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芬 胡峰光 徐惠
笔者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文献研究、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精准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情况,分析数量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体育教师人才“开源”配齐的方向,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数量结构提供基础数据,为决策部门补充人才提供精准参考。
一、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缺失的精准分析
1.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情况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1],全国中小学现有体育教师653055人,其中小学体育教师361349人、初中体育教师204910人、高中体育教师86796人。从体育教师配置来看,小学体育教师配置最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平均配置5.45%;从师生比来看,小学师生比最高,中小学平均师生比262.3%;从性别来看,男体育教师为主体,占76.3%;从城乡分布来看,城区和镇区体育教师人数相近,乡村体育教师占18.9%。
2.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的缺失情况
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2008年)规定的体育教师配备要求,按小学6个班、初中6个班、高中8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的标准计算,全国小学、初中和高中共需体育教师分别为458984、166828和58115人[2]。按此标准计算,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小学体育教师数量缺口近10万人,初高中体育教师不缺反而有余。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需要配备体育教师的要求,结合《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课程计划(修订)》中对义务教育的课时设置,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学生毕业144学分(含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最低要求以及体育必修12学分的要求进行计算,全国共需体育教师117万余人[3-6]。但按此标准计算,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小学体育教师缺近35万人,中小学体育教师共缺52万余人。
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缺失的原因分析
1.体育教师数量没有随着体育课时量增加而同步增加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小学和初中的课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7]: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一年级、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很多地区和学校都改为每天1节体育课,如成都市锦江区2016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1节体育课,北京市西城区2018年9月开始中小学生每天1节体育课;随着高中模块教学的推进和中小学走班制教学的试点,体育教师的课时明显增加。基于我国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态,开足开齐体育课或是每天1节体育课,意味着体育课时必然增加,有的增长到原来的2倍。相应地,体育教师数量也应增加。而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8],2003年以来体育教师总数增加253835人,增长比例为63.6%。体育课时增加比例与体育教师增长比例的差额,显然接近体育教师缺失的数额。
2.落实一系列教学改革使体育教师工作负担加重
2011年教育部发布《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科学评价机制,凡没有认真执行本规定的,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和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如模块教学、“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足球、校园篮球、校园网球、校园冰雪、走班制教学改革等系列新动作,需要体育教师去组织、去落实、去推进、去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凸显了体育教师的欠缺。
3.很多地区和学校难以改变“整体超编、结构性缺编”情况
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时来看,体育课排在语文、数学之后列第3位,体育教师总量理应排列第3位。但据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1],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排列第4位,初中体育教师数量排列第6位,高中体育教师数量排列第10位,因此按授课时数所占比例配备体育教师数量缺口达52万余人。可见,语文、数学等主课教师数量多而占用了体育教师编制,学校急需的体音美等“副科”教师往往被挡在门外,招聘来的其他学科教师又无法胜任体育教师的工作,因此就出现需求增加、供给不足的问题。
三、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才“开源”配齐的方向
体育教师数量缺口大、配不齐等现状,将会导致在岗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过大、体育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要解决数量不足问题,就必须进行体育教师人才的“开源”。结合当前国情和学校体育实然发展现状,可找到体育教师“开源”的8个方向。
1.面向新体育教师的引进“开源”
