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微学术训练:文科研究生课堂的理想范型

2020-07-29 08:12龙宝新焦龙保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研究生学术

龙宝新,焦龙保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所谓范型,就是从事某类实践的典型范例或理想模型,是经得住理论推敲与实践检验的实践活动程式或架构,范型的失效必然导致实践活动的根本错误与根源性缺陷,由此引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泛化效应。学者指出:“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研究生课程改革应回归其学术性和研究性的本质属性。”[1]对文科研究生而言,课堂教学与学位论文共同构成了其学术素养培育的根本依托,课堂教学范型的选择与建构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枢纽,缺乏科学、独特、契合的课堂范型支撑的教学实践无疑是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目标达成的最大障碍,必然导致将研究生课堂教学混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根源性错误。学术实践是学术心智的体操,是涵养学术心灵的温床,是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的根本途径。因此,浓缩真实学术研究实践,构建缩微学术训练装置,创建最有利于研究生学术素养生发的课堂学术环境与学术训练模型,是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的得力举措,是近年来本人深入推进文科学术教育转型的切入点。

一、学术创新力: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的标志性构成

学术素养是学术人必备的内在品质与综合素养,能否在文科研究生身上培育出这种素养是判定研究生课堂教学成败的根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指出:“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而广泛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可见,在研究生身上,“学术素养”的关键构成是学科知识方法、专业实践能力与创造性研究能力,其中“创造性研究能力”无疑是研究生学术素养的硬核构成,是其开展学术创造、知识生产、理论建构中最为关键的素养依托。正如学者所言,“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为本学科领域创造“新资料、新观点、新方法”是学术创新的直接目标。[2]进言之,文科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构成是丰富多彩的,如“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学术能力以及学术伦理道德”,[3]“智识上的好奇心、为之探求的热情以及独立探索研究的能力”,[4]“无畏的精神、独立的意识、批判的思维和热爱的情感”,[5]以及“批判性思维和伦理意识”[4]等,都是文科研究生的素养构成。就笔者经验而言,这些素养可以区分为一般素养与关键素养或硬核素养,瞄准硬核学术素养开展针对性培育是文科研究生学术教育成功的秘笈。如果说一个完整学术研究的典型过程是:问题发现——问题求解——结论呈现,那么,决定这三个环节顺利运行的核心素养是学术敏感性、学术领悟力与学术表达力,它们成为文科学者学术创新力的三个硬核要素与学术训练的三个关键点。

(一)学术敏感性

如果说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由学术感性、学术智性与学术理性构成,分别对应于学术问题发现意识、学术问题处理能力与学术成果呈现逻辑,那么,学术感性是其首要环节,其主要体现是学术敏感性、学术洞察力或学术问题的“嗅觉”。从信息加工论角度来看,学术研究活动的三个主要构成环节是:问题抓取、思维处理与结论输出(图1),那么,问题抓取是决定学术研究活动能否启动的关键动因,是决定学术实践进程的首始链环,是决定学术成果最终品质的关键变量。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显然,在学术研究流程中,学术敏感性是决定问题抓取品质的主体性条件。

图1 学术研究活动的流程分析

所谓学术敏感性,就是学者对学术研究问题识别的意识阈限:那些具有一定学术积累、学术经验、学术观察力、学术洞察力的学者能够迅速从学术文献、生活现象、社会活动中发现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问题,进而迅速启动科学研究的进程;相反,一个学术敏感性较弱的学者则对学术问题的意识阈限较高,无法从微渺、新异社会生活现象中察觉到高品质学术问题。问题的前身是社会生产生活现象,一旦其中的某一现象触动了人的理论思维的弦线与神经,学术问题会从周围情景中赫然显现,成为启动学者学术头脑引擎的一枚火星。对文科研究生而言,学术敏感性水平取决于三个要素:其一是研究经验积累,学术研究经历丰富、思维图式多样的研究生更容易觉察到学术问题;其二是理论视野广度,较宽广的理论视野有助于研究生获得多角度框定现象、形成问题的能力;其三是心理准备状态,对学术事业有成就感、事业心和梦想追求的研究生更容易发现学术问题。因此,研究生学术训练的首要任务是降低其学术问题识别阈限值,提高其学术敏感度,提升其学术察觉力、洞察力与判断力,确保其学术头脑始终处于兴奋、激活状态,促使有价值的学术问题持续生成。

