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生视野下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以新的视野深化对“因材施教”的认识,尊重学生差异,开发和利用差异资源。课题研究者从教学视角、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差异化教学”,以人为本,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珍视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助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小学语文;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尊重差异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1-0019-03
【作者简介】袁浩,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09)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荣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顾问。
近十多年来,新时期的探索者们,重视我国传统教育,薪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建构主义、对话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理论,在汹涌澎湃的课程改革大潮中,高擎“人”字大旗,向着差异化教学的新境界鼓帆前行。
众所周知,语言是“与生俱来”“与时俱进”的人的生命组成部分。语言与人生的伴随注定了语言运用的突出的主体属性和个性化、实践性的特征,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言语发展需要、天真自然的品质、色彩缤纷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提升语文素养。为此,探索者们实践研究,同研共进,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
“共生视野下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由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陈红老师领衔研究。“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珍视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助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这是一个具有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很有价值。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学生是一个个真实的具体的人,是具有生命成长的活生生的“每一个”;“每一个”都是群体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一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都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都站在课堂中心;“每一个”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因材施教”对学生个体不是消极地适应差异,而是重视调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谋求创造种种条件,引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实践研究指出:自主学习是一种立足于自我建构的学习,其本质特征是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和学习过程的自控性。也就是说“自主”不仅仅指个体的单独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也存在着自主性,要鼓励个体积极思考,有独特的意见,个体要有发言的空间,要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倡导自主学习就是引导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自主发现、质疑问难、潜心涵泳、入境想象、品味语文、合作探究、迁移练写……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评价自我,掌控自我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的学习行为,以逐步养成学习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目标意识”。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因材施教”对学生集体而言,不仅是承认、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努力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需要,还要将学生间的差异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班集体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相互依存、相互学习、合作互补、相互促进。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定的课程载体,他们原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文化背景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具有课程的意义。语文教学是一种以文本(或活动)为载体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互动的对话过程。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自主建构,对他们都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个性品格形成,就是在这丰厚的人际滋养中实现的。为此,在课堂里要努力营造“爱、信任、尊重、民主、友善”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被爱、被信任、被尊重,被宽容,被赞赏的温暖、快乐和自豪,都真切地感受到“集体需要我,我需要集体”。只有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中,班集體教学增加了学生在群体中“相互学习”机会的长处才能得以体现,才能充分正视差异、承认差异、利用差异。
为此,要深入研究、恰当介入“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群体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语文教学中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如,学习重难点不易突破时,学生思路受阻产生偏差或受到思维定式干扰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合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是小组合作学习良好效果的关键。分组要灵活地运用多种建组方式以适应语文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组长、主持人、小组发言代表等各种角色,应尊重个体差异,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要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承担责任;成员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长短互补、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为提高小组学习实效,须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习掌握合作的方法技巧,学会合作。
这些年来,“共生视野下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们在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的实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经验。为了帮助每一个学生自主投入课堂学习,课题组设计了学生独立完成的“预学单”,从明确学习任务,预习课文内容,发现并提出问题,搜寻查阅相关资料等多方面予以引导、提出建议,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从测查角度看,教师通过课前预习单的梳理分析、了解、掌握学生个体的真实情况,解决了教学从学生出发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预学单”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并通过近距离观察,动态把握“愤悱”时机,适时调整教学流程和策略,让语文学习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真实发生。
为了满足不同个性学生成长需要,让语文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课题组开发了“诗词会”“名人访谈”“探索汉字的秘密”“我喜欢的作家”等五彩缤纷的语文特色活动和小专题研究,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由课堂教学发展到课程建设,设置了个性鲜明的“三选一”语文微课程:“演讲、讲故事、朗诵”“自制小报、简报、写报道”“读后感交流、美文摘抄与点评、阅读分享”……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相结合,让学生有选择地必修,以发掘潜能、发挥优势、发展兴趣,使人人都得到个性化的充分发展。
2019年9月以来,统编语文教材大步走进了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翻开了新的一页。就教材的编制而言,在融合课程观的观照下,统编教材从体系、结构上进行整体设计,提出“人文性和工具性兼顾”,采取“双线”组织单元内容种种举措,实现了教材编写的历史性突破。从课文的题材和体裁上,既力求“文”与“道”的统一,又十分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发展水平,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语文学习内容上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既有统一要求,又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实践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如何理解、把握统编教材的特点,在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中如何发挥统编教材的独特优势?面对新任务、新挑战,课题组成员们学习、思考、确定专题、实践研究,并自觉地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汲取理论滋养,努力体悟,把握“语文学习任务群”所体现的“人文合一”的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积极尝试以“学习项目”组织单元教学、突出“真实情境”“学习任务”,强调“学习实践”“综合运用”,创生了一则则具有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的教学案例,提升着自身的理论素养。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理论架构、实施路径、策略体系、学习流程,在课题组成员们的关爱儿童的情怀里、探索创造的实践中,正萌动生成,呼之欲出。
“因材施教”的传统理念,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正健步迈向更高层次更广阔的新境界。
[1]戴汝潜.大成全语文教育:探索科学的语文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吴天石.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3]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5):3-9.
[4]华国栋.差异教学的中华文化根基[J].教育研究,2019(4): 114-117.
[5]王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6]钱锡铭.享受母语——我的语文教学观[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2.
[7]袁浩.走进绿叶[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