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污普”工业源质量核查问题及对策

2020-08-03 06:07刘松华陆云平
绿色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危废遗漏污染源

刘松华,周 静,谭 译,陆云平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4)

1 引言

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对于加强宏观调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以下简称二污普)内容涉及类型行业广、覆盖范围大、调查数据多,因此普查质量控制在整个普查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就某市二污普质量核查中工业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

2 抽查数量

本次共计抽查工业污染源1342家,抽样核查工业污染源行业类型分布汇总信息见表1。核查区域的工业污染源行业类型主要为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本次随机抽取的工业污染基本覆盖了核查区域主要行业类型,同时,抽取时考虑了不同规模的企业,抽查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普查对象的抽查审核,重点核查普查表填报的完整性、真实性、合理性及相关指标间的逻辑关系[2~4]。

表1 抽样核查工业污染源行业类型分布汇总

续表1

3 抽查审核发现的问题

3.1 完整性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遗漏产品种类、生产工艺、原辅材料、能源消耗情况。如有些印刷行业含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使用漏填;机加工行业原辅材料遗漏胶水,环氧树脂漆,液压油等;纺织印染行业遗漏煮漂,清洗,染色等工艺,遗漏染料,助剂,漂白剂,化学品等原辅料;较多企业G101-3遗漏柴油。

(2)遗漏一般工业固废的填报、未填写工业固废贮存量。大部分工业企业应有一般固废产生,但有一定数量的企业未填报固废相关内容。部分企业遗漏危险废物的填报,如废活性炭。

(3)G105表中是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否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未填写。

3.2 规范性问题

(1)固废贮存处置场所、填埋场地理坐标、焚烧装置的地理坐标不应填0。

(2)地址填写不规范和统一,同一地名部分采用多种简称,不利于统计分析。

(3)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品牌代码不能为PP99,应从PP01-PP70中选择。

3.3 一致性问题

(1)经现场抽查部分企业,发现企业实际情况与填报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系统填报时遗漏部分工艺、原辅料、能源,工艺,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

(2)表格间的内容不一致,原料,产量用量及名称前后表不一致。

3.4 合理性问题

(1)原辅料使用量,产品产量不合理,实际产量和原辅料使用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值。

(2)部分企业在G101-2表填写了产污工艺,却未填报相应原辅料使用或存储情况表格、污染物治理与排放情况表格。例如G106-1中有原料切削液,则可能产生危险废物废切削液但后续未填报废水或固废、危废相关表格;产污工艺中有注塑或印刷,却未核算废气产生量;生产工艺有硫化,101-3表和103-13表的原辅材料未填硫化剂。

(3)部分企业S103 表单位耗气量存疑。

(4)J103-1 未勾选除尘设施,污水受纳水体名称未填写。

4 整改建议

(1)进一步核实调查对象的生产工艺、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避免遗漏涉及产污工艺、原辅料及能源消耗,尤其是产生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工艺和原辅料,补充完善相关表格。

(2)避免遗漏固废、危废相关内容的填报。核实是否有一般工业固废产生,补充完善表G104-1内相关内容。使用活性炭的企业核实是否遗漏危废填报。

(3)对地址填写不规范统一,固废贮存处置场所、填埋场地理坐标地理坐标、焚烧装置的地理坐标问题、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品牌代码问题进行集中整改。

(4)补充G105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情况。

(5)数据填报前后与实际相符且一致。如对可能产生危险废物的后续补充填报废水或固废、危废相关表格;产污工艺中有注塑或印刷,核算废气产生量;生产工艺有硫化,101-3表和103-13表的原辅材料补充硫化剂。对企业填报的表格间的数据逻辑性进一步复核和整改,避免出现数据前后不一致或矛盾的情况。

(6)单位耗气量存疑,需核实锅炉运行时间及其蒸吨数是否正确。

(7)核实废气处理方式,补充污水受纳水体名称。

5 结论

污染源普查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度高、牵扯面广的工作,从源头上严格把控普查数据质量关,层层过筛,筛去杂质[5.6],以微观精确保证宏观准确[7],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猜你喜欢
危废遗漏污染源
智慧化工园区刺激性气体污染源定位技术
固定污染源精准治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效果研究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状及管理对策
遗漏的光阴
能源领域危废管理需走向精细化
秋之思
为危险废物找个好归宿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协同处置优势显著
遗漏焦虑
你会收集数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