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起慧
摘 要:乡村场域中的艺术创作与日俱增,文章研究乡村场域中举办的艺术季对于“在地性”的理解,探讨艺术的介入,进行“在地性”的创作,对于乡村文化的激活与乡村的振兴产生何种成效,最终产生何种社会价值。通过具体阐释“在地性”的艺术创作宗旨,分析武隆·懒坝的落地实践,最终探索乡村场域下进行在地艺术创作的真正价值实现。
关键词:“在地性”;鄉村场域;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
一、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在地性”
艺术创作宗旨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扶持乡村振兴是当下的热点话题,艺术季的举办是使当代艺术与乡村融合的途径之一,促使艺术家介入乡村的热情逐步高涨。“在地性”已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热度颇高的关键词,在各种类型艺术创作中被广泛使用。值得考究的是,“在地性”本身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指代涵义,当下乡村场域中的艺术季对于“在地性”艺术创作的理解是否全面,是否过于注重乡村这一环境场域,而造成在地创作过于单一与表象化,进行在地创作时,对于当地人文精神、文化内涵以及观众等是否做到真正融合。
安德里亚·巴尔迪尼在《论公共艺术的在地性》一文中解释,“在地性”不仅强调艺术品与艺术创作、展示、传播与接受的场所之间要建立一种血脉相连的物质实践关系,而且要求观看者亲临现场,参与到艺术品的创作中来[1]。大地艺术季中“在地性”艺术作品的呈现并不是简单的因地制宜或者就地取材,应该是一种对于乡村整体建设系统化的建构,对于当地文化形态、氛围、观众以及欣赏者的真正理解。
武隆·懒坝以自身独特的天然优势,青山绿水、丰富的旅游资源,懒坝场地的崖、坝、村等独特的生态环境,作为举办艺术季、进行在地艺术创作的资源地域独特性。比起表面上的资源优势,这个地区的背后所折射出的却是乡村普遍的空心化问题。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传统村落被忽视,发展缓慢,存活艰难,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以及乡村和田野的独特价值被忽视。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举办的本真立意就是以懒坝独特的天然优势为载体,将武隆当地的文化特征、地域特色、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作为创作基底,以当地材料为艺术创作素材,深入到武隆·懒坝进行在地艺术创作,表达出与场地、观众之间的关系。以艺术季为载体,输出当地乡村的价值,重构懒坝的乡村文化,从而真正体现“在地性”的艺术创作宗旨。
二、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在地性”
创作的落地实践
(一)“在地性”的“空间”融合与利用
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的艺术家提前进入乡村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当地地域特色,围绕当地现有空间进行创作。通过在地艺术创作介入到武隆·懒坝独具特色的空间场域之中,重新塑造独特空间。
以日本艺术家松本秋则先生的作品《竹音剧院》为例,这一作品是典型的结合当地特有场域空间特色的在地艺术创作。作品空间是当地一座具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土房子。我国乡村有各式各样不同的面貌,但老房子是乡村景观共有的,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村庄,都有着属于自身村落独具特色的老房子,是一个乡村独特的空间形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老房子消失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的“在地性”艺术创作是以不破坏当地真实地貌为前提,因此松本秋则先生的创作是在完整保留这座当地老房子面貌的情况下进行的。
松本秋则以他艺术家独有的智慧将这座老房子转变成为《竹音剧院》的空间载体,完整保留老房子的空间形态以及室内的所有现存老物件,采用武隆当地的竹子,通过对竹子和马达的灵活运用,将随处可见的材料制作成各式各样可以发声的独特乐器,将这些乐器组成一个“交响乐队”,并且充分利用老房子的空间特色,在光影、幕布的外部视觉设备运用下,在老房子这个静谧的空间形态中,搭建了一个神奇的剧场。当观赏者走进老房子,就会感受到武隆当地乐器竹子演奏的流动性,处处弥漫着当地特色的《竹音剧院》便呈现在面前。松本秋则以独具特色的艺术方式最大限度地还原这里原本的生活气息,同时将作品融入这个空间中,焕发出新的力量(图1、2)。
(二)与“人”发生关系、产生互动的在地创作
