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亭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愈发重视,医院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新常态下的医院管理事务也趋于复杂。人、财、物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如何识别和管控好风险因素,对现阶段医院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执行有着一定的监督作用。本文从医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关系出发,分析医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提高医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策略,目的在于降低医院管理风险,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医院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一、醫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其关系
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旨在实现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由医院的全体员工根据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医院运营管理过程中对其运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等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医院风险管理是指对医院的战略与经营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进行管理的过程,一般用事件后果和发生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
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医院的单位负责人应当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上负起统一的领导和指挥的职责,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负最终责任,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监督管理的执行负责。从实现目标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均可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资源的有效性,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从为医院带来盈利的角度,能够使企业尽量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提升运营效率和合规性、抓住发展机遇。综合应用可以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院的风险问题,无论是对医院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医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管理者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重视不够
医院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计不完善,未建立或未执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控制存在缺陷,相关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系统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应用系统管理员等角色设置未进行不相容岗位分离。信息化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到位。
财务人员大多只限于做报表、报报表、月底、季末、年末关注财务收支结余,人员绩效多少,甚少有人关注财产物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医院对资产的管理和有效利用重视不够。医院对资产采购过程的缺乏管理,导致个别资产无法追溯。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频繁维修,造成资源浪费。
另外,资产管理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清查资产的制度做不到位、大型设备的更新改造缺少经济效益分析、导致资产使用效能低下、造成资源浪费等情况。财务人员对风险管理认识不足,导致在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方面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不能对业务和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监督。
(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公立医院的国有性质导致医院对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在如何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方面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风险管理信念和态度,不利于医院从战略制定到战略执行各环节形成较为统一、有效的风险管理,医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业务层面内控实施措施落实不到位
根据医院规模、经营范围、具体业务和事项,医院对以下业务的控制存在问题,未能综合运用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导致实施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可能会造成重大的风险。
因为医疗设备种类多、技术专业性更强、使用面更广、风险因素相对较多,医疗器材的管理难度远高于其他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药品更特殊和复杂。医院现阶段医疗器材采购主要由使用科室主任上报采购计划,报设备科执行。使用科室主任根据自己科室的需求上报采购计划,导致医院多科室采购相同用途的医疗设备,各科室主任因为业务繁忙,没有时间对所采购设备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采购的医疗设备只限于本科室方便使用,而不能从全院的设备使用情况出发,使设备的使用率低下,浪费医院资金。还有采购时因设备参数不满足科室主任的要求,设备就被闲置使用而浪费资金的现象层出不穷。采购业务存在诸多风险,医院在招标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招标采购制度不健全,设备、试剂、药品采购价格虚;设备物资采购的前期论证不充分,导致采购的设备物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缺少过程监控,就会出现以次充优的情况。
三、医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一)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推动了医疗事业的较快发展,各级医院都在不断地扩大医院规模。因为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采购的医疗设备也相应地增加了,这样就会加大医院的医疗风险,同时对医院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求会更高。但是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医院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方面进展缓慢,是因为上级的管理部门对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在探索之中,医院要建成合理、可行、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还需要采取适当、合理的手段和完备的措施,如果医院没有强烈的风险管理意识,将很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医院的经营风险意识淡薄
医院主要注重的风险是医疗风险,大多医院忽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行业竞争也相当激烈,各大医院都在扩大自身的建设规模。规模扩大就需要招聘专业的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购买所需的医疗设备,造成医院成本增加,医院只是一味地扩大规模却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管理进行升级,无法提升对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导致内部控制跟不上医院管理的需要。
(三)内部控制力度相对薄弱
医院本身更好的内部控制力度是医院发展的前提,从自身制定的适合医院内部控制的制度入手,根据合理、可行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去执行。现阶段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不足,表现在医院内部控制手段简单,医院各科室及领导风险控制意识薄弱;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管理及对内部控制的辅助控制执行把握不足,对信息共享工作做得不到位,浪费大量人力去做与互联网医疗服务信息相关的工作,这在增加人力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管理成本;医院对内部的审计部门不够重视,内部审计人员不足,致使内部审计工作能力及专业水平有限;没有定期对员工培训及考核,致使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制度建立的过程不结合医院的实际,导致执行力度不够。
四、医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
(一)健全医院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医院想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医院的管理工作才有章可循,能做到共同执行,也提升了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医院财务管理的岗位在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将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中流程化、责任化,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各部门的每一个岗位上,使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更加密切,从而使医院的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二)增强医院职工内部控制工作的思想意识
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要尽可能地发动全体医护行政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参与性,使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根植于全院职工的心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少不了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医护人员、业务人员等积极参与。同时对医院中层领导进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工作流程,意识到在医院发展中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在各个工作流程中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措施,强化医院所有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三)提升财务人员和医院审计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
医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使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其在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分运用。同时提升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预算能力,加强监督和考核,避免职工在执行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时有不合规的情况发生,使医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呈良性运转。为了更好地发挥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功能,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要对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流程进行监督,使内部审计人员及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只有医院开展的内部财务控制工作更加专业规范,医院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采取预警机制
医院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医院经营中两大类风险,医院对这两类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同时对该类风险采取风险预警机制提醒,可以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事项。这就需要提升工作人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风险意识,使其可以判断出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可能造成的相应后果,对医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从分析中推断出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而深入分析风险种类、风险程度及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时做出合理的工作预警,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阻止其发生或降低发生时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结语
在医院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其工作内容复杂繁多,使得医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医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对医院经济效益的高低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承受范围之内,使医院经营质量和服务质量都得到提升。医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在建立的基础上,医院财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医院的管理中,实施监督检查,完善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形成书面报告给监管部门,监管部门通过外部监督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果进行应用,使内部控制发挥最大的效用。
(作者单位为西安市儿童医院)
参考文献
[1] 李雁.试析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策略[J].理论研究,2016(8):74-75.
[2] 陈朝军.浅谈医院财务内部控制與风险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5(5):128-129.
[3] 刘敏.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8):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