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他们实现学习目标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算术能力,而且通过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习的强烈兴趣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创新意识对于在小学学习好数学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衡量现代人天赋的关键。文章从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探讨了在数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
一、 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
当前教师队伍中有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其观念较为落后,认为学生只要能考出高分就足够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机械的灌输知识,学生在下面听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很少,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导致很多学生的思维僵化,在学习和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学生现在最需要的是创新思维。由于每个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应该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而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补充更加广泛的数学知识,培养更高的数学思维。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通过借助课本及简单的教学工具教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关于知识进行任何交流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很低,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科学的教学理念是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应作为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指南。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消除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认识到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整体文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明确的,教师自己在制定适应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时起着促进者的作用。从上到下改变传统教育的态度,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和平等的关系,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当学生就他们的想法提出问题时,老师应该认真地倾听和正确地指导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新的想法,逐步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地探索数学世界的魅力的能力。
(二)把数学和图形结合起来,以加强创新思维的深度
数学这门学科的特征决定了数学与图形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数学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图形转换获得另一种解决方案。数字和图形的结合是数学创新思维的重要体现,它也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小学生的学习经历相对较少,逻辑思维不够严谨,对相对抽象的数学概念不能够正确把握,使用上更是费力。但是一旦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图形关系后,知识变得直观、简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对这部分的知识印象深刻,这也将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从而为将来更复杂的图形面积甚至物体的体积计算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数学枯燥、无聊很难理解,从而丧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带入到日常生活中,组织开展充满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简洁、巧妙地解决问题策略。例如,在教学生位置与顺序这个概念时,学生对前、后、左、右的概念不能够充分理解。因此,老师可以买一些漂亮的贴纸贴在学生的脸上,然后发出口令让他们去摸,从而让学生认识前、后、左、右。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四)创设教学情境
创造适合学生认知特征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陌生和疏离感,有效激发创新意识。在小学教育中,许多概念和问题过于抽象,教师的简单解释无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情境教学法可以结合故事、游戏、图像等,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途径,通过视觉图像理解数学。特别是对学生来说,反思、记忆和理解往往取决于形象,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发展和扩展他们的反思,并找到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浸入式的体验,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圆柱体积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将相关对象引入课堂,要求学生在重复观察过程中测量相关值,理解公式的来源,以增加知识使用的灵活性。
(五)開展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强的理论性是小学数学的一个根本特征,许多教师在上课期间只按照教材讲解,阐述概念,这样很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枯燥无聊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走神。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教师应采取更有吸引力的方法,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防止学生出现走神的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老师们必须能够深入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激情和兴趣所在,融入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例如,现在学生很喜欢玩的网络游戏,如果把游戏和数学联系到一起,相信学生会非常投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六)密切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产生并应用于生活中的,所以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开阔学生思维方面应加强与生活现实的密切联系。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单纯的灌输式,所以导致现在很多学生对知识概念是模糊的,不能很好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难以发现规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发现现实生活和数学间的相通点,能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就在他们的身边,学好数学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很好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小学数学当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是在探索活动中形成的,教师应充分整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探索数学世界奥秘的热情。当学生与现实生活的接触越来越多时,可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开展合作学习
学生间的充分交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思想充分碰撞,互相激发各自的潜能。与此同时,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充分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缺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应该重视对小组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均衡,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获得思维与意识发展。逆向思维训练和联想思维训练,是当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方式,实现思维深度与广度的拓展。
(八)开展实践活动
由于小学数学主要是理论和概念,老师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导致创新发展的受挫。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这些内容,在实践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认识和记忆,还能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统计图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调查周边的人做出统计,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应该擅长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实现其创新意识的有效激发。
(九)优化评价模式
评估模式的逐步调节和优化可以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并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成绩为王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至于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参与讨论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质量,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等等。在评价方式方面,教师也应该将更多的权利给予学生自己,使其能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化评价,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优点。在评价模式的优化当中,创新意识的评价始终是重点内容,应该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
(十)开发学生的智力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任何事物对他们都极具吸引力,这就导致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薄弱的。
但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智力由于还未被开发,所以小学生的智力就存在着无限的潜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开发学生的智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球体,椎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可以拼装的积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拼出不同的图形,学生能够在动手的过程当中认识图形的特点。
三、 结语
新课程改革后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主题,创新素质又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重视其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當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上述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彩云.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
[2]冯水平.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例谈[J].西部素质教育,2017(6).
[3]陈小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130-131.
作者简介:
侯青岩,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郭城驿镇尚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