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现者,也是中华文化的守护和发展重要主体。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固本铸魂”的“打底色工程”。通过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和高校发挥文化功能的重要价值,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理清开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为“立德树人”和延续中华文化命脉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162-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梦”的“根”,因此我们应该从“做一个优秀中国人”的角度去维护和培育这个“根”,使其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断地提供滋养。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打造大学生的“中国特质”、凸显教育的“民族性”、延续中华文化的“命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大学生在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认同感,使其在情感上忠诚和热爱自己的祖国,在行动上保卫和建设自己的祖国,传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第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当今很多大学生都十分缺乏“为他”意识,而这种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贵群乐和”的社会心态,使其努力为社会为他人作出高素质人才应有的贡献。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涵养文明品格,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人生境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淡然,提高审美情趣并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二)有利于高校发挥文化功能,承担文化责任
第一,高校作为较高层次的教育主体,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关注“人”的,因此,高校应该秉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纠正高校“重知识轻精神”的偏差,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并回归教育的“民族性”。
第二,与其他阶段的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文化保护和创新方面更有优势。首先,高校培育的是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这提供了更加专业和集中的队伍和环境;其次,高校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访问游学和开设孔子学院等,可以推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反思,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输出,增强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
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外部压力和教育本身的问题使得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偏差,实效性不强,面临诸多挑战。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无家可归”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缺乏活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缓慢,更无法满足大学生现实发展需要,导致大学生“疏远”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甚至出现“个人主义倾向”,同时“后发”国家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使很多大学生形成了“外国月亮更圆”的印象,再加上社会竞争动摇了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这就给宣扬所谓“自由、民主”的个人本位的西方外来文化与社会不良文化的渗透与侵蚀提供了“缝隙”。
(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功利化
教育目标功利化是指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没有正确认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作工具。很多高校只是利用一些华而不实的大型活动或选修课来“例行公事”,而学生也只是为了拿到学分或者量化分数,这就容易出现道德失范,背离“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另一方面是强调教大学生“做事”却忽视了“做人”。很多高校只把它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补充,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这种教育的效果只能是片面的和浅层次的,忽视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考量。
2.教育内容泛道德化、简单化
一方面,教育内容“泛道德化”,反映了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过度强调传统美德教育,只为引导大学生遵守规范,提高道德素养,这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以德为本”的复制,无限夸大道德的作用以至于越位,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道德教育一个组成部分,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另一方面,教育内容简单化,是指教育内容缺乏深刻性,也就是说教育更多只是对文本进行识记和简单解读。首先,这种教育失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只看到文本,忽视了其背后的思想精神;其次,这种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相违背的。大学生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有更系统的“国史”知识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辨能力,应该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去思考传统文化的得与失,体味其优秀的思维精神理念,而不是一味地简单重复过去学过的知识概念。
3.教育方法单一化
教育方法单一化反映了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只通过课堂讲授的方法是无法使大学生真正领悟其精髓的。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他们“自我意识”强,追求个性及多样价值诉求能力的不断提高,途径的不断拓展,单方面“一刀切”地灌输,是无法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也不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共鸣”和“需求”,积极主动性就会降低。
三、加强和完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完善教育目标,实现知识、态度和能力的统一
对作为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生力軍”的大学生来说,教育目标应该体现其高等教育阶段的特点及层次性。
第一,知识层次上,要帮助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从纵向上讲,要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从横向上讲,要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和消极的部分,了解特色,为把握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实现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奠定知识基础。
第二,能力层次上,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启发”和“探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主体能力。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反省、文化辨别和文化创新能力,有意识有选择地传承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随波逐流,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第三,态度层次上,要帮大学生“立自信”,但这种“自信”并不意味着“复古”,而是培养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与认同。
(二)扩充教育内容
第一,教育内容应该坚持优秀性,坚持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我们应该坚持历史标准与现实标准的统一,也就是要坚持“文化的辩证法”。尽管传统文化在整体上与现代是对立的,但具体到某一组成部分可能具有现代价值。我们对教育内容的选取要有“发展的眼光”,从当前具体的社会实践需求出发去具体研究,当然也要避免“实用主义”的错误倾向。
第二,教育内容应该突出深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注重精神启发性,应该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构成上,要适当调整文学和历史常识的比重,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的阐述与解读;呈现方式上,教师应该注意引入问题意识,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判断与选择;考查上,鼓励学生对“优秀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解读,帮助学生主动将文化内容转化为文化意识。
第三,教育内容应该体现现实性,凸显时代张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挥“育人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此,教育内容应该凸显时代主题,紧跟时代潮流。一方面,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以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时代新人”为目的的;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应该考量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个体发展需要,帮助大学生应对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部分,为此,应该借助高校专家学者集中的优势,对传统的经典进行创新性研究,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第四,教育内容应该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开放性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高校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需要大学生具有世界眼光,拥有接纳的胸怀和汲取的能力;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与各种文化正确对话,并应对外来文化渗透。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的包容属性,使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成为可能。中华文化能够延续,就是因为它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包容海涵,并不断创新发展。高校开展教育更应该利用其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优势,突出教育内容的开放性,为大学生创造应对多元文化挑战,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的有利的文化氛围。
(三)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外铄”和“内化”的统一
第一,采用互动教育法。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观,而且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更加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尊重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好大方向,平等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采用自我教育法。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培养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训练其文化鉴别、创新的能力。大学生作为重要的文化主体,不是为了原样保存和记忆优秀传统文化,而是将其中的精髓要义“内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从“外铄”到“内化”,进而转化为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高国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与教育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4(5).
[2]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孙梦雨,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學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