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策略初探

2020-07-31 09:41张文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小学策略

张文珍

摘  要:以实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下称《指导纲要》]为标准,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全面的、系统的、综合化的主题活动,来引导学生面向完整的生活世界,不断提升学生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将针对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利用各项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生态化、主题化。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初步探究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策略水平。

关键词:综合实践  小学  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以《指导纲要》理念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注重综合教育资源化应用,创建有效的学习发展的技术评价标准,加强学校综合评价分析,拓展校园文化,提升综合水平应用能力,注重实践活动难点分析,以实例证明主题活动效果,提升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水平。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基础资源

学校是学生生活场所,我们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特色化主题活动,拓展课程资源。利用校园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生生合作活动,可以提升学校的教育学习活动氛围;同时,我们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丰富活动内容,紧紧围绕《指导纲要》精神,培养学生动手、合作探究能力。

(一)挖掘校园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以培养学生的不同兴趣出发,根据学生的作息爱好。通过课下的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生活,认识生活。例如,在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关于传统文化,历史环境,生活习惯等内容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客家文化的由来,分析学生可能有兴趣的点,教师同时可以指导家长在课外带动孩子,挖掘生活中的美;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家里搞家庭文化知识讨论学习。通过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加强学生对家乡文化历史的了解,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认识文化历史的价值意义,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也就从中开发利用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二)利用科技特色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以特色化资源学习为契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活力。在开展科技活动,学校可以利用特色资源学习,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盒。例如,组织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简单工作方法,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特色科技资料,为学生提供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操作经验机会,注重学科内容的融合,增强学生的活动趣味性。通过科技特色活动开展,直观的图解分析,更好了解思维内容,提高了活动的功能性,趣味性,实施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功能。

二、注重跨学科文化知识的运用

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注重资源开发,拓展互动思维,加强实践互动。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入手,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水平,充分提高课程教学活动效果,实施全面的办学思路,提高教学品位,开展跨学科互动活动,深入对课程体系的研究,更好地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效率。在综合实踐主题活动中,对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运用,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丰富的课程教学设计,贯彻《指导纲要》的精神,把握课程的主题思路,提高教育思想品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人。

(一)注重活动目标体系化分析

在《牙齿》课的学习中,组织学生开展讲卫生活动,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参与介绍活动体验。按照教学设计,逐步提炼出“人人都要讲究卫生”“健康第一”等良好的生活理念。在教师的带领下,巩固学生讲卫生、护牙齿的思想,丰富了学生的主体内涵,增强了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二)注重特色化系统活动

学校通过开展特色化课程学习,充分认识新课程背景思路,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注重个性化服务,通过多样需求分析,以接受良好信息能力为标准,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课程设计形式,建立开放形式、立体形式、民主形式的课程体系。例如:男生喜欢打篮球、女生喜欢跳绳,学校可以开展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比赛,丰富课余生活,建立开放、立体、民主的课程体系。然后再组织活动比赛,体验课程特色,帮助学生理解体育的精神价值和艺术魅力,充分发挥学科特色活动价值。

三、确定生态化课程主题活动形式

(一)生态化过程中开发

生态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民主平等、自然和谐、自主合作,开放与选择,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树立信心,勇于表现自己。

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用丰富多样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现代化课程学习能力,以生态化方式,注重生态化互动,生态化评价的操作,提高生态化课程主题思路的应用。

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特色,提高课程集活动的组织,实施开放的、综合的、系统化的一体教学,结合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采用自由化的课程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注重课程体验,实践精神,养成良好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生态化课程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预案管理,加强活动的多样性,减少目标不足问题的现象。

