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丹妮 韩珠迪
摘要:发展旅游业需要配套完备的公共交通设施条件。就公共交通旅游线路覆盖面小、景区间互通性不强、公共交通环境和设施落后、公共交通司乘人员的素质差异等制约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常见问题提出建议,包括进一步开发运用好优势旅游资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提升司乘人员素质,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业与旅游业协同创新发展。
关键词:旅游 公共交通 创新 文明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24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我国有丰富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文化名城建设任重道远。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既要开发旅游资源,又要考虑其他相关的配套设施和关键环节。探究旅游文化名城建设背景下旅游业与公共交通业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公共交通是发展旅游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与当地旅游配套的公共交通设施是否完备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公共交通是城镇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大多是在城区范围内提供便利的人员运输服务,也有个别线路会延展至城郊或城外较远的旅游风景区、休闲旅游农庄、大型游乐场等地。公共汽车、公共电车、轨道交通、摆渡轮船、缆索铁路(包含架空索道)、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是城市比较常规的公共交通形式。尽管随着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多,许多民众会选择自驾游,但也会有游客因各种原因选择公共交通运输方式旅游。因此,运用好公共交通资源,让发达的公交系统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出行,同时能提供特色饮食、娱乐、购物等配套齐全的相关设施服务,游客才会将此地作为旅游目的地。可见,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如何,关系到城市整体形象,并影响着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二、公共交通制约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发展旅游业需要公共交通的通达、安全、有序。伴随着旅游文化名城建设的高阶性发展需求,城市交通当前仍面临着与旅游业发展不同步等问题。
1.城市公共交通功能单一,旅游专线不足
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更多是保障居民工作通勤、出行、购物等基本需求,旅游功能不是很明显。城市公交价格稳定且亲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中小学生可以享受特殊价格优惠。和出租车、网约车相比,公交车尽管存在乘客拥挤、车速慢等弊端,但是经济实惠且安全性很高,因此广受老百姓青睐。现有的公交线路设置和乘车条件,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对高品质出行的需求。游客一般都选择中心城区的宾馆入住,住地和城外主要景区之间距离较远,如果缺少通往各景区的公交旅游专线,或有景区专线但班次少、间隔时间长,或公交车不能直达景区,需要换乘或者步行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就会给游客带来很多不便。特别是旅游旺季,出游时间和游客较集中,容易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和车辆晚点。
2.公共旅游线路网络覆盖面小,景区间互通性不强
以山水和冰雪等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区分布在城外,位置比较分散。许多地区即使城市中心区通往各个方向的公交线路呈辐射状延展形成比较密集的线路网,但连接城外各景区之间的便捷公交线路极少。游客如果乘坐公交出游,每天很难游览到两个以上的景点,常常是游览一个景区后返回市中心的宾馆,第二天再换另一个景点。有的景点之间距离比较近,但如果缺少足够多的摆渡车或摆渡船等交通设施,会出现步行过多或者等待车船时间过长的问题,对游客来说无疑会增加疲惫感,感觉游览效率低。
3.公共交通环境和设施条件落后,影响舒适度
来自外地的游客除了有游山玩水、领略风土人情的需求外,餐饮、购物、交通出行的舒适性敏感度需求也在提高。如果所乘坐的公交车或者出租车陈旧狭窄,没有空调,座位和摆放行李的空间不足,车内卫生条件差,行驶时噪音大、排放污染气体多,等等,都会影响舒适度。老年人、残疾人的便携式轮椅及儿童车等都对公共交通专用车的空间和底盘高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车上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自动化报站、旅游信息动态宣传和查询是否具备,始发站、终到站和中途停靠站点配套的便民设施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游客需求,都是应该关注的问题。
4.司乘人员的素质差异,影响游客对城市的整体印象
城市公共交通的司乘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城市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如果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口碑不好,游客自然而然会推断这个地方公交企业文化简单粗暴,也会质疑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认为与旅游文化名城不匹配。
