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的最后一堂人生课

2020-07-30 11:48徐文祥
师道(人文) 2020年7期
关键词:师父儿童语文

徐文祥

于永正老师的遗作——《我的教育故事》,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更多的是感动。这本书是由于老师的女儿于然整理的,在于老师去世9个月后出版。读这本书,几次落泪。为书中那份融入血液的教育情怀。

于然师姐在 “后记”中提到:“爸爸说: ‘如果没有尊严地只是活着,不能过上有质量的生活,那我宁愿死去!’”这本书一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的30个故事是师父在患病期间完成的。原本计划完成100个,后来因身体原因减至50个,但最终只完成了30个。就在最后一次住院的前一天,他还坚持写了5篇。

于老师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写了这样一本书,这不只是“有尊严地活着”,更如同于老师所说, “我的生命在我的文字里延续”。书中的文字,便是生命的永恒之光。

请允许我以于老师弟子的身份来谈自己的感受。

和于老师第一次相遇是在2009年春天的济源。那时候,我刚到小学工作三年,之前对于老师并不了解,这次活动,让我心中对他充满了敬仰。课间休息时,于老师独自在会场的出口处站着,我内心有一种冲动,想走到他身旁,和他交流自己内心的种种想法。但由于性格原因,我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一直到2012年暑假,我去了徐州云龙湖畔,追随于老师学习,期间,我终于拜了师。秋天,应邀参加了师父在郑州举办的 “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活动。2014年,在濮阳,和师父一起上课,算是交了一份作业。

记得当时拜师的时候,我就说过,自己不做空头弟子,努力成长,争取不辱师门。否则,绝不敢出门妄称 “于氏弟子”。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和一群伙伴认真研读师父的课例。通过网络研修、看录像、读实录,我们带着问题思考,在固定时间思维碰撞。如今,在两个工作室依然将之作为日常学习内容,每周坚持着。

2017年12月8日,师父去世了。我和全国各地的弟子及师父故友百余人,前往徐州送别。

这本书收录的还有2014年之后陆续发表的文章。那一年,恰好是我向师父汇报成绩的一年,也是在师父生前见的最后一面。当时只知道师父眼睛不适,血液病还是后来的事,我是过了很久才知道的。

从那之后,师父基本不再外出讲学。但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陆续发表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我也偶尔会读到一些。在 “于氏师徒”微信群里,师父还经常会和大家聊几句,发个图片讲个笑话,我总以为师父身体还算康健。

疾病来了,师父在用自己乐观的抗争精神与死神搏斗,这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的 《病中吟》中。每次读来,都会潸然泪下。

师父这本书共有两个部分,一是教育故事,二是 “我即语文”。文章大多围绕教育教学谈自己的经历,短小精悍,亲切质朴,娓娓道来,如见其人,一如师父在和我们聊天,字里行间包含着他老人家的教育智慧。

也许是因为师父写了一辈子的下水文,所以文字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讲述一个故事后,三言两语点明中心,给人启迪。我能够从中读到师父身为教师的那份自信。比如师父评价自己的一生: “我以为我的教育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

师父了解孩子,懂孩子。他说,只有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能当好老师。在生命的最后半年里,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教育、孩子、课堂。在文字的叙述中,他生命历程中那些难以忘怀的细节历历在目。

师父文如其人,简单而充满温情。他从不吝惜自己的笑,时常蹲下来与学生聊天,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真实的自己,把学生当朋友,唯有 “蹲下来看学生”才能做到 “平等”,教育才能美好。师父蹲下来的不只是身体,更是一种姿态。

师父的教育主张是 “儿童的语文”,这主张关注的是人,是儿童,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站在儿童的立场,教育便随时随地可以发生。师父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善待学生,对学生要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接纳,多一点信任。

“不让地里长草,最好的方式就是种上庄稼。”让他们读有益的书,开展有意义的活动,野炊、钓鱼、游泳、参观军营……处处有心,处处都有老师周密的计划。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活动,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如果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那么没有活动没有游戏的教育,则是压抑甚至摧残儿童成长的教育。 “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儿童,才会理解儿童,才会有适合儿童成长的 ‘儿童的教育’。”

