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景静
坚持集体备课,把好思政课堂源头关 ;理论与实践教学联动,加强建设意识形态凝聚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教学与职能部门联动,构建大思政格局;跟上新时代步伐,积极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过程中,构建思政协同联动育人机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关键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要把好思政课堂源头关,构建协同育人大思政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联动,加强建设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增强传导主流意识形态针对性,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思政课教师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一、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把好思政课堂源头关
课堂本质上是教师、学生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知识授受之所。提升思政课堂授课效果,不应“唯新是瞻”,而应坚持“内容为王”。思政课堂是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把好课堂源头关,垒起防范教师不当言论侵蚀意识形态的屏障。
目前,在互联网的大潮中浸淫成长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呈现出活跃度高、知识面广、思维深度低等鲜明特性。作为价值与知识提供方的思政课教师,要想“站稳”讲台,让学生口服、心更服,实现价值引领,就要在理论素养上做足功夫,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加强集体备课,围绕“遵循教材体系,抓紧抓牢教改,一章一章的过,一位老师一位老师的过”的要求,坚持不懈,不断建设。首先由老师认领章节建设任务,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个人的思考和认识,教学的智慧参与集体备课;其次,集体备课会上认领任务的教师先试讲,再通过开展主题式研讨,让每个教师参与集体备课,贡献自己的智慧,把备课由“独奏”变成“合奏”,共同把好课堂源头关,进而整体推进课堂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推动教师互换知识储备,用教师的共同责任意识纯净课堂这个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联动,加强建设意识形态凝聚力
人的正确认识来自社会实践,离开感性实践体验,意识形态难以入脑入心。理论与实践联动,让课堂内外生动起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性开展思政课“一体两翼”的实践教学改革,即“一门课程+两个实践教学活动系列”。除课堂理论教学外,开展两个系列的实践活动,即以“爱党”和“爱国”为主题的赛事或系列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内容系列化,让思政课活起来。一是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美丽家乡 可爱祖国”爱国主义课件制作展示暨讲演大赛,“一封感恩的家书”的活动,激励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将感恩教育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是第一次给父母、亲人写信,纷纷表示要多理解父母、多感恩亲人,为社会、为家庭乐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活动让感恩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宪法宣传活动、校园文明调查等系列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热爱校园、热爱柳州、自觉遵守法纪法规的意识与行为;二是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論课,开展“学党史 知党情 感党恩”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和“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调研、“一分钟微新闻”、校外参观、观看红色影视系列活动等。实践活动结合了学院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获得感,让思政课活起来,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参与、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党史国史、党情国情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传导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实践教学活动走出去,让思政课动起来。实践教学活动经过四年的不断改进,已基本成型。为更好的推进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部门制定《2017—2020年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建设校内—市内—市外三级实践教学活动基地。成功签约第一个思政实践教学基地,思政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不断完善;第三届“学党史 知党情 感党恩”党史知识竞赛的决赛在军事博物园以新颖的方式开展;组织思政课教师、优秀辅导员和思政课优秀学生代表奔赴百色、兴安等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始终贯穿其中。不忘革命先辈殷切嘱托,誓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师生纷纷表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必须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大学思政课“孤岛化”窘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使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协同效应,增强主流意识形态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把思政课和专业课割裂开来,不能让思政课脱离学生具体的成长环境和过程拔高起来,也不能让思政课脱离广大老师,特别是同思政课老师的育人过程、育人实践孤立起来,要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对待。思政老师主动与各系专业教研室联系,分批到各系部专业教研室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研讨,一同梳理专业课中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点,协同系部在1-2个试点专业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彻于授课计划、教案、课程标准,将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在公共基础课中选择2-3门课程进行示范建设。在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上深入挖掘课程的德育元素和德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通过示范课堂,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纯粹思政课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更大限度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扭转专业课程重教学、轻育人的情况。组织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比赛,为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加强互动交流提供载体,让广大教师能够利用课堂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努力彰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
四、教学与职能部门联动,构建系统性大思政格局
与学院行政部门联动,结合学院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制度,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学院党委书记亲自组织《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设计,提出了学院领导专题讲座、中层领导干部和辅导员参与课堂,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拓展形势与政策课的宽度与深度,给学生更加高层次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通过学院领导干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活动,在学院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精神的热潮,形成了学院领导、中层干部、教师进入班级、全覆盖的宣讲活动,切实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学院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统筹规划,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建设;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走进马院、思政课堂听课调研,听取汇报,解决问题,思政课三级听课制度落实到位。正在筹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投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教务处制定的《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课堂教育教学管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方案》,经常检查、监控,切实做到“课堂教授有纪律”,积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
教学与职能部门联动机制,系统性形成同向同行、理实一体的思政育人机制和“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形成全院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五、跟上新时代步伐,积极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进一步把好思政教师入口关。学院严格实行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不仅要求新进教师必须是中共党员,更严格考察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事关政治原则、立场和方向上能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真正体现“不仅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防止不合格、不称职的人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师根据自身所学专业确定研究方向,结合教材内容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提高理论研究深度,提升专题化教学能力。利用学院组织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思政课教学论文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师基本功大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赛事为契机,认真学习,积极备课,努力提高上课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参赛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将参加比赛过程中的好的做法和思考形成论文,按问题导向形成研究课题。在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时,通过教研活动、微信平台、个别谈心等途径,注重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理想信念的建设,真正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追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循循善诱,以身作则,在思政课堂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发展需要合格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中,德行品行最为关键。高校思政工作事关全局和长远,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讲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过程中,构建思政协同联动育人机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针对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基金項目:2019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专项课题研究立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