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五施”应对疫情 重建积极亲子关系

2020-08-02 10:56黄智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9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疫情防控

黄智玲

【摘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全国,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广大学子在家进行线上学习,线上学习期间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灵活运用积极心理学有关知识,尤其是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的 “五施模型”即颜施、身施、言施、眼施、心施帮助家长处理亲子矛盾,引导家长和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情绪,重建积极亲子关系,保证学生线上学习质量和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五施模型;疫情防控;亲子关系

2020年初,全国人民在家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与春节猝不及防相遇,武汉封城,省级重大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隔离、确诊、疑似、延迟复工、一再推迟开学,“停课不停学”等所有与疫情相关的消息在线上线下甚嚣尘上。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全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隔离在家,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业,笔者所在学校从2020年2月17日开始开展“积极抗疫,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主要是以复习和线上拓展活动课为主,3月2日正式开展线上教学,学生在家利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线上学习,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超长假期在家线上学习考验着学生自律自制力和亲子关系。

据了解,线上学习期间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个时候,家长往往会求助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疫情期间,笔者就收到本班十几个家长的求助电话或微信,基本上是学生在家线上学习不认真,沉迷于游戏、聊天、看电视等,父母批评教育学生不听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帮助家长调和亲子关系很有必要。在处理过程中,笔者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引导家长和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情绪,尤其是运用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的“五施模型”即颜施、身施、言施、眼施、心施帮助家长处理亲子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实际案例谈谈我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彭凯平教授借用佛家“五施”的概念,提出了培养积极心态的知行合一“五施模型”:一是“颜施”,发自内心的“迪香微笑”,用笑容感染自己和身边的人;二是“言施”,学会说话和沟通,懂得表达和感恩,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三是“身施”,任何事情尽量自己动手,诉诸行动,运动、旅游、游戏、触摸、听音乐、唱歌、禅思、行善,都会让我们特别开心;四是“心施”,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往往进入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个状态马斯洛叫巅峰状态,翻译成“心流”或“福流”。五是“眼施”,通过心眼而“观”,看到、想到、说到别人未曾注意过的事物,格物致知,培养自己的慧眼禅心,悟出大智慧。彭教授认为,掌握了“五施”,可以让自己的心态处于积极状态,也可以帮助到我们身边的人。

笔者所教的年级是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开始试图摆脱父母的控制。在家里,他们不希望父母将他们当小孩看待,想独立尝试一切,但又由于他们在很多方面如,经济、生活和学习上还得依赖父母,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行为和生活,使他们内心充满错综对立的矛盾和冲突状态,正是这种矛盾心态加上父母不停的唠叨,很多亲子关系开始紧张,甚至发生亲子冲突。例如,三月份时笔者接到了班上一位家长来电,诉说儿子在家沉迷网络游戏,整天关着门不是学习而是在玩游戏,而且脾气越来越暴躁,甚至因为弟弟妹妹线上学习拉低网速影响他玩游戏而断掉弟妹的网线,父母知道后骂了他一顿并没收他的手机,他竟然开始关上房门与家人冷战并绝食……听了家长的描述笔者很震惊,因为这位学生是笔者班的班长,虽然话不多、性格有点固执,但正直、善良、学习认真、乐于助人,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而且线上学习和作业他都有参加。于是,笔者电联学生找他了解情况,他说是有玩游戏,不过是在完成学习任务后玩的,他觉得父母平时不怎么管他,现在却管他很严,而且与父母观点不同,聊不來,不想跟他们聊,一聊就吵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取了下列做法:

一、言施——积极沟通,彼此写信、记“感恩三件事”

积极沟通包括积极表达和积极倾听,疫情增加了亲子共处时间,由于亲子间关系紧张,家长和学生尤其是学生拉不下脸进行语言沟通,于是,笔者建议他们采取文字方式进行沟通,给彼此写一封信或发微信等方式谈谈自己的心里话和对彼此的期盼,同时建议他们在信中给对方写五句表扬鼓励的“好话”配一句批评建议的“坏话”,因为利用文字沟通减少了面对面沟通的尴尬,学生和家长都在信中表达了自身真实的想法和期盼,彼此有了更多理解,也有了温情的回应,亲子关系有所缓和。

