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2020-08-03 09:16张明贵
今日健康 2020年4期
关键词:吴茱萸变异性心率

张明贵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6)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且随着我国生活方式及生活节奏的变化,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显著的升高趋势[1-2]。本病临床以胸闷、胸痛及心悸为主要临床症状,患者病发后不仅可是生活质量严重的下降,同时也生命安全也可受到严重的威胁[3-4]。近年来临床观察显示,冠心病病发后可导致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发生显著的改变,而影响患者的预后。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临床上出现了许多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但其治疗效果各有不同,西药多为化学合成,长期使用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因此从中药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途径。我院为可更为有效的改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的临床预后,治疗常规治疗的同时,将吴茱萸穴位贴敷应用于其中,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100 例于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6 月间就诊于我院的,符合本研究入选及排除标准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观察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50 例。以接受包括美托洛尔在内的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及包括美托洛尔在内的常规治疗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55-73 岁,平均(64.36±6.16)岁;冠心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18 例,不稳定心绞痛32 例;病程3-13 年,平均(8.12±2.05)年。观察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56-72岁,平均(63.96±5.96)岁;冠心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20例,不稳定心绞痛30 例;病程3-12 年,平均(8.05±2.01)年。两组间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入选标准:1、冠心病诊断均需符合《内科学》(第六版)中的临床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内科学》(第1 版)中胸部的临床诊断标准。3、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器官疾病者。2、无法接受贴敷治疗者。3、治疗期间增加其他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组后接受包括美托洛尔在内的常规治疗,治疗方案中包括阿司匹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J20080078)100mg 日一次口服,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H3205391)12.5 mg 日二次口服,辛伐他汀20mg(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H20067793)日一次睡前口服,同时给予左卡尼汀(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H20041552)2.0+0.9%氯化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32025237)250ml 日一次静点,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1021022)2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日一次避光静点治疗。观察组接受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及包括美托洛尔在内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在内的常规治疗方案同对照组,而吴茱萸穴位贴敷则按照患者中医辨证分型选穴贴敷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2h。吴茱萸穴位贴敷选穴:主穴:双侧神门、内关、心俞;对于证属心阳不振者,加用关元、足三里;对于证属心虚胆怯者,加用百会、胆俞;对于证属心脾两虚者,加用脾俞、足三里:对于阴虚火旺者,加用劳宫、太溪;对于证属心血瘀阻,加用曲泽、膈俞。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入组时及接受治疗2 周后分别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的各项指标。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包括SDNN、SDANN、RMSSD 及PNN50 四项指标。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包括VLF、LF及HF 三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同时应用t 检验及卡方检验对计量数据及计数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统计学结果中,以P<0.05 时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时域变化分析 入组时两组间SDNN、SDANN、RMSSD 及PNN50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完成2 周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及PNN50 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时域变化分析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频域变化分析 入组时两组间VLF、LF 及HF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完成2 周治疗后,两组VLF、LF 及HF 均明显升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频域变化分析(Hz)

3 讨论

3.1 心率变异率对冠心病的影响分析 心率变异性属无创性指标,其可有效的反应出自主神经对心脏和血管调节情况。目前临床观察显示,冠心病患者因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使得心肌调节神经发生显著的异常,无法及时的反应出心率增快或减慢的变化情况,从未导致心率变异性出现显著的降低[5-6]。因此通过分析动态心电图中心率变异的时域及频域,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估计均具有着显著的诊断及预测价值。而目前等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冠心病患者出现低心率变异性可使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有效的改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低心率变异性,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7-8]。

3.2 心率变异性的中医学研究分析 传统中医学中并未对“心率变异性异常”作为单独论述,但可根据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将其归为“心悸”等疾病的范畴,并根据“心悸”进行辨证论治。马涛等通过观察88 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发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将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应用于其中,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9]。胡鹏飞等通过观察82 例合并心率变异性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显示中成药稳心颗粒可显著的改善患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10]。同时,李兆鑫等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将中医针灸应用于其中,结果发现,在应用了针灸治疗后,不仅患者的心律失常可达到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也可达到显著的改善[11]。通过近年来的大量临床研究可见,中医药疗法在心率变异性异常的治疗中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我院近年来在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将中药吴茱萸穴位贴敷应用于其中。

