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兆霞 王志英 蔡珂
消化系统肿瘤为临床较多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因为不良饮食结构[1-2]。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已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3]。化疗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晚期消化系统肿瘤转移患者。大部分患者化疗后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感染风险也相应提高。患者化疗后一旦感染,将明显增加其治疗难度,降低生存质量[4-5]。本研究主要分析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学分布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相关临床研究实践提供借鉴依据,现报道如下。
1.对象:纳入2017年5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304例,其中男163例,女141例,年龄44~65岁,平均年龄(55.42±4.95)岁,平均体质量(65.33±10.24)kg;结直肠癌83例、食管癌94例、胰腺癌72例、贲门癌55例。根据是否出现化疗后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出现化疗感染)276例和感染组28例,其中对照组男158例,女128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59.3±5.2)岁;感染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0.3±7.3)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消化系统肿瘤,且符合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诊断[6];(2)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化疗姑息治疗,均行氟尿嘧啶+顺铂化疗方案;(3)均为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肿瘤患者。排除标准:(1)年龄<40岁者;(2)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3)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资料缺如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5)慢性肺病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
(1)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收集:记录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学分布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化疗周期、住院时间、体质量、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ECOG-PS)量表评分、合并疾病种类、是否有抗菌药物应用、是否行侵入操作(动静脉穿刺置管、胃肠减压、吸痰操作等)、血清白蛋白、肿瘤分期、是否合并糖尿病、肿瘤类型。所有患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离心5 min,之后储存于-80 ℃冰箱待检,以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ECOG-PS评分标准:依据健康状态分为6个级别:0级,活动能力完全正常,与起病前活动能力无差异;1级,可完成轻体力活动,如家务、办公室工作等;2级,生活自理并自由行走,但无法工作,起床活动略受限;3级,部分生活自理,日间一半以上时间需卧床或坐轮椅;4级,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5级,死亡。
(2)病原菌检测方法:呼吸系统、口腔感染者采集其咽拭子标本,消化系统感染者采集其大便样本制作涂片,皮肤感染者采集其炎性组织液,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采集其中段尿,使用API全自动微生物检定分析软件系统及配套设备的检定、药敏测试板。革兰阳性菌接种于PC11测试板,革兰阴性菌接种于NC21测试板,真菌使用科玛嘉培养基分离,所有病原菌经分离和培养后,采用美国马克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全自动病原微生物鉴定仪器进行鉴定,使用同化糖试验根据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情况不同对其进行分析。
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患者感染部位分布情况:304例患者化疗后出现感染的患者共28例(9.21%),其中泌尿系统感染11例(39.29%)、消化系统感染7例(25.0%)、呼吸系统感染5例(17.86%)、皮肤和口腔感染各2例(7.14%)、其他1例(3.57%)。
2.感染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学分布情况:28例感染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共检出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铜绿假单胞菌9株(19.15%)、大肠埃希菌6株(12.77%)、肺炎克雷伯菌8株(17.02%)、其他4株(8.51%)];革兰阳性菌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17.02%)、溶血葡萄球菌3株(6.38%)、表皮葡萄球菌4株(8.51%)];真菌4株[白假丝酵母菌3株(6.38%)、光滑假丝酵母菌1株(2.13%)]。
3.影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年龄、化疗周期、住院时间、ECOG-PS、侵入操作、血清白蛋白、肿瘤分期和合并糖尿病均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影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
4.影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化疗周期长、住院时间长、侵入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肿瘤分期Ⅳ期及合并糖尿病均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消化系统肿瘤大部分为恶性肿瘤[7-8]。早期发现和对症治疗是改善临床结局的关键。化疗是治疗消化系统肿瘤较常用的方式之一,主要是通过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9-10]。化疗药物对癌细胞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但因其刺激性强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感染是患者化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继发感染患者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会对其心理和生理均造成较大影响[11]。因此对于化疗伴感染患者应尽早明确病原菌分布情况以指导针对性治疗,同时需明确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继发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304例患者中化疗后出现感染的患者共28例(9.21%),感染分布部位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共检出感染病原菌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革兰阳性菌16株,真菌4株。说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常发生于消化系统、呼吸道和泌尿道,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为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表明外界感染入侵可激发人体内部的炎症反应和应激状态。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化疗周期、住院时间、ECOG-PS、侵入操作、血清白蛋白、肿瘤分期及合并糖尿病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而性别、体质量、合并疾病种类、抗菌药物应用、肿瘤类型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侵入操作、化疗周期长、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及肿瘤分期Ⅳ期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诸多疾病患病的一个影响因素,消化系统肿瘤疾病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组织活性和免疫功能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在化疗过程中相应出现耐受能力明显降低,患者化疗后感染风险也相应显著提高[12]。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为侵入性操作,临床医务工作人员行侵入性操作的时间过长会使患者内部组织暴露在外部环境的时间增加,患者细菌感染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13]。血浆中的白蛋白即血清白蛋白是反映人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人体免疫和营养状况水平下降,病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研究中发现感染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普遍较低,提示其可能为化疗后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肿瘤分期与化疗次数密切相关,肿瘤分期增加,患者的化疗次数也相应增多,患者免疫功能和水平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也会提升[14]。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因机体免疫系统平衡状态被破坏,使细菌存活和繁殖适宜,感染风险也会相应提升。住院时间延长,患者暴露在细菌环境的时间也将增长,感染风险也会相应增加[15]。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纳入样本量较小,可能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偶然性偏倚,有待在之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为临床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病原学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诱发感染的因素较多,因此要求医护人员明确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对化疗后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