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联合干预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

2020-08-01 02:14刘传军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母婴

张 彬 刘传军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为母婴带来诸多益处,且可以降低发展中国家13%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对人类的繁衍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母乳喂养率与理论要求相去甚远,如何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仍是母婴保健工作的重点。研究结论证实计划行为理论、同伴教育和延长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时间对增加纯母乳喂养时间均有效[2-4],但结果均未达到理想指标,本研究将计划行为理论,同伴教育及产后母婴皮肤接触1h有机结合后联合运用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探索是否能够进一步提高初产妇产后 6 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9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为受试对象,随访至产后6个月。纳入标准:年龄≥20岁;孕周满37周;身心健康;定居在泰安地区。排除标准:产妇或新生儿因特殊原因影响纯母乳喂养实施及产妇不能按要求随访者。共收集符合标准初产妇236例。将236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18例、平均年龄(27.8±4.6)岁。对照组118例,平均年龄(28.5±4.9)岁。两组在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计划行为理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同伴教育及产后母婴皮肤持续接触1 h。

1.2.1计划行为理论干预措施 产前:给予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初乳对新生儿的重要性等。住院期间:个性化指导,包括喂养姿势、按需哺乳原则等,并做好家属宣教,确保母乳喂养成功。产后:做好随访,2周电话随访,6周产后康复门诊随访,3个月、4个月、6个月电话随访,答疑解惑,多手段协助母亲坚持纯母乳喂养。

1.2.2同伴教育干预措施 选取本院具有丰富的母乳喂养及产后护理经验的产科高年资护师10名,予以集中培训后作为同伴教育者。产妇出院前与同伴教育者认识,并组织每10~15名产妇建立1个微信群,由2名同伴教育者作为群主,予以干预。产妇出院后每周予以电话随访,询问母乳喂养的困难及疑问,并随时在微信群中解答相关问题。同伴教育者每周定时分享成功母乳喂养经验,鼓励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传递母乳喂养成功信念。

1.2.3坚持产后母婴皮肤接触1 h干预措施 顺产:分娩后尽快让新生儿俯卧位趴于产妇胸前,头放在产妇双侧乳房之间,脸偏向一侧,覆盖毯子,护士协助产妇保证新生儿安全;持续不间断接触1 h,观察到觅食或吸吮动作时,协助产妇尝试首次哺乳。剖腹产:新生儿娩出后0.5 h内将产妇及新生儿转入产后监护室,护士予以顺产产妇同样的母婴皮肤接触1 h。

1.3 观察指标

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纯母乳喂养情况。产妇自愿参加问卷调查,自愿配合完成后期随访调查。一般资料包括产妇年龄、居住地、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分娩方式、职业。分别于产后3 d、2周、6周、3个月、4个月、6个月予以随访纯母乳喂养情况。

1.4 统计方法

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产妇一般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χ2检验比较;6个月纯母乳喂养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1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2.2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3 d、2周、6周、3个月、4个月、6个月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5.7%、91.5%、86.4%、83.8%、82.2%、82.2%与97.4%、81.3%、75.4%、72%、61.8%、58.53%。在产后2周、6周、3个月、4个月和6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3 d两组无明显差异。

3 讨 论

2000年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将母乳喂养率提高到婴儿生命初期的75%,在6 个月时提高到50%,1岁时提高到25%[7],并倡导纯母乳喂养是6 个月内婴儿最佳喂养方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但 2017年7月WHO的报道显示全世界约36%的6个月内婴儿得到纯母乳喂养,中国约为28%,山东省6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0%[5,7],均远低于国际标准。对此状况,针对母乳喂养的干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很多地方的母婴保健工作者尝试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同伴教育或产后母婴皮肤接触1 h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都未达到理想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探索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方法,作者通过计划行为理论、同伴教育及产后母婴皮肤接触1 h有机结合运用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以期延长纯母乳喂养时间,达到理想的效果。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包含五要素:态度、主观规范、自信心、行为意向及行为。该理论认为态度、重要他人支持、自信心、行为意向愈正向就愈易促成其行为的产生[8-9]。朱毓等研究发现[13],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各阶段的纯母乳喂养率,并能有效延长其4个月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围绕这一理论,我们于产前在孕妇学校中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初乳的重要性;组建母乳喂养微信群,安排专业人员管理,可随时解答相关问题;组织观看母乳喂养的视频,初步学习母乳喂养的姿势。分娩住院期间指导母乳喂养姿势,确保母乳喂养成功;做好家属宣教工作,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产后2周电话随访,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增强母乳喂养信心;产后6周母乳喂养门诊随访,解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鼓励新手妈妈相互讨论,相互鼓励;产后3个月、4个月电话随访,帮助解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告知储奶方式,鼓励妈妈坚持母乳喂养,适当储存母乳,为上班、外出做好准备;并告知妈妈注意保持婴儿口腔卫生;产后6个月电话随访,鼓励妈妈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工作后如何储存母乳,并给予添加辅食的相关指导。

同时我们引入同伴教育体系。同伴教育是指在一定的人群中,通过在一起分享观念和交流知识,利用朋辈的影响力在彼此之间传递健康的知识、观念,以实现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具有文化适宜、沟通方式灵活、易接受及低成本等优点[3,6],它可以改变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在改善母乳喂养状况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褚桂方、刘晓莉等[3,10]研究发现同伴教育可有效提高产妇出院后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水平、纯母乳喂养率及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从孕期持续到产后的同伴教育可以提高母乳喂养启动率,促进产后3个月内的母乳喂养状况,在国内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的作用已逐渐凸显[11]。Moudi等研究[12]也表明所有的孕产妇在孕期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内都需要提供母乳喂养的同伴教育和支持系统,才能促进母乳喂养,保证母乳喂养的有效性。我们培训专业护理人员作为同伴教育者,于产妇出院后主动与产妇联系,持续专业的指导母乳喂养问题,随时解答母乳喂养的困难及疑问,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传递母乳喂养成功的正能量。

黄蓉等研究[4]发现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 h对首次母乳喂养有促进作用,并能有效提高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率。皮肤接触lh较30 min更有效地提高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产后6周、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上述研究中仅选取了顺产产妇,我们在本研究中将剖腹产产妇也纳入其中,由护理人员协助母婴皮肤接触1h,绝大部分能顺利完成首次母乳吸吮。

经过上述方式干预,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在产后2周、6周、3个月、4个月和6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产后3 d两组无明显差异。考虑因产后3 d仍在医院里,家庭、亲友等对产妇的影响较小,有专业护理人员监督指导母乳喂养,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均较高。

吸吮母乳是婴儿的本能行为,母乳喂养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人的行为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促进母乳喂养应该将干预时间提前至孕早期。联合应用多种干预措施较单一干预而言,对母乳喂养影响更大,强化时间更长,且有专业指导和同伴鼓励,更能促进产妇坚持长时间母乳喂养。

本研究选取产妇人数较少,资料与数据仍需进一步完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评价,家属对母乳喂养态度的进一步指导等都需继续提高。母乳喂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应继续改进和完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全民母乳喂养率。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母婴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