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唢呐在潮剧中的作用

2020-07-30 14:07李健斌
戏剧之家 2020年21期

李健斌

【摘 要】唢呐音色高亢、嘹亮,历经多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如今的唢呐艺术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成为了极具特色的独奏乐器,并广泛运用于潮剧表演之中,在潮剧乐队中的地位也变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唢呐特点;唢呐作用;声乐效果;伴奏效果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1-0108-02

唢呐起源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在我国,从明代开始,就有关于唢呐的相关资料记载。明朝后期,唢呐经常被用于唱腔伴奏,或者用于演奏过场曲牌,已经在我国的戏曲艺术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成了各种戏曲艺术离不开的乐器演奏形式之一,潮劇自然也不例外。唢呐自国外传入中国后,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成为了现今极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吹奏乐器。全国各个地方的唢呐普遍都用木头制成,样式构造大同小异,由于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和特点,各地的唢呐艺术也根据地方特点和当地老百姓对乐器的欣赏眼光,以及不同剧种的要求,进行了相应变革。各个地区的唢呐艺术求同存异,各有创新,比如潮州地区的唢呐,主要就是潮剧的领奏乐器,吹奏者通过气息控制,将音色、音量,以及高低音阶变换,展现得淋漓尽致。既可以通过唢呐嘹亮高亢的音色表达粗犷热闹的气氛,也可以用细腻、委婉、温柔的低沉音调,描述缠绵悱恻的情感。唢呐在潮剧舞台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潮剧乐队伴奏是潮剧的重要部分

潮剧艺术融合了多种因素,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而伴奏作为潮剧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潮剧艺术无可取代的部分。一个好的伴奏能够起到渲染舞台氛围、调节表演节奏的作用。潮剧伴奏乐队可以通过音乐传递给观众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比如用高昂的音乐伴奏表达人物的昂扬斗志,用悲凉的音乐伴奏表现角色凄凉痛楚的情绪,用欢快的音乐伴奏体现人物轻松愉悦的心情,如此大大提升了潮剧表演艺术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潮剧乐队称管弦乐队部分为“文畔”,称击鼓和打击乐器部分为“武畔”,二者合称为“文武畔”。“文畔”主要是演唱伴奏和演奏场面音乐;“武畔”则主要是配合演员的表演动作,使其动作有起有止,节奏清晰,观众能够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潮州地区的唢呐艺术有着独特的地方色彩,它不仅音量嘹亮,而且内涵丰富。潮州唢呐在音色方面主要是追求柔和和高雅之感。伴奏过程中,要与演员的演唱配合密切,并恰如其分地烘托舞台氛围。利用唢呐古色古香的传统韵味和历史感,使潮剧舞台变得更加富有底蕴,丰富多彩。

二、唢呐的独奏、主奏

作为我们国家传统的纯吹管乐器之一,唢呐独奏往往应用于戏曲的开头和结尾,这时,唢呐利用其明亮的音色,制造热闹的气氛,演奏者的随意演奏,就能让观众满意。另外,唢呐独奏时,为了充分凸显唢呐的作用和特性,必须掌握唢呐独特的演奏技巧。

潮州唢呐的结构一般只有7个发音孔,因此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所涉及的狭窄区高音的强弱很难控制,其为七律音阶,因此在曲调转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音准不定的现象,演奏者必须具备较高的造诣,掌握各种类型各种音域的演奏。在一些传统潮剧剧目中,如《八仙》用ba调指法;《十仙》用be调指法。

三、唢呐的伴奏

唢呐是潮剧乐队中的一件重要乐器,在演奏一些潮剧经典曲牌时,唢呐必不可少。有时为了表现出特定情境中的悲痛情感或喜悦情感,往往就会将唢呐作为主伴奏乐器,既提升了剧本的感染力,使观众感同身受,又大大提升了潮剧艺术的表现力。这时就需要唢呐演奏者能根据剧情的走向,将自身的演奏与潮剧演员的表演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从潮乐的调式来分析,潮乐有四大调类,每个调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式,按宫、商、角、徵、羽调式来套,轻三六调中五个调式都有,而重三六调与活五调中只有宫、商、徵三个调式,反线调中有宫,商,徵,羽四个调式。

