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多角度解读与赏析

2020-08-02 14:30王婉璐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5期
关键词:男孩子蚯蚓日记

王婉璐

近些年,国内外都掀起了绘本阅读的热潮。绘本图画优美,语言简洁,故事有趣,大大激发了儿童阅读的兴趣,有些绘本还受到成人的喜爱。绘本除了本身的叙述和绘画手法以外,还源于它背后蕴藏的深刻内涵。现以绘本《蚯蚓的日记》为例,从多角度展现绘本的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价值。

一、蚯蚓外表,天真孩童

这本绘本描述的是一只咖啡色蚯蚓的故事。它每天钻地洞,吃垃圾,学习各种蚯蚓的生存技能。但仔细阅读后发现,这只蚯蚓虽然披着蚯蚓的外衣,但他的表现更像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儿,有些调皮,有些天真,偶尔也会懂事。

如:“4月15日,老师叫我写十遍我以后不吃回家功课。写完以后,我把那张纸吃了。”展现了孩童既要完成老师的任务,但同时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需要,结果将罚抄的纸吃进了肚子里,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4月20日,我在孩子们面前扭来扭去,他们大声尖叫。我就爱看他们这个样子。”多么像我们身边爱恶作剧的男孩子,喜欢捉弄别人,然后又装作若无其事。而且不难发现他惊吓的都是些女孩子,可见他是多么的调皮,就像男孩子想引起女孩子的注意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在小男孩的心里,惊吓也是一种吸引女孩子的方法。“6月15日,我姐姐觉得自己美极了。我告诉她,不管花多少时间照镜子,她的脸永远长得跟她的屁股一样。”看起来就是一个小男孩毫无遮掩地嘲笑亲人,只有最亲密的亲人才会是他口无遮拦的对象,也只有小男孩才敢于直抒心意。“7月4日,我长大想要当秘密情报员。这个工作很危险,但是总得有人去做。”多么小大人的口吻,男孩子总想着自己长大以后要拯救世界,有了一些责任和担当。还有扉页上自创的漫画“蚯蚓超人”,其实在每个小男孩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他也不例外。六七岁的孩子都崇拜超人,想象自己幻化成超人的样子,惩恶扬善。当看到爸爸妈妈结婚纪念日的照片时,直接说出了“恶心”两字。率真的男孩子,既有看到亲密照片的不好意思,又有一种对于情窦初开的排斥与向往的矛盾情绪,所以只能用这个字眼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一绘本从各个方面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男孩子的生动形象,让人爱不释手。有被动接纳,主动逗弄,有朋友间的相互学习,有对亲人无情的嘲讽,有对世界的责任担当,有情窦初开的无所适从。同时,这个形象还让我们这些成年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我们自己六七岁的时候,是不是也曾这般如此过,他不就是小时候那个调皮的我吗,不就是我身边那个喜欢恶作剧的他吗?绘本《蚯蚓的日记》不光吸引着儿童,也触动了我们大人的内心,让我们在蚯蚓身上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童年,读出童年的自己,品出童年的味道。

二、日记形式,捕获惊喜

这本绘本的特殊之处,在于以散点记日记的方式呈现了蚯蚓的生活片段。全书一共18篇日记,有平淡的,也有特别的,有懊恼的,也有开心的。看似与幼儿的实际经验没多大关联,但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阅读这本绘本,也能够了解日记的写作形式及写作目的:以日期开头,用简单的语句描述当天发生的事情,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活动轨迹。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有了时间的串联,也能够明确事情发生的脉络,对于事情完整性把控是一种促进,对于以后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是一种启发。对于成人来说,阅读这本绘本时,时间与记忆交叠在一起,回忆过往发生的故事又能发现不一样的惊喜。日记最大的好处就是,当好多记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模糊时,日记却可以保留住你想记录的事情,只要翻开它,便可以找回那被遗忘的时光。当你再次打开时,依然会有新的惊喜再在等待着,也许是当时的细节,也许是人生的感悟,日久弥新。