三、城市公共交通业与旅游业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传统意义上,发展旅游业以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首要条件,而从当今协同创新发展的意义上讲,城市公共交通业发展也是影响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旅游文化名城建设,既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又要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业的完善发展,要积极深化对旅游业与公共交通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1.以优化线路设计和交通配置促进旅游资源融合和升级
打造“旅游文化名城”已经成为许多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的发展定位。中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众多,山清水秀、城市人文、民族文化、地域物产等旅游资源丰富。有些老牌的旅游城市如果依旧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迎合旅游市场大众消费需求的变化,很可能拼不过新兴的网红景区。依靠传统的景点、线路、纪念品一条线已经无法赢得众多游客青睐。以享有“北国江城”“雾凇之都”等美誉的吉林市为例,以湖光山色、雾凇奇观、滑雪天堂、温泉养生、满族风情、抗联遗迹、东北美食等多种特色旅游資源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只有做好吉林市旅游线路设计和公共交通设施等工作,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全域旅游、体验旅游、深度旅游的需求。旅游线路开发和公共交通配置是促进厚重丰富的历史、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融合和升级的重要举措。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理念
十九大报告中倡导的“绿色”“低碳”已深入人心,游客出行理念的新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建设绿色、低碳、宜居城市,是旅游城市始终要坚持的原则。自觉减少私家车自驾游,让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严重等“城市病”得到控制,协力促进美丽宜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公共交通工具承载量较大、能源消耗低、相对污染小、运输成本低、线路网络四通八达,尤其是目前新能源公交车的比例增大,提高绿色出行意识,有助于市民和游客首选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2]城市单设公共交通优先车道和公交票价优惠措施是提倡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举措,对解决城市交通拥挤、节约能源、改善美化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3.确立完备透明的公共交通体系,提供周到的运营服务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要利用宾馆、酒店、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向游客提供旅游景点和公共交通系统的宣传册。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专门的公交网站,公交车乘降点利用好宣传栏或指示标识牌,详细介绍公交信息、城市文化和旅游景点。建立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的公共交通系统,合理规划公交基础骨架线路、商务公交线路和旅游公交线路,主线和支線区分开来,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积极拓展城市公共交通业务领域,研究公共交通方式下星级酒店与居住小区到达旅游景点的可达性,分析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科学布局等,对建设环保、低碳的旅游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结合各地的旅游资源及特色修建的一些观光线路为游客休闲赏景提供了便利,也通过旅游提高了道路利用率,道路交通也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观光大巴成为美丽的风景线。道路交通部门合理布局旅游公交专线,根据季节和时间差异科学安排公交班次,保障游客在乘车前后步行少,换乘次数少,节约旅行时间。公交车票价合理,常规票基础上可以尝试出售车票与景点门票合二为一的优惠套票,可以节约时间和费用。
4.提升司乘人员素质,履行文明城市建设责任
公交车和出租车是城市里不可缺少的流动风景线,旅游城市需要让外地游客通过坐车感受到更多的温情。公交集团或出租车公司应加强公交车司机和乘务员、出租车司机培训,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评选客运服务标兵、最美公交驾驶员、最美的哥。很多司乘人员成为“兼职导游”,在车上义务为旅游乘客文明规范地介绍当地的旅游景点和风土人情,提出合理的旅游策划建议。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作为城市的“摆渡人”,每天要坚持微笑、热情服务,把温情传递给每一位乘客,推动文明之花开遍城市每一个角落,为共建文明城做贡献。
四、结语
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追求,城市的旅游业与公共交通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融合力度也越来越大。根据旅游业和城市公共交通业发展需要,要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稳步推进旅游业和城市公共交通业协同发展,推动旅游城市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便利的公共交通和文明服务,加快旅游文化名城建设。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夏龙龙,李恒,黄红良.贵阳市常规公交与私人小汽车的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3.
责任编辑:孙瑶
[基金项目]2018年吉林省市社科联项目“旅游文化名城建设背景下吉林市公共交通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市联1896)。
[作者简介]石丹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韩珠迪,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