(二)活动评价中开发

按照评价实际标准,注重资料的有效搜集和管理。按照相关信息,及时搜集记录,组织成综合数据报表,访问记录,调查分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化操作,提高活动评价的准确性。注重生态化评价的内外情况表述分析,结合意识、形态等,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拓展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依据具体的评价主体标准,实施多元化水平分析,主张获取符合评价思维标准的主体。特别是评述对象,注重主体化研究,实施自我反馈、调控、完善、认同等作用分析。通过评价分析,调整评价过程,强化个性化差异变化的研究。注重指标与数据的多元化,实施开放形式、差异化表达分析过程。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注重调整多样性的判断,从全面的、丰富的评述表达中,认识到具体评价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按照评价对象的发展不同情况,需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估,并非单纯的活动分析,需要结合关注点,价值、态度等,挖掘活动中的亮点。美国学者认为,采用多元化智能方式,可以提升评价分析的多样化和智能化,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分析,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内容进行课程分析,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主题问题的分析,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各类问题,以获取丰富的实践活动经验。按照体验标准和问题分析过程,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个性化发展。按照综合活动课程分析,结合相关任务,调整内容的复杂度,拓展涉及面,注重综合活动的常态化应用。依据相关的具体内容,分析如何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应用,解决活动中各类课程不足问题,提升创新课程化管理教学水平。

四、信息技术水平的综合应用

传统课程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导思维模式,而现在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注重信息化技术的教学优势拓展,充分发挥教学综合水平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信息资源的获取,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积极提升信息化课程教学效率水平。

(一)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兴趣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各类教学方法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的理解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操作,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快速的提升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注重知识的讲解。例如,在《茶艺》文化课中,教师为了向学生介绍茶文化,需要对茶的品种、采摘、种植等知识进行学习。通过信息化多媒体,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取不同茶叶的知识,可以通过茶叶的制作视频让学生快速、直观的认识茶叶文化。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快速直观的认识茶叶的相关内容。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标改革操作中,教师以创新信息化为教学发展模式,注重信息化课程的应用。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注重信息化的应用,为课程引入新的生机,通过信息技术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信息化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上网查阅所学知识的资料,采用小组分配的方式,课下搜集,课上谈论,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对各类信息进行研究,注重技术拓展和技术提升,让学生可以在分析问题中解决问题。

(三)信息技术提升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率

例如,在水资源信息活动调查分析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一种采用实地考察分析,一种采用网上资源数据分析。虽然实践操作的方式不同,但后者调查的时间短,资源获取量大。不同的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认识度不同,在实地考察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刻的分析,而采用网络信息的信息和例证,可以快速、直观地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信息技术分析,可以准确地统计在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析符合提升水资源保护的办法。教师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快速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高活动评价的有效性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评估分析水平,通过信息数据研究,搜集整理,让学生正确认知和理解,融合和提升,正确的评估信息发展和拓展,结合综合实践操作,提高评估发展水平。按照信息技术操作流程,采用有效的辅助作用,帮助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实时评价分析,提高教学的实时应用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传统操作,注重远程化信息功能的传播,提高信息化评估操作和效果应用。

通过分组讨论,实践操作,需要注重教学内容分析,与学生开展小组分配合作。通过协同方式,调整不同的方式,注重各小组的选评分析。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提升创新创作意识,注重信息化合作,加强实际操作和工作质量水平,提升信息评估和自我实践操作。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作用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策略教学,借助学校资源信息分析,不断提升教学综合融合程度。借助各类信息资源,优化课程教学,以自然化、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网络信息方式,提升学生的活动探索能力。将学习探索过程的内容具体化,科学制定小组活动计划,通过人、事、物的探索分析,训练自己观察、发现、分析、探讨、选择、规划等能力,提高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提高信息化网络的优势性。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学习相关知识,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实践模拟的全过程,让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网络信息学习任务,实现短时间的实践操作应用,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和信息教学相结合的应用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需要以跨学科知识应用,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拓展主题活动内容,注重提升实践活动策略研究,有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开展综合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多开展互相合作的主题活动方式,通过游戏、表演、课外活动等方式,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水平。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综合化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教师需要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分析,研究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主题活动教学实践方法,注重教学多样化创新,满足教学活动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

[2]乔静敏.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J].北京教育(普教),2011(01).

[3]张翠玲.让语文课“活”起来——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J].学周刊,2012(31).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小学策略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