加大体育新教师引进,无疑是破解体育教师缺失和需求瓶颈最直接、最快捷的渠道。以2018年为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37所体育院校培养了33925名体育专业毕业生,如果这些大学毕业生都不流失,及时补充到体育教师队伍中,将有效补充体育教师的新生力量。如果负责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高等院校,进一步改革健全体育教师培养体系,培养重心适度下移到中小学体育师资,引导学生服务农村中小学,大力开展小学体育教师专项培养计划,加强准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如果各省区、学校能增加或优化体育教师编制数额引进新教师,将可以从源头上补上体育教师的缺口。
2.面向返聘已退休体育教师的回岗“开源”
返聘退休后教有余力的体育教师,是破解体育教师缺失和需求瓶颈最实惠、最经济的渠道。在還没有延迟退休的情况下,55岁退休的女体育教师和60岁退休的男体育教师很多还教有余力,同时他们往往工作能力较强、教学经验较丰富、工作态度比较认真,且成本低,地区或学校可以把已退休且身体比较好、有意愿继续工作的教师纳入到体育教师人才库,并由教育系统针对不同学校的需求统一调配或流动任教,充分发挥老教师的资源和余热,更多地为学校体育教育作出贡献,以弥补体育教师的不足。
3.面向体育部门教练的借用“开源”
向体育局、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中心、体育俱乐部等体育部门借用教练,将他们充实到学校体育队伍,兼职扶持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学校体育模块教学、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能锻炼、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或竞赛活动等常态工作,也能弥补体育教师在专项化、训练竞赛方面数量和业务能力的不足。只要明确借用教练的资格、资质问题,以及使用与管理问题,就能充分发挥体育部门教练专业能力强的优势,有效充实体育教师队伍。
4.面向体育特长家长的志愿“开源”
挖掘家长资源,鼓励有体育专项特长的家长志愿者支援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家校结合、家校共建的重要工作,也是有效弥补体育教师不足的一个渠道。这些具有高体育素养、热心参与学生体育活动的家长,可以成为学校运动队或俱乐部的(助理)教练、组织者或管理者,也可以参与学校或班级体育爸爸会、体育妈妈会的策划和组织。
5.面向热心体育教育社会人士的共享“开源”
鼓励有体育专项特长的社会人士志愿支援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也是共享体育教师的开源方式。如有体育特长、有运动热情、有意愿当体育教师的社会人士,可以进行成人学历教育或教师资格培养认证;高校、高职体育教师在工作量不大的情况下到中小学兼职上课或提供专业指导;热心体育教育的健康教育、安全卫生、社会学、建筑学、信息技术等各领域社会人士,为体育教育提供教育教学研究、体育大课堂讲座、器材开发、大数据分析等系列资源平台。
6.面向改行从事其他教学管理工作体育教师的归队“开源”
对改行从事其他教学管理工作的体育教师进行“改行归队”回到原来的岗位或兼职教学,以多渠道、多元化补缺体育教师。据北京市2017年面向全市的体育教师调研发现,在现有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有一成体育教师兼职教着其他学科,有二成以上的体育教师担任着学校行政干部,如年级组长、德育干部、后勤干部和保卫干部等,对这些将自身能力转化迁移在其他领域和岗位上发光发热、不能上体育课的教师来说,要明确他们作为体育教师的归队管理,除了不折不扣搞好学校行政工作以外,还要用心教好承担的体育课,并在学校体育专业领域中发挥作用。
7.面向有体育基础其他学科教师的代课“开源”
鼓励有体育专项特长的教师加入体育教师行列,调整其他学科教师兼教体育,承担起专项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辅导、俱乐部教练助理等工作,是有效补充体育教师的有效手段。如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可以担任兼职足球教师,有篮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可以承担篮球模块教学或篮球俱乐部训练,有网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可以开设网球校本课程……这些其他学科教师代体育课的“开源”方式,大大发挥了其他学科教师的资源和优势,也有效补缺了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
8.面向区域内其他学校优秀体育教师的兼职“开源”
区域分担、区域共管和区管招聘,可以说是一定区域内盘活体育教师资源的有效模式。从体育教师现有结构来看,不同区域、不同学段的体育教师配备不均衡。需要探索由数量不足转向数量均衡发展、数量充足转向质量均衡发展的合理流动配置。如在一定区域或集团校内,鼓励名师或骨干教师到偏远地区和乡村学校任教;鼓励45岁以下的体育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项特长,流动竞聘到適合自己专业发展、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的地区或学校任教,鼓励学校自主聘请其他学校专业体育教师,给“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走班制教学等课程改革提供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2]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EB/OL].[2008-06-0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3273/201006/xxgk_88635.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8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3月12日发布)[EB/OL].http:// old.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620/200409/1436.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1]28号)[EB/OL].[2001-11-1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1/201006/xxgk_88602.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2007-05-07]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0710/27692.html.
[8]牟阳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视野下卓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与培养方略“(项目编号:DLA18040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