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佩洁 高园园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作为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一。文化品格對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依据,本文分别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采访了笔者任教学校的高二师生。调查发现,高中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能力欠缺;学生对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并不太高;教师们虽然承认外语教学过程中教授中华文化很重要,但是迫于实际应试教育的压力和时间的限制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鉴于此,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中华文化;调查及建议
一、引言
一直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焦点都是英语国家的文化,母语文化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从丛教授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才为英语教学界敲响了警钟。他指出,“跨文化交流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了“文化品格”,并将其列为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一。新课标指出,“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相比于旧课标的文化意识,文化品格更加强调中华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此外,近三年高考英语试题也很好地呼应了新课标的要求。这些给高中英语教育界传递了一个信息: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对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从而为促进中华文化教学提供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意图通过调查研究解决以下研究问题:
1.目前高中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能力如何?
2.目前高中师生对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态度和认识是怎样的?
3.如何有效促进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的教学?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笔者任教的某中学高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和英语教师。学生共651人,来自13个班级。教师共7人。调查时《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部分的教学已经全部完成。因此,师生的回答基本能反映本校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二)研究工具及其设计
本研究对教师和学生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学生问卷包括态度调查卷和能力测试卷两部分。态度调查卷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对教师中华文化的教学反馈及对英语教学中中华文化的期望和建议。能力测试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英译汉,第二部分汉译英,第三部分话题阐述。能力测试卷满分100分。英译汉和汉译各包含20个题, 2分每题,要求学生翻译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词语和俗语。话题阐述部分则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用英文介绍它的来历和习俗,共20分。试题内容主要来源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部分和生活常识。
教师访谈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651份,收回651分,其中有效问卷638份。教师访谈内容由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现场记录。所有问卷的结果输入电脑运用Excel和SPSS 19.0进行了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高中生用英文表达中华文化的能力欠缺
笔者将能力测试卷的统计结果输入电脑录入SPSS软件中,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题型的均分都比较低,只有部分同学能拿到比较高的分数,大部分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能力有待加强。在英译汉中,学生得分比较高的有No pains, no gains和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等意义存在于表层的英文表达。而对于Do as Romans do in Rome, Practice makes perfect这些常见的英文表达,学生也比较容易给出对应的中文表达。但是,对于一些带有较强中华文化色彩词汇的英语表达学生却无从下手,比如the Chinese Knot(中国结),Dream of the Red Mansion(红楼梦),Tai Chi(太极拳)。
在汉译英中,正确率较高的汉语词汇有:月饼(92%),压岁钱(88%),端午节(84%),京剧(74%)。而其它词汇,即使是常见的词汇如功夫、红包等的翻译都很不乐观。
在话题阐述中,由于教材模块1第3单元出现过节日介绍的一些表达,学生能较好地用英语表达出节日的时间、活动等,例如,春节家人团聚、发压岁钱,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比赛,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但是,像春节联欢晚会、放鞭炮、舞龙狮、屈原沉江以及节日来历这些教材未出现过、老师也没补充过的内容,学生则是无从着手。
(二)高中师生对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态度和认识
1.学生的态度和认识
态度调查卷主要了解学生对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对教师中华文化的教学反馈及对英语教学中中华文化的期望和建议。笔者通过数据分析,主要有如下发现。
(1)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生有必要学习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但是对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却不大,在英语课堂上不怎么关注中华文化知识,也并不认为学习中华文化对学习英语有促进作用。
(2)学生基本同意英语老师不会照本宣科地讲教材中出现的中华文化知识、同时会延伸补充讲解,上课时也会将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作比较。但老师并不怎么会布置有关中华文化的作业,也不怎么会推荐有关中华文化的英语课外读物。
(3)学生很希望在英语阅读部分学习中华文化。比较喜欢的文化内容有中国艺术和风俗习惯。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活动和看视频。
2.教师的态度和认识
接受访谈的教师中,男教师2人,女教師5人,中教二级1人,一级4人,高级2人,硕士研究生1人,其余全部为本科学历。
对于中华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五位教师给与了肯定的答复。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们更偏向“历史、文学、艺术、节日、音乐、习俗”这一方面,与学生们的意向基本统一。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全体教师统一认可英汉对比的方式,另有五位教师选择讲解文化词的方式,而对小组合作、情景对话及开设第二课堂教师们没有表现太大的兴趣。大部分教师表示迫于应试压力和课时压力,他们无法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建议
胡文仲与高一虹指出,“不能单向考虑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应该将母语文化融入其中,外语教学活动应该是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相结合的一种互动”。因此,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将中华文化有机地融入英语教学中。综合调查结果和笔者的亲身经验,笔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
1.注重传统文化的输入
本研究的调查统计发现高中英语课堂虽然有一定的中华文化输入,但无论从深度和广度、内容和实施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自然导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在Warming up、reading、listening等环节自然输入一些中华文化,在情境中进行跨文化内容对比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须牵扯到更多较多的问题,应该让学习者主动去掌握话题的信息,这样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感受中西方文化的魅力。
(2)开展校本课程,系统传授中华文化。为缓解教师课时压力,学校可以每周开设一节校本课程。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希望学习有关中国艺术和风俗习惯的文化内容,因此选修课内容可以以艺术和风俗习惯为主。上课的时候可以多用播放视频的方式,播放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英文片如《花木兰》《功夫熊猫》《80天环游世界》《最后的气宗》等。对于那些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讲述的文化内容,视频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
(3)增加课外阅读,重视词汇积累。问卷中发现学生很希望在英语阅读方面学习中华文化。在一个缺乏交际环境的情况下,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把利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无法在短短的课堂时间范围内进行详尽的阐释,因此课外阅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课外书籍如《空谷幽兰》《汉字王国》《少林很忙》《江城》等都是西方人用英语写的关于中国的书。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审视本国的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报刊等渠道积累中国特色的词汇。
2.强化传统文化的输出
笔者发现北师大版教材在speaking和writing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几乎没有。何丽芬指出,“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只注重英语知识与文化的输入,而忽略了文化输出,必然会造成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不平衡发展”。中华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也是同理。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在教学中设计speaking的输出练习。在学生问卷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希望通过课堂活动的方式学习中华文化,所以笔者建议可以组织学生课前演讲、课上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辩论赛等形式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时节开展中西节日沙龙。例如,可以设计“春节和圣诞”“情人节和七夕”“清明节和万圣节”“复活节彩蛋和端午节粽子”等宣传中西文化的节日差异。
(2)在教学中设计writing的输出练习。教师可以在学生学完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文后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将新学的词汇、句型和语法项目运用到写作当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外国习俗文化如英语伦敦的旅游景点的英语文章给学生做阅读练习。通过阅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英国语言和文化习俗,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让他们选择中国的一个名胜介绍给外国友人,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3.重视传统文化学习的教学评价
在目前的北师大英语教材中,几乎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评价与考核,这也使教师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重视不够。教师评价方面,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英语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频率及教授的效果作为英语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学生评价方面,建议在每学完一个模块后,可以设计专门考核文化内容的小测或者自测,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在月考和统考中,也应该适当地考核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引起学生与教师对文化学习的重视,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 [N].光明日报,2000-10-19 (C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何丽芬.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融入现状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8(12):84-87.
[4]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