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君 王瑞荣 钟彦涛
摘要 介绍了保健型蔬菜紫苏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配方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紫苏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紫苏;保健型蔬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4-0068-01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其根、茎、叶、籽实均可入药,嫩茎、嫩叶、籽实亦可食用,低糖、高纤维,富含胡萝卜素、矿质元素等,近年来已被开发利用成为一种高级保健蔬菜。嫩叶、嫩茎具有特异的芳香,可作调味品和保健蔬菜食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籽粒可榨油,含油率达30%~40%,长期食用紫苏油对治疗冠心病和高血脂有显著的疗效[1-2]。在我国以加工紫苏叶出口为主,广泛用于辅料或作为蔬菜,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外销蔬菜,主要销往香港、韩国、日本等地[3]。现将保健型蔬菜紫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为区域农民增收致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 品种选择
紫苏有绿叶紫苏和赤叶紫苏2种,全国各地均可种植,栽培技术相同。
2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精细整地,要求耕层疏松、无阀块。人工清除田间杂草、秸秆、根茬,然后起垄;或用机械灭茬、深松、起垄。垄距60 cm,及时镇压保持耕层水分。
3 播种
播前挑出杂粒、病粒、秕粒、小粒。播种方法采用直播法,幼苗生长快、收获早。适时播种是保证紫苏安全成熟、提高品质和产量的关键。5~8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8~10 ℃时开始播种。种子播在湿土层上,播种后及时镇压保墒,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水分。穴距25~30 cm,播深1.5~2.0 cm,播种后覆土1.5~2.0 cm[4]。每穴播5~6粒种子,用种量7.5~9.0 kg/hm2。
4 配方施肥
紫蘇耐瘠薄,需肥量少。为保证紫苏健壮生长,要施足基肥,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 t/hm2、纯N 34.5~40.5 kg/hm2、P5O2 49.5~55.5 kg/hm2、K2O 34.5 kg/hm2。施肥时,一是要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在土壤肥沃或前茬作物施氮肥多的前提下,必须控制氮肥施入量,防止营养生长过剩;二是注重施足基肥,生长期间不脱肥不用追肥[5]。
5 田间管理
5.1 定苗、补苗
出苗后如缺苗要及时补种或雨后补栽,确保全苗。紫苏第4~5对叶片长出时,开始分枝,此时应定苗、间苗。间掉小苗、弱苗和病苗,按25~30 cm株距定苗,每穴保1~2株苗。
5.2 及时浇水、松土
紫苏幼苗期,抗旱能力弱,如遇干旱及时浇水。此外,紫苏幼苗生长缓慢,要及时深松,增加地温,促进幼苗生长。
5.3 化学药剂除草
一是苗前封闭。用50%敌草胺水分散颗粒剂2 250~3 000 g/hm2,兑水675 kg/hm2在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封闭。二是苗后除草。用20%精喹禾灵乳油2 250 mL/hm2+48%灭草松3 000 mL/hm2兑水675 kg/hm2,在苗期3对叶以后对杂草进行茎叶处理。
5.4 病虫害防治
在成品叶采收前15~20 d,禁止使用化学药剂除草、防病、防虫。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连喷2次防治锈病。用敌敌畏800~1 000倍液于紫苏扬花期及灌浆期防治“苏狗子”;用2.5%氯氰菊酯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6]。
5.5 喷施叶面肥
紫苏株高60 cm左右时,如果出现叶片褪绿变黄,及时喷施2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可防止脱肥,促进叶片增大,提高籽粒成熟度。
6 适时收获
6.1 嫩叶采收
采收成品叶标准是叶宽逾12 cm,无缺刻、无虫口、无病斑。从第4对叶起采收,吉林省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开始采摘,6月中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2个采摘高峰期,8月20日后禁采[7]。优质鲜叶均产达12~15 t/hm2。
6.2 籽实收获
紫苏属于无限花序,在同一植株上开花的顺序有先有后,籽粒成熟早晚不一致,适时收获非常关键。全田有70%植株叶片由绿色变成黄色、种子由浅色变成深色、呈现本品种特征时是最佳收获期,吉林省一般在9月20—25日收获。
7 参考文献
[1] 宋丽花,胡涛.紫苏的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4(2):18.
[2] 张景林.种植紫苏大有可为[N].河北科技报,2002.
[3] 吴松权.延边地区紫苏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探讨[D].延吉:延边大学,2004.
[4] 洪森辉.紫苏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5(4):21.
[5] 赵磊峰.优质紫苏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3(6):19.
[6] 吴光辉,杨乙丙.大棚紫苏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1(11):17.
[7] 章信.紫苏值得开发的保健资源[N].中国绿色时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