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媚英 陈思雅 姚雪仪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广东惠州 516007
儿科急诊是收治危重症患儿的场所,急诊患儿具有病情严重、病情进展快等特征,因此快速对患儿进行分诊,提高患儿分诊效率,节省患儿就诊等待时间,将有助于降低急诊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1-2]。急诊分诊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首要环节,强化急诊信息化系统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急诊患者救治效率[3]。近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系统对数据的发掘、分析及统计功能,建立数据共享、可追溯的急诊快速预检分诊制度将有助于缩短急诊儿科患儿救治时间及减轻急诊护士工作负荷,从而提高急诊患儿救治效果[4]。因此,本研究于2019年1~6月基于互联网建立急诊快速预检分诊制度,旨在提高急诊儿科患儿救治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率。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131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0~12岁;(2)在家属知情同意下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退号离开未就诊;(2)来急诊开药、开检查单或专科咨询;(3)分诊资料不全;(4)入院时合并呼吸衰竭;(5)中途转院或救治过程中死亡。将急诊快速预检分诊法实施前(2018年6~12月)的660例患儿设为实施前,实施后(2019年1~6月)的650例患儿设为实施后,其中实施前男355例,女305例;年龄0~12岁,平均(6.8±0.8)岁;体温37.2~ 39.8℃,平均(38.5±0.6)℃;心率78~125次 /min,平均(98.6±2.2)次/min;呼吸道疾病290例,消化系统疾病164例,神经系统疾病109例,传染病42例,意外伤害36例,其他疾病19例。实施后男350例,女300例;年龄0~12岁,平均(6.7±0.9)岁;体温 37.5~ 39.8℃,平均(38.7±0.8)℃;心率75~ 128次 /min,平均(98.8±2.4)次 /min;呼吸道疾病275例,消化系统疾病162例,神经系统疾病110例,传染病39例,意外伤害41例,其他疾病23例。实施前后所选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018年6~12月儿科急诊采用常规急诊病情4级分类法进行预检分诊,采用PAT法则对患儿进行病情分级,Ⅰ、Ⅱ级由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抢救室或诊室进行救治;不能快速判断者,通过系统分诊工具掌握患儿更多的体征后,再根据4级分诊标准进行分级。对Ⅲ、Ⅳ级患儿依次进入对应诊室就诊,候诊过程中再次巡视,病情变化时再次评估分级。
2019年1月开始对儿科急诊患儿实施急诊快速预检分诊法,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急诊分诊预检指引标准,将儿科患儿病情分为4个等级:Ⅰ级为病情极度严重,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患者病情分区为红区;Ⅱ级:病情严重,救治时间≤10min,病情分区为红区;Ⅲ级病情较为严重,救治时间≤30min,病情分区为黄区,Ⅳ级为救治时间<4h,病情分区为绿区。(2)建立智能化快速急诊分诊系统。改良智能化急诊系统包括病患信息、智能分级系统、数据统计、数据共享4个模块。①病患信息:用于描述患儿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②智能分级系统:包括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创伤性评分、疼痛性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量表,共包括17项主诉临床症状;③分级级别:由护士录入患儿生命体征及相关量表评分后,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及病情勾选系统相应症状提示栏,系统根据患儿临床病症自动生成病情分级,分诊护士根据系统提示信息对患儿进行分诊,根据分类级别将患儿分到相应科室;④数据共享:经分诊的患儿,系统自动将该类患儿生命体征、主诉症状等信息传输到急诊医生诊疗系统,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二次分级并进行叫号,叫号顺序为急诊患者被急诊顺序。
记录实施前、实施后分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报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分诊准确率及家属满意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例数×100%;分诊准确率=分诊准确例数/总例数×100%;家属满意率采用《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10~40分,>35分为非常满意,>25且≤35分为满意,>15且≤25分为一般,≤15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采用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后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报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实施前(P<0.05),见表1。
实施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而家属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儿科急诊患儿病情多样化,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尽早将患儿送院并对患者进行快速分诊可为患儿急诊救治提供足够的时间,从而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急诊患儿死亡率,有利于患儿预后[5]。研究指出[6-7],尽可能简化急诊患儿就诊流程,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将有助于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近年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快速有效的儿科急诊快速预分诊制度将有助于提高儿科患儿分诊效率,降低患儿就诊等待时间,从而提高患儿救治效果[8]。
表1 实施前后急诊患儿救治效率比较(x ± s,min)
表2 实施前后急诊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分诊准确率及家属满意率[n(%)]
本研究对儿科急诊患儿建立信息化急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系统能自动统计患儿生命体征、病情、去向、分诊时间等信息,并以报表栏形成报表,分诊护士可根据系统评估信息对患儿进行正确的分诊,从而提高分诊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报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实施前(P<0.05),提示基于信息化技术建立的急诊快速预检分诊制度可提高儿科患儿分诊效率,缩短患儿分诊及就医时间。考虑可能由于通过信息预分检系统使护理人员能快速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及生命体征,有利于急诊医护人员对患者做出及时的判断[9-11]。另外,信息预分检系统涵盖了患者入科时主诉症状、生命体征、入院方式、疼痛评分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包含了APACHEⅡ评分,使评估内容更加全面、操作简便,不仅确保护士分诊准确性及完整效能感,同时提高了护士书写质量,节省了文书记录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救治效率[12]。此外,系统设置必须完成评估后才能进行分诊,提高了护士分诊准确性及依从性,并降低分诊错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分诊效率[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而家属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表明信息预分检系统能有效提高急诊患儿救治效果,降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救治满意率。考虑可能由于信息预分检系统的应用使急诊患儿管理实现了信息化及数字化,不仅减轻了急诊护士工作量,而且提高了急诊护士分诊准确性及分诊效率,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从而提高了救治效果及救治满意率[14-15]。
综上所述,急诊快速预检分诊法能有效提高儿科急诊患儿分诊准确率及分诊效率,降低急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