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娟 张桂宁 邓旭 韦家芝 刘申容 梁榕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y ,MDRPI)多指因使用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损伤部位形状通常与医疗器械外观相符合[1]。MDRPI 在住院患者尤其是ICU 患者中较为常见,因其身体长时间放置更多的治疗管道[2]。国内外研究[3]显示临床MRDPI 发生率可达0.9%-41.2%,而损伤部位主要在头部的鼻、颊、额、耳廓后部等[4]。既往研究[5-6]显示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预防可降低患者MDRPI的发生率,但目前鲜有研究报道医护人员发生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现状。直到中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护人员头面部出现的MDRPI 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体力量,医护人员需要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参与诊疗、护理工作。由于头面部需长时间配戴N95、护目镜、防护面罩等多种防护用品,易导致佩戴处皮肤产生压痕、疼痛、水肿、硬结、麻木、压红,甚至是局部破损等MDRPI 表现[7],严重危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并降低其工作效率。作为广西援鄂医疗队成员之一,笔者所在医院也有较多医护人员发生不同程度MDRPI,为深入评估并分析援鄂医护人员MDRPI 的相关原因并提出预防性对策,笔者自2020 年2 月-2020 年3 月针对援鄂医护人员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现状展开追踪调查和原因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支援湖北省武汉市黄坡区黄坡中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的临床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援鄂参加抗击新冠疫情的医生和护士;参加一线疫情防治工作≥1 周;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后勤人员、辅助诊断科室医护人员。
1.2 研究方法(1)调查工具 根据一线医护人员工作现状及专家咨询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基本信息部分包括性别、年龄、职称、身体质量指数(BMI)、原就职医院等级、岗位、是否参与抗击“非典”、目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天数等内容。MDRPI 现状调查部分内容如下:是否发生头面部MDRPI、对MDRPI 预防知识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MDRPI 预防的系统培训、每班穿戴防护设备是否≥5 小时、防护用品大小是否合适、睡眠时间是否≥8 小时等。(2)调查方法调查者在后台完成调查问卷设置:每个选项均为必答选项,每个微信号仅能答题一次,问卷填写限制时间为10 分钟。由调查者联络黄陂区中医院各地区援鄂领队负责人以取得其配合;通过相关负责人将问卷链接发至其工作微信群。研究调查持续时间为4星期,答卷由调查员统一采用“问卷星”收集,剔除答案完全一致或存在明显错误的答卷。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MDRPI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的比较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本次共144 名医护人员参与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44 份。参与调查的医护人员中,男性45 人,女性99 人;护士118 名、医生26 名;年龄范围在24-45 岁;已参与抗疫工作平均天数为(15.10±3.63)天;学历为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的医护人员分别有6、113、25人,职称为初、中、高级的医护人员分别有58、77、9 人;分别有79、46、19 人来自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及非三级医院。
2.2 医护人员MDRPI 发生率及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2 头脸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加强医护人员系统培训提升MDRPI 预防知识掌握度 本次调研显示,由于新冠疫情形势和援鄂工作紧急,约41%的医护人员到了驻地医院才进行防护品标准穿戴、消毒隔离技术的紧急培训。因此部分医护人员MDRPI 预防相关知识较为缺乏,加之疫情紧急、抗疫工作强度大,进而导致了较高的MDRPI 发生率。调研结果也显示,未经系统培训的医护人员MDRPI 发生率高达96.61%。MDRPI 在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而在重大公共传染病流行期间也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因此未来应就MDRPI 相关知识、医疗防护设备标准佩戴、MDRPI 预防策略等方面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减少其MDRPI 发生率。有研究[8]显示尽管医护人员预防MDRPI 的态度较为积极,但知识及行为仍有待提高,也从侧面说明了加强MDRPI 相关知识宣教的必要性。
3.2 选择软质适宜尺寸防护用品根据应用情况改进佩戴方式在疫情初期,部分科室医用防护品规格、材料性质、大小等难以统一,部分医护人员可能会佩戴尺寸跟脸型不完全匹配的护目镜、N95 口罩或防护面罩,而长时间佩戴容易加大MDRPI 发生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防护品大小合适、材料为软质的医护人员其MDRPI 发生率更低(P<0.05),说明了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材质柔软、舒适度高、尺寸适宜防护用品的重要性。本调研结果还显示,改进佩戴方式的医护人员其MDRPI 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改进者(P<0.05),说明改进防护用品的佩戴方式可能是减少MDRPI 的有效方式。MDRPI 预防指南指出,对医疗防护器械进行适当移动,通过调整医疗器械松紧度以更好贴合皮肤组织,可重新分布局部皮肤压力。而通过更换佩戴方式来预防MDRPI,如采用采用挂耳式口罩、松紧带辅助、一次性止血带辅助、塑料把手辅助等措施[9],也可减轻局部皮肤受压。
3.3 改进医护人员轮班制度合理应用预防性敷料和润肤剂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全国各地尤其是湖北省较缺乏医疗防护设备,为节约防护服、N95 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设备,多数援鄂医护人员在交接班时才撤离防护设备,这容易导致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而在本次研究中,每班穿戴防护用品时间>5 小时的医护人员MDRPI 发生率高达89.7%,可知防护品穿戴时间与MDRPI 密切相关。因此,应增加人力物力、改善轮班制度,以缩短防疫时期医护人员单个班次上岗时间。其次,提倡应用防护敷料(水胶体、棉质或泡沫敷料),将合适形状的水胶体或泡沫辅料贴于面部易压伤部位,以缓解长时间佩戴防护设备的局部压力[10]。本次调研中还显示,应用液体保护剂如赛肤润的医护人员MDRPI 发生率显著低于未使用者,体现了预防性应用液体护肤剂的必要性。
本研究表明,援鄂医护人员MDRPI 发生率较高,且不存在年龄、岗位、性别的差异。BMI 指数是否≥24、MDRPI知识掌握度、穿戴防护用品时长、防护用品材料、是否参与过培训、配戴方式等因素与MDRPI 密切相关。限于本次研究时间和样本量有限,未来应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并进行医护人员发生MDRPI 的多因素分析,根据临床指南、最佳循证依据制定行之有效的整体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