武隆·懒坝苔藓馆的《大地从天而降》是日本艺术家浅井裕介的作品。浅井裕介的创作特色是使用泥土作画,通过收集武隆当地的泥土,将其制作为颜料,采用原始壁画的方式,在苔藓馆内勾勒出具有灵性的神话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大地从天而降》是浅井裕介与武隆当地的村民包括小孩共同创作的大规模的现场画面。从前期采集武隆各色泥土、晒干、碾碎、调制成各色颜料的准备工作,到创作时在当地的穹顶上绘制大型壁画,都有着当地村民的参与。浅井裕介与当地村民一起将在武隆感受到的森林的气息、当地的故事、土地的温度都展现在充满灵性的大型壁画《大地从天而降》之中。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既是创作者,也是带领村民互动参与的引导者,并在与村民互动时转化村民身份,当地村民不仅是走进苔藓馆进行观赏的观众,更在参与过程中与艺术作品互动、共生,使村民更加近距离地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进一步激发了当地民众参与其中的热情,获得更多的支持与理解,形成了良性的公共参与机制,也使作品真正融入到武隆懒坝的氛围之中。
松本秋则《竹音剧院》作品的完成,同样有着当地手工艺人的参与。松本秋则与来自武隆木根村的竹编艺人王庆武以及他的徒弟们一起探讨,结合武隆的竹质特色与老房子的特色环境,进行在地艺术创作。在此过程中,松本秋则将自己的艺术创意传授给当地的村民,当地村民运用艺术家传授的理念创作竹质的手工艺品,令传统手工艺再次焕发新生。
与人产生互动的在地艺术创作,使艺术作品嵌入到当地乡村的情感脉络当中,在互动中很好地保证了作品在融入环境以及人群在传播层面上的最大化价值体现。在乡村的这个公共空间中,村民对于乡村的文化认同、精神诉求是艺术家发挥自身价值的落脚点。当艺术进入到乡村之中,那这个场域就是艺术品最好的展示场所,作品的展示与村民发生关系,获得认同,融合到乡村之中,结合当地的人文气息,体现出在地的价值。
三、乡村场域中在地艺术创作的价值实现
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主张艺术回归自然空间,以“在地性”艺术创作让艺术与自然乡村空間融为一体,即是在保证乡村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让当地的村民与艺术作品互动、共生的方式来开展在地艺术创作,探讨人与乡土之间的依存关系,激活乡村空间,重构武隆·懒坝的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内部文化与经济的价值提升。
乡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快速发展之间产生断层,两者通过“在地性”艺术创作进行融和,艺术家在当地进行在地艺术创作,赋予有传统手艺的村民进行艺术创作的思想,唤醒村民活用手工技艺,创造经济价值的思维。在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削弱断层,柔和过渡,令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真正做到以艺术造福乡村。
“在地性”的艺术创作不是以狭隘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乡村中的普遍问题,而是从历史文脉、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建构。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贯彻“在地性”创作宗旨,尊重村民的身份特质,转化村民的消极态度,营造空间场域的欣赏氛围,在活用乡村自然环境资源之余,激活乡村传统工艺与文化,提升乡村附加值,以艺术这种立体、多元的呈现方式,在其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创造性的改变,输出懒坝的文化价值,通过艺术介入加强当地的地方特征,促进当地的艺术文化发展。
四、结语
艺术家通过在地艺术创作介入到乡村的空间之中,重塑乡村空间,从内激活乡村的发展活力。从内在的人情角度看,在地艺术创作通过对乡村塑造的思想增加人与当地环境的互动体验,增强村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给予乡村更多的情感温暖。从文化激活角度看,在地艺术创作激活乡村传统文化,唤醒传统技艺再生,促进乡村内部的文化价值提升,向外输出文化发展。从社会角度看,在地艺术创作使村民与艺术作品互动,转变村民单一的观赏思维方式,增强村民对于当地发展的凝聚力,促进当地的社会发展。在地艺术创作,是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追寻乡村新的乡土营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尔蒂尼.论公共艺术的在地性[J].文艺理论研究,2016(2):78-83.
[2]易雨潇.重新思考空间:Site-Specific Art与在地艺术[J].上海艺术评论,2018(5):61-64.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