同时,根据这个学生性格比较固执、嫌弃父母唠叨的特点,笔者引导他每天坚持写“感恩三件事”——“今天让我感到快乐的三件事是什么?这些事为什么会发生?”以培养积极情绪,乐观对待父母和学习。刚开始时他不太情愿,感觉是负担,经过对他的一番引导后,他开始坚持写,两周后,笔者让他回看自己两周以来所写的内容,他发现原来自己感恩对象写得最多是父母,于是对父母的唠叨和辛劳有了更深的领悟,正如他跟笔者说的:“老师,我开始有点理解我的父母了。” 于是,亲子关系尤其是他对父母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就是科学研究所发现的,感恩的人更健康、更幸福、更乐观。

二、身施——积极行动,“每日一善”

心动不如行动,积极心理学不只是理论,更需要我们行动起来,运动,玩游戏,听音乐,唱歌和行善等行动都对我们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亲子关系有了缓和后,笔者建议学生和家长每天为彼此行“每日一善”,每天为对方做一件事情,例如,学生为家长做家务、做饭、炒一道父母喜欢吃的菜、推荐一部电影等,家长为孩子准备好早餐、水果、调整好网络、营造安静学习环境或谈谈理想交友娱乐等。通过行动,亲子之间的互动更多,他们也感觉相处比以前更舒服,更快乐,亲子关系更进了一层。

三、颜施——多给予对方“迪香微笑”

有种微笑叫迪香微笑,其特点是笑容饱满,牙齿露出,嘴角肌上扬和眼角肌收缩。积极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拥有迪香微笑的人,具有更积极的情绪,更具有创造力和感染力,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幸福,更健康,更长寿。因此,自从学习了积极心理学后,每接手一个班,笔者都会引导学生练习“迪香微笑”,希望学生能拥有积极的情绪,但在亲子关系紧张时,孩子都是给父母摆臭脸的,展示微笑就不可能了,亲子关系缓和后,笔者建议学生对父母行“每日一善”时要 展示“迪香微笑”,也教父母学习,后来家长向笔者反馈看到孩子在笑,自己也无意识对孩子展露笑容,亲子友好关系再度升级。

四、心施——体验学习心流

亲子关系一步步改善,但要想真正重建友好亲子关系还得找到问题的根源,造成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家长担心他会荒废学业。学生为什么会沉迷游戏呢?因为游戏会让他产生心流又叫福流,心理学上定义心流(Flow)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产生心流要有几个因素:挑战与能力相匹配、有清晰的规则、有清晰的目标和及时的反馈,值得提及的是,世界上所有受欢迎的游戏与体育运动,都符合这些要素,正因为游戏符合这些要素,所以才让人常常玩到忘记时间。因此,笔者想遵循心流产生的要素,让学习也变成一款好玩的游戏。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把学习当做游戏,进行打怪升级,把每天线上学习的科目和作业设计成游戏,每完成一节课学习或完成一科作业就进行升级,如果能看课外书或自我学习则连升两级,达到一定的等级会有奖励,或物质或精神的,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心流,这样就可以减少网络游戏时间,亲子关系的最大阻碍也就消除了,积极友好亲子关系逐渐重建。

五、眼施——关注正面

哈佛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心理学》讲座上分享:“幸福的秘密很简单,就是走路时看眼前路,倾听时关注眼前人,吃饭时享受食物。”因此,笔者引导学生疫情在家多关注正面消息,也多专注于日常父母为他们做的熟悉的事物,用心去见微知著,多观察、多发现。例如,上网课的这段时间,是父母全天候陪伴自己;在用心学习的时候,父母操心了所有的事情;在上课的桌上,总是少不了他们准备的面包、水果、热开水,尽管疫情期间很多东西都难买到了,但只要是自己想要的,父母都尽力送来;在自己一心上课的时间里,妈妈会把冰箱里里外外看了好多遍,想着换个花样做吃的,好让自己能多吃一碗饭,更有精神学习。经过观察和发现,学生会用心感受到父母唠叨背后蕴藏着的“爱”,有感受就会有改变,现在,这位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积极友好的亲子关系真正重建起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线上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

通过巧用“五施”,原来紧张的亲子关系重归友好,而且比之前更积极,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笔者指导本班学生和家长用“五施”沟通,复学回校后,发现班级学生心态更乐观,和父母关系更友好,学习更积极了。巧用积极心理学的“五施”,用心沟通、保持积极心态,营造良好亲子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免疫力打赢这场防疫抗疫的攻坚战,我们坚信很快就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彭凯平,赵昱鲲.《积极心态,共渡难关》系列公益课程[OL].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

[2]彭凯平:面对疫情如何调整心态[OL].https://mp.weixin.qq.com/s/e9LWeWPwSrll0cJGDBf1Dw.

[3]曹國光.感恩三件事对大学生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 2020,9(2).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疫情防控
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制胜机理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关于梁山县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