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文
摘 要:古诗文重要,学生难理解,教师应该先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创设情境让学生不自觉的进入课堂,有了兴趣,還要时刻不忘学生的基础,注重多读,再适当教给翻译古诗文的方法,学生乐于学了就会学好。
关键词:民族地区 兴趣 方法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加入了很多诗、词、曲及古代的散文、杂文,这些古诗文是古代文学的精华,充分体现古汉语音、形、义结合的音韵之美,结构精巧,语言瑰丽,风格独特的特点,都是经历了历史长河千淘万涤的美文,特别是一些诗文大家,写文章讲究字句的推敲和篇章的布局,往往为改好一个句子改上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直到妇孺皆懂为止,猛然得一好句子,忍不住双泪长流。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岂不可惜。
如果我们不用切实可行的教法,使美文在学生的心中流传,真是愧对先人。可是在我们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不要说古文,就连现代文都读不流畅,理解不了意思,何谈古文呢?再难的骨头我们也要啃,这是当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学的需要。结合我教古文的经验,谈谈看法。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兴趣,就从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入手,春节期间中央一套连续几年都在播放《中国古诗词大会》,激起了大家学习古诗文的热潮。可是,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不喜欢看这类节目,他们喜欢的是有精彩的画面,扣人心弦的电视剧,如:武打片、战争片、泡沫剧。学生刚进初中,我就极力鼓励他们在纯洁的时候,去看中国古诗词大会,向他们介绍此档节目的精彩:参加的人有少儿组、青年组、百行团、家庭组、还有预备团;节目主持人的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谈吐;点评嘉宾知识的渊博,谈吐的幽默风趣,让人感到精彩纷呈,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知识。涉及各行各业的人,各个阶段的学生,各个年龄段的人。说明此节目有吸引人的独到魅力。学生在我的不断引导下,就有少数同学去收看此档节目。我又与这些同学交流看法:包括参赛选手的学历、年龄、答的精彩程度,也谈选手的失败原因,谈点评的嘉宾,特别是康震老师的风采,蒙曼老师的优雅。通过交谈,这些同学逐渐有了对古诗文的兴趣。由他们去影响其他同学。看这个节目的同学越来越多,对古诗文有了一定的兴趣。再从老师本身入手,老师应该是学生一本百读不厌的书,你的魅力应该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引导着他们的情感,知识储备应让他们信服。因此,在上古文之前尽可能生动地向学生讲解此篇古文作者的情况,尤其是作者在当时的名望和地位,文章写作过程中的一些趣闻,文章写后引起的社会效应,比如上《醉翁亭记》,向学生介绍欧阳修自幼丧父,在寡母的抚育下读书,历经坎坷,几经沉浮,官至翰林院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是很了不起的人物,可受到权贵的排挤,被贬至滁州任太守写了《醉翁亭记》。据说《醉翁亭记》一流传于世,引起滁州地区纸张涨价,人们争相传抄该文,此文有什么独到之处,为什么老人小孩、达官贵人、平民百姓都喜欢呢?学了这篇文章,自然就知道了,很快就激起同学们阅读此文的兴趣。又比如我们在讲《桃花源记》的时候,从我们的身边事讲起,可以问学生当今社会有几个人不喜欢找一个舒适的工作,有几个人不喜欢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没有这种人。可在古代就有这样的人,给他们安排工作,他们宁可辞官回家去隐居,给他们舒适的生活却不要,宁可住在偏远简陋的地方,天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真是奇了怪了。可我们今天要接触的作者——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为什么呢?只要我们学了《桃花源记》就知道原因了。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谜,就有了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
其次,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课堂既是学生主体展现的平台,也是老师“指点江山”的舞台。我们在上《岳阳楼记》时,师生可以设置情境:假设有好几个月连着不出太阳,光是下雨,想出门旅行走不起,想出门拜访朋友也极为不便,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呢?大家自然会想到苦闷、忧愁。相反,天天都是阳光明媚,到处都是青山绿水,走亲访友极为方便,此时人们的心情又如何呢?同学们自然会想到高兴、舒畅。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以上的两种表现呢?总有一些人不会这样——为民请命的人:如果他们的子民生活还非常贫困,再好的环境恐怕也高兴不起来;只有等他的子民生活好了,他才会高兴起来。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学生完全走进课堂,感觉不是在上古人的文章,而是在上自己的文章,还有哪个学生不想学呢?
到了这一步,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学生的基础:语文基本功还比较差,还要注意读写的培养。参看注释和工具书,只有同学们有了阅读这些文章的浓厚兴趣,只有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自然就会流畅地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营造好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关键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该教给一些方法:哪些内容不变,哪些句子与今天的语序不一样要调整,哪些地方省略的内容今天要补上。课文翻译好了,其实大体意思学生就懂了。再去理解课文就不是很难了。
少数民族地区的古文教学确实是一件难事,但是只要老师引导的方法得当: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读,就会学好、学懂古文。就像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乐学了,还有什么学不好的呢?
参考文献
[1]翟广丽.浅析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古诗词诵读积极性策略[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1):176-177.
[2]王永春.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
[3]王艳林.对少数民族地区古诗文教学的思考[J].文学教育(上),000(01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