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讨论区”

2020-08-02 10:56黄威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9期
关键词:知识点创设笔者

黄威威

“在线教学”是依托信息技术对不特定数量的学生在线进行的授课活动。对于普遍一线教师而言,这种无法直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教学形式实施并不顺利,教学实效性也较难保证。对于学生而言,各方面的环境条件及电子产品对学习的影响,均面临困难。因此,“在线教学”是一次探索,也是一次挑战。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一线教师,笔者结合线上教学的实践开始思考:我要如何上好课?如何保证学生的线上学习质量?一节好的线上教学课应是适应学生实际特点,符合学生年段规律,满足学生现下学习需求的课。因此,笔者着力对比线下与线上课堂的区别,寻找出以下三大方面的特点:

循着问题去安排自己的线上教学计划,利用“数学讨论区”营造共同学习环境,开展教学与辅导。讨论区的创设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升,学习氛围带动着不错的学习效果。以下分享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同伴环境,促进微课实效

学校是一个集体,学生在校学习自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是師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同伴环境。而到了线上教学,无论从教材还是到教师的讲课、学生回答及作业评讲,所有这些在线下轻松实施的环节,在线上都需分解开来做,而且是学生独立面对互联网去自学解决,脱离了同伴环境的学习氛围,这就很考验学生的自律能力了。因此,笔者根据每日数学学习任务,分别创设“3月×日数学学习讨论区”,按照课表笔者会依点上课问好,发布当日学习目标与任务。因为线上教学资源是微课,笔者会提醒学生注意微课中的学习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索,有不懂的在讨论区提出,共同交流,由此营造一个共同上课学习的环境。依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按时地上课及发布任务,学生按点在讨论区向老师问“早上好”,其实是上课的一种打卡,可以保证学生的上课报到率。其次小学生的思维及注意力发展还没那么好,一节十来分钟的微课或者直播教学结束,学生不能保证马上听懂,因此,老师在讨论区及时地提问可以促进反复学习,提升听课实效。也有学生会把微课听课过程中的预习笔记发上讨论区,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来说,是起到一定帮助的。

二、讨论抢答解疑,提升学习兴趣

没有答疑和批改作业的教学是没有反馈的,没有教学反馈的教育一定不是好的教育。为了解决评讲、答疑问题,笔者每天晚上固定20:30分在讨论区进行抢答环节。对比刚开始线上常规的提问和评讲,学生的参与率不高、积极性不够,大部分学生不会在讨论区提出练习中遇到的学习问题或者回应老师线上讲解难题,也就是所谓的“潜水”。自从创设了讨论区抢答以后,最显而易见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参与率随之提高。笔者抓住这个特点,制定笔者的抢答思路:每日巩固新知,由当天知识点出简单题开始,由浅入深,穿插知识易错题和提高拓展题。根据知识点学生选择语音或者书写拍照图片的形式抢答。教师利用各式激励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好奇好胜心,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有兴致抢答、思考、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有时笔者还会让学生语音形式归纳当日学习的知识点,在这过程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

比如,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一课,在抢答环节这一环节,笔者先出两道小数加减法口算,简单小题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兴致参与进来。接着笔者就分别出没有括号的65-12.36+15.7和有括号的23.56+(33.6-12.5)两道混合运算,巩固当日所学知识。规定学生以书面拍照图片的形式抢答,目的规范学生的竖式格式和递等式书写。最后笔者出了10.52+6.6+3.4和65.12-13.6-6.4这两道题,追问“有没有同学发现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老师发现有同学可以通过口算迅速地完成哦!”这样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整数的简便运算律一样也可以通用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从而达到很好的提升和拓展的效果。

每天晚上的抢答环节,学生都积极踊跃,甚至未到规定时间已经有学生催促老师赶紧开始抢答。这样有趣的形式改变了常规评讲的套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只要学生兴趣来了,他就爱听你的“语音评讲”,学习的实质效果自然就能得到提升。

三、拉近线上交流,增进情感教育

有研究者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脑科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在人类接受学校教育阶段,离不开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在教学中,情绪促进认知,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学习最重要的内容,而线上教学即使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但这种单向的互动和大家在一个教室课堂全方位交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创设的数学讨论区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境,拉近线上交流。学生在讨论区观看微课可以共享预习笔记,参加抢答的乐趣,同学之间的发言互相点赞,都是一种沟通。一则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作自我评价,例如,对微课中知识点的表述和作业完成情况,可采取学生各自改、学生互相批改评论,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二则引导学生反思数学解题过程,激发学生创新动机,比如依据学生抢答的答案,追问学生的解题思路表达,其一同学的表达其他同学去听去看也是一种学习。三则引导学生在数学讨论区积极发言,提供表现自我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等能力。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纠正错误、巩固知识,教师的每一次评价都是一种情感沟通。有了情感的铺垫,在线教学的老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以各种形式帮助学生从整体入手,“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建立知识之间的连接,将知识结构化,进而帮助学生将新知构建到自己的知识网络。

“线上教学”这一模式既是应对疫情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一次机会。于笔者而言,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探索,提升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运用能力,是一次成长进步。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笔者坚持努力并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知识点创设笔者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创设未来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