潮剧中的配乐富有极其强烈的地方特色,曲调也别具一格,有重六调、活五调、轻六调、反线调、轻三重六调之分。

重六调凝重深情,以“571245”为主音,吹奏重六调时,演奏者气息饱满有力,适应舞台上角色的激昂情绪,气势磅礴。如潮剧《定情剑》第六场的开场曲,梅凝香奉旨出征扫除外来侵略者,点将整兵时,唢呐演奏苍劲有力、浑厚粗犷,使开场曲饱含豪情万丈、义薄云天的激烈情感。

活五调是潮州音乐独特的曲调,主要以“5712456”为主音,特别是“2”音。潮州唢呐要想把活五调吹活,就要在用气上进行控制,使发音上下来回滑动,产生韵味。如潮剧《杨门女将》第一场,焦、孟二将回朝报知杨宗保为国殉难,杨府上下一片悲痛,佘太君的一段活五调唱腔,在唢呐低沉哀怨的伴奏声中,运用幽怨缓慢的节奏,表达出此刻凄楚悲哀的情绪。

轻六调的表现形式则较前两个曲调更为轻松愉快,以“5712356”为主音,以“63”为主调,运气轻松活泼,灵活多变。例如,在大型潮剧《定情剑》第二场开头,两个有情人相约于花园相会,二人都怀着愉悦的心情,为了表达这个场景,运用轻六调吹奏,让观众一听,仿佛身临其境。

反线调以“5712456”为主音,以“642”为色彩。反线调常用于舞台伴奏之中,一般需要采用灵活风趣、巧妙结合的吹奏形式,如潮州音乐《晚年乐》、大唢呐领奏《话丰年》、小唢呐曲《卖橄榄》等。例如,在潮剧经典剧目《孟丽君》中,有很多场戏都用到了反线调,还有潮剧《白玉扇》《忠义群英》《驱鳄记》等,也都运用了反线调。

四、唢呐在潮剧中的模仿

唢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为什么能出类拔萃、乐得人爱?笔者认为,唢呐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追述历史,唢呐源于波斯传入中国,现属于中管乐的一种,流传至今,唢呐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演奏体系和丰富的演奏技巧。凭借其或高昂豪放或幽怨悲凉的独特音色,能够深刻而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几乎所有的吹管乐器技巧都能演奏。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模仿戏曲唱腔,模仿老生、花旦的特殊唱腔。民间唢呐艺人还创造了模仿三弦音、鸡啼鸟鸣、人声歌唱等特殊技巧,使唢呐成为一件表现力强并且极具特色的独奏乐器。

例如,在大型潮剧《杨门女将》中,在“探谷”这一场戏中,穆桂英带领众兵将前往葫芦谷,到了谷口,进入羊肠小道时,众兵将迷失方向,此时白龙马老马识途,停蹄不走,立地长嘶,在演出时笔者用唢呐吹奏,模仿白龙马的长嘶声,增强了观众对剧情场景的理解,产生了艺术的感染力。

五、结语

唢呐艺术之所以在我国可以落地生根、经久不衰,得益于它与我国人民平凡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唢呐艺术将它的魂深深埋藏在我们这片热土里,用自己的特色反映民众的生活、情感、智慧和思想。唢呐艺术历经历史的发展变革,流传至今,无论是演奏还是音乐制作,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唢呐表演艺术家们,在继承先辈精湛技艺和演奏形式的基础上,对传统唢呐艺术不断加以创新发展,使唢呐艺术不断攀上新的高峰。如今,唢呐艺术被潮剧演奏所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将其与潮剧融合,需要对唢呐进行更深层次的革新,取其精华,使潮剧艺术和唢呐艺术相融合,愈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江洋.唢呐在戏曲乐队中的功能[J].黄梅戏艺术,2006(09).

[2]钟军旗.浅谈唢呐在戏曲乐队中的演奏[J].东方艺术,2008(08).

[3]闫建军.浅论唢呐在戏曲音乐伴奏中的运用[J].文史艺术,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