3.3 吴茱萸药用价值分析 吴茱萸主要的药用化学成分包括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 柠檬内酯(limonin)、辛弗林(synephrine)、吴茱萸烯(evodente)等,其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于肝、脾、胃、肾经。根据中医典籍的记载,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效。能够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现阶段,吴茱萸的药用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中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相关研究表明: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24g/kg 给麻醉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 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实验表明: 吴茱萸煎剂、冲剂和蒸馏液, 静注和灌胃均有显著降压作用, 且有剂量依赖性, 降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长达3 小时以上,降压时不明显影响心率, 但肌肉注射则降压作用甚弱, 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及正常兔亦有降压作用。甘草煎剂可使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丧失。吴茱萸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 但能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升压反应。也有报告认为, 吴茱萸醇水提物对心血管的作用是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的。

3.4 吴茱萸穴位贴敷法概述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之法,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理念,遵循内病外治、伤病下肢的治疗原则,将药物研磨为粉末,加入液体调和成糊状或稠汁,敷于相应的学位达到治疗的目的。穴位贴敷法充分的显示了传统中医简便、低廉的特点。随着大量西药服用后造成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以及放化疗后带给患者杀伤性的伤害,穴位敷贴法以其安全、简便的特性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吴茱萸性辛热,具有止痛驱寒、温和止泻、疏肝通气的效果,在外治法中应用甚广,对因肝阳上亢、阴虚火旺、心脾积热、绯闻蕴热引起的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外治法讲究药穴相配,不同的药物敷治的穴位也各有不同,吴茱萸配太冲穴、涌泉穴、神阙穴可治疗高血压,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方法中,将吴茱萸研末,每次取0.6~1 两,用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一般敷12~24 小时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轻症敷1 次,重的敷2~3 次即显示降压效果。配内关、心俞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等;配天突、定俞、肺俞可治疗咳嗽;配涌泉穴、神阙穴可治疗口腔溃疡。另外,对于一些较难治愈的疾病如顽固性高血压、化疗后产生的呃逆及呕吐、顽固性失眠等,可将其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吴茱萸穴位敷贴法运用了传统中医的外治法,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有相关研究报道,用吴茱萸治疗消化不良,取吴萸粉2.5~3 克,用食醋5~6 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 层方纱布上(约0.5 厘米厚),将4 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12 小时更换1 次,经治20 例,痊愈18 例,好转1 例,无效1 例。初步观察,本法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对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配合应用抗菌素可产生协同作用。

3.5 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12-16],吴茱萸次碱为吴茱萸中的药物有效成分,其不仅可通过开启钙通道,达到降低患者血压及松弛患者血管的作用,改善患者冠状动脉供血的效果;同时也可通过抑制磷酸酶C 活性,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及抗栓的作用[17-20]。心俞位于膀胱经,对惊悸、心烦、健康、心痛等心脏类疾病有显著治疗效果;内关为本经络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对因胃、心、心包络相关疾病以及气机阻滞、情志失和引起的疾病腑脏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黎明,张玉霞,刘静慧等人[21]将10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使用吴茱萸穴位敷贴法辅助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在西医治疗的机床上进行吴茱萸穴位敷贴可以使治疗效果叠加,提高治疗有效率 。我院近年来在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吴茱萸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基础,将中医吴茱萸制作成穴贴,并进行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虽然入组时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 及HF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而在完成2 周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 及HF 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吴茱萸穴位贴敷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而本研究中,吴茱萸是以穴贴为治疗媒介,以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及分经论治为治疗原则,首先选取双侧神门、内关、心俞为主穴,并结合患者的辨证分型,将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治疗,不仅可通过经络刺激,达到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药物通过经络达到心脏。因此可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吴茱萸穴位贴敷可显著的改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因此在对于存在低心率变异性的冠心病患者,可将吴茱萸穴位贴敷进行推广应用。但是因本研究病例选取中未将高心率变异性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故尚无法对吴茱萸穴位贴敷对于高心率变异性冠心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尚需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吴茱萸变异性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吴茱萸敷腹治疗婴幼儿腹泻及护理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