷的设立早在南宋就已出现,王公贵胄以此为饮食风范,一度引来民众效仿,但不久又绝迹。因为固有观念中,亲人甚至朋友之间以互相夹菜为亲密象征,若用了公筷,便被视为“外道”“拿腔拿调”。
为了不显外道,中國人一锅吃饭到如今。现在,至少8亿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全世界近一半新发胃癌和死亡病例在中国,其危害是新冠肺炎的千百倍都不止,这已不是文化问题,而成社会问题。
其实,想要健康,不必看那么多不着四六的养生微文,不用买那么贵的保健假药,不用在雾霾天戴口罩跳广场舞,更不用听“砖家”的建议天天啃地瓜嚼绿豆,只要坚持使用公筷(尤其是在家里),就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健康维护。是时候改变我们沿袭几千年的这一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