“在教育的实践中,我改变着你们的思想,你们也改变着我的思想。”这就是教学相长。

师父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抓住了语文的根。那些唱高调、喊口号、摆花架子、坐在书斋里空谈的理论是不行的。

教育需要的是实践,师父一生都不曾离开讲台。唯有扎根实践,才能真正接触到学生,才能时刻了解学生。上课时,师父懂得赞美学生,懂得保护儿童的心灵。这赞美不是空洞的夸奖,而是有方法的指导。

教育从来就没有捷径。师父的自信来自于他明白这些规律,用心,用情。 “儿童的语文是朗读的语文,是动态化的语文,要讲究变化,要生活化。动,让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让课堂有了活力,有了生机。变化,顺应了儿童 ‘无意注意’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动起来,顺应了儿童好动的天性。”

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语文首先需要积累。师父说,最好的指导就是老师的示范, “教儿童学语文,靠的不是技巧,不是多媒体,是示范,是功夫和耐心。”所以,在教学中,我总能够看到 “听我读” “看我写”这样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指导的细节。这一点师父是自信的,他总能够把课堂教学还原到生活中的情境,深入理解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世界,让学生进入到人物真实的角色体验中。

朗读就是语文素养的集中反映。 “备课时不把课文读好,不把板书的字词照字帖练好,不把关键词语的意思把握准,谁敢进课堂啊?!以上几点准备好了,即使不写教案,我也有底气走进教室。”这便是一个老师的底气,这是给我们所有老师上了一课。

儿童的语文,这是师父的语文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和表达,重兴趣和习惯,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教师的素质。 “我就是语文。”这是一个教师用一生写出来的底气。 “课改,改来改去,落脚点是改老师。”老师如果不从改变自己开始,教育改革怎么改?怎么会改?

师父说: “老师板书的字是‘活’的,是有情感的。板书的字所传递的信息,是远远超出文字意义本身的。字如其人, ‘美丑’敢不敢见 ‘公婆’。”师父备课朗读会下足功夫,写字同样也会下一番功夫。一个人对语文教学痴迷到忘我的境界,哪里还有 “倦怠感”啊!

在这本书里,师父对朗读和写字教学谈了很多,而且多是操作可行的方法。归根结底,教师的 “功夫”都是从所下的 “工夫”得来的。有真本事,还要肯花时间,投机取巧是不行的,这也是一个老师的底气。一勤天下无难事,教师所下的工夫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素养,同样也决定了学生的素养。

“要善于把先进的理念、经验转化为教学行为。”这是师父为青年教师题写最多的一句话。读书自然是好的,如果不能学以致用,那就是白读书,只有知行合一,重行动,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

这句话可谓是语重心长,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儿童的语文”就是在实践中得来的,不是坐在书斋里凭空想出来的。师父终其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教育主张,在病中依然用行动证明他的牵挂和矢志不渝。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为师的大爱。

在病重的最后两个月,师父反复说,如果上苍能够再给我半年时间,多好啊。如果上苍能够再多给我两个月的时间,多好!他所挂念的是多留下几篇这样的教育故事。

《人民教育》在2016年刊发了师父的一篇文章——《我的小学老师》,这篇文章的真意在于告诉我们后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无非“承传”二字,而已。

师父的音容笑貌,时常会在我脑海里出现。读 《病中吟》,常常泪眼婆娑,如闻其声,如见其影。师父为人之风趣,人格之光辉,豁达与温和,闭目即现。

师姐于然说: “爸爸此生深爱的语文教育是他灵魂的香味。爸爸的生命长在语文教育里,也必将在语文教育里延续。”这话,我信,因为这里面的文字是有温度的,读来,情到深处自动人。

猜你喜欢
师父儿童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师父穿越啦
倒霉的师父
功夫猪
留守儿童
云山之间
六一儿童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