三、氛围轻松,蕴含哲理

这个绘本故事表面看起来轻松自然,没有高潮迭起,也没有大起大落,但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蕴含了一些人生、生命、生活中的哲理,耐人寻味。如环衬的首尾呼应,采用了照片墙的方式呈现蚯蚓日常生活中值得纪念的一幕幕,感觉就像到别人家做客,在欣赏相册,那么有趣的照片,传递了许多美好、欢乐。就连蚯蚓的身上有着太多令我们产生共鸣的地方。如最后一句很有深意:“就像妈妈常说的那样:地球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存在。”虽然蚯蚓只是大千世界中一个小小的个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它依然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不停地学习本领,练习技能,为我们生活着的环境创造出更多的美好与可能,它的身上闪现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科学韵味,寓教于乐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蚯蚓的日记》也可以算是一种科普类绘本。绘本里的图画和文字,告诉了我们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常识性的内容,比如钻地道,吃回家功课,睡前妈妈不许吃垃圾等。无需刻意的引导,而是顺承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呈现,诙谐幽默,印象深刻。

有人说,幼儿园的孩子是不懂科学的,但这类绘本中,没有刻板的专业术语,而是透过小细节(如成绩单、睡觉的床,吃的食物,做的作业等)来穿插渗透一些科学内容,读起来毫不费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阅读这类绘本,我坚信越來越多的孩子会因此发现科学的趣味,并生发出持续钻研的能力。

五、捕捉细节,回味亲情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除了关注故事本身以外,我们也总能被一些小细节所打动。如绘本中的蚯蚓爸爸和蚯蚓爷爷在面对事情时的不同表现,引发了我们对于长辈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思考。如:4月4日钓鱼季开始,铲子挖洞的声音,爸爸和孩子惊慌寻找,爷爷泰然自若。遇到危险时,年轻的后辈往往仓惶不知所措,而爷爷以他在大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年龄所留下的经验与阅历判断,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在晚辈面前表现得淡定自如,向它的后代传达着一种豁达、平静,以及应对危机来临时镇定自若的态度,所以爷爷只是安静地看书。这何尝不是一种家风的传承,一种爱的延续?我相信,如果真有危险来临,蚯蚓爷爷一定第一个冲出来解决问题,保护家人。这就是绘本给我们的引领,有时无关于绘本本身,而是绘本深处所蕴含的内容。

六、绘本创作,引发思考

赏析绘本后,又有了新的疑惑,或者说是更深的思索:好的绘本,尤其是有写和画的两位作者时,谁的作用更为关键,或者说谁是绘本创作环节中的先导者?一本好绘本不光故事本身深受读者喜爱,绘本中的图画也令读者爱不释手。就如绘本《蚯蚓的日记》大家都很喜欢故事里那个有点调皮又有点叛逆的小蚯蚓,喜欢他的小恶作剧,也喜欢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但是这样一条小蚯蚓又是怎样印入大家的脑海里的呢?是图画!它不再是那个黑湫湫、扭来扭去的小虫子,而是幻化成了一个可爱孩童的样子:斜戴棒球帽,尾巴握笔,脸部有着生动表情。一本优秀的绘本,既需要一位善于观察,乐于写作,勤于思考,心存美好,热爱生活,拥有梦想的故事作者,也需要一位了解儿童,喜爱美,发现美,并能创造美的心灵画师。这样的强强联合,才能创作出更多像《蚯蚓的日记》这样经典流传的作品。

这本书的巧妙在于蚯蚓的故事是立体的——有学校,有家庭,有自娱自乐;有生活,有欢笑,有责任与担当。更难得的是,小蚯蚓的衣食住行,都有人情味。好的绘本不只是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在讲述的过程中,给读者留下了什么。《蚯蚓的日记》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关于蚯蚓的世界,透过蚯蚓启发了我们关于生活、心灵、责任的理解与感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挑战,去更好地拥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责任编辑:刘佳瑜)

猜你喜欢
男孩子蚯蚓日记
男孩子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你好,男孩子
画蚯蚓等
揭秘蚯蚓的10大秘密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保护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