(二)学术领悟力

学术创新力的最硬核构成是学术领悟力,因为“真正能体现主体创造力和主体性的是从个别跃迁到一般的直觉,而非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推绎。”[6]如果说人类学术能力的两种基本类型是:计算推演能力与心灵顿悟能力,那么,前者是自然科学学术思维的核心要素,后者则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思维的核心要素。在学术创造中,领悟的根本职能是处理学术信息、生成学术创见、形成学术思想,其关键构成要素是直觉思维,其直接表现是学术灵感顿悟的涌现。因此,康德称之为悟性、智性,研究生学术创意的生成表明其在学术训练中“开窍”了,这一点在文科学术训练中表现地尤为明显。所谓“直觉思维”,就是“根据对整个问题的内隐的感知的那种活动,它总是以熟悉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7]的思维路径,其实质是“以灵感和顿悟等形式在整体上获得关于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其显著特征是“整体性、直接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和自发性”[6]。从来源上分析,学术领悟有两种:其一是“内悟”,即从内心内省中获得“直观的公理”,这是古代道家、理学心学等学派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其二是“外悟”,即借助“经验之类推”来体悟世界的方式,[7]客观事物、生活道理往往会成为学者认识、创见生发的原型;从认知特征上看,其典型表现是:“不需要特殊的认知技能”“往往会遇到一个明显的障碍”、障碍一旦被打破后会伴随“啊哈”的体验;[8]从运转机制上分析,学术顿悟的形成其实是“意义格式塔”、[9]认识完形的瞬间生成,是学者借助“直悟(直觉)、顿悟(灵感)和体悟(意会)”等途径获得的一种“主体悟性整合机制”。[6]学术研究的实质是问道穷理、寻根溯源,是“开显道体,证悟道体”。[6]在这一意义上,文科研究生的学术探究实质就是借助沉思、探索、追究等方式来领悟至理、探寻至道、汲取真知的过程,能否让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突破常识、产生质变,关键取决于其学术悟性或学术领悟力。所以,围绕学术顿悟生成来创设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就成为研究生课堂上开展学术训练的功能使命。在研究生学术教育中,本人坚信:任何人在阅读文献资料、经历问题情境之后都会产生创造性认识,尽管不同人的创造性有强弱之分,但在每个人身上这种认识的涌现具有必然性,因为人类大脑的本能之一就是新认识的涌现,任何研究生都具备学术悟性的秉性与天赋。为此,研究生学术训练的根本任务是用前沿问题、先进知识来刺激研究生的大脑与心灵,促使其发挥悟性、生成卓见、及时捕捉、理性表达,从而持续提升以学术领悟力为内核的综合学术素养。

(三)学术表达力

如果说学术顿悟的发生是随机涌现、不可预见的过程,那么,学术表达则是一个在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学术语言、学术逻辑指导下的有序线性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任何学术思想的形成与表现都具有个体性、情境性、独特性,如何将之从人的睿智大脑与灵动心灵中“下载”下来,使之转变成为可交流、可共享、可认识的语言载体,无疑是学术研究成果输出中关注的重要问题,诚如学者所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读了书,总会有点想法,这并没有什么可稀奇的。问题在于你能不能把那些想法写成文章。”[10]进言之,所谓学术,就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所谓学术活动,就是为获得学科化、系统化的学问而开展学术探究、学术交流的社会活动,原创性研究与学术圈交流构成了学术活动的两大关键节点:没有个体或团队的原创性研究,学术实践是无源之水;没有学术圈内部交流活动,学术实践无法实现关联性增长与指数级增殖。所以,学术活动一定具有交流性,学术成果一定具有传播性,学术表达是学术活动的关键链环,学术表达力是研究生学术素养的重要构成。换个角度看,研究生学术表达的实质是用学术语言来呈现学术研究的成果,而学术语言的两大基本形态是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前者的存在场址是各种学术场合,包括研究生课堂中的学术对话;后者的存在场址是论文著作,它是研究生学术表达力训练的主场,是最具综合性、深刻性、学术性的训练环节。所以,“以写促研”已成为当代文科研究生学术训练的主途径。再进一步看,学术表达的关键环节是:学术概念的选用、学术思维的体现、学术思想的表述、学术道德的自觉等,与之相应,其学术表达力的构成要素是:学术概念储存力、学术思维驾驭力、学术思想表达力、学术道德意志力等。无疑,研究生的学术表达力是在课堂上培育、实践中训练出来的,学术训练是催生学术表达力提升的必经之途,如何借助科学的思路、活动、方式来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表达力训练,事关研究生学术素养结构的顺利形成。

二、缩微学术训练的独特优势与构建原理

相比理工科而言,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构成中以柔性素养,如价值信念、精神态度、感性悟性、文化情感等为主导,而理科研究生学术素养构成中则是方法驾驭、设备使用、数据处理、实验设计、理性推导等占据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必须走特殊行动路线,这就是以领悟理解为中心的学术训练范式。所谓“学术训练”,就是“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的方式来培育学生的理智德性”,[11]即利用具体、完整、鲜活的学术实践来培育学生通用、普适、综合性的学术态度、学术能力、学术思维、学术思想,即学术素养的过程。从培育路线上看,学术训练既可以走长效训练的路线也可以走短线训练的路线,可以走真实、复杂、全方位的训练路线也可以走虚拟、简化、分项式训练线路。就笔者课堂经验而言,缩微学术训练具有常规、长线、专题式学术训练线路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优势尤其值得关注。

(一)长线学术训练的弊端

一般学者以为,学术训练是“对研究性人才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术培养——为准备进入专业学术研究的学生提供硕士学位以上的系统的专业训练”,[2]这就是学术素养的长线训练路线,它常常是高校设计研究生学术教育体系的常规理念支持。这一学术素养培育范式具有三个明显优点:系统性,即全面考虑研究生学术训练的内容与项目,助推其学术素养全面协调发展;持续性,即便于根据研究生学术素养形成规律,分环节、分步骤地规划其学术训练活动;专业性,即由研究生学术教育与管理专业人员设计学术训练方案,内在科学性、合理性较强。但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些优点也可能转变成为缺点,具体体现是:一是聚焦性不够,即无法瞄准核心学术素养,如学术敏感力、领悟力、表达力等开展突破性训练,导致学术训练效果不突出;二是训练节点环节关注不够,如不能聚焦课堂环节、论文撰写环节,容易产生训练无重点、无指向的缺陷;三是学术训练实施者——授课教师的训练责任难以夯实,学术训练极易悬浮在空中,沦为一种空想或口号。鉴于这些可能面临的缺陷,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很有必要兼顾短线训练的优势,突出针对关键环节的整合性学术训练,否则,长线培育思路很可能沦为一种完美的方案,难以确保研究生学术素养教育取得实质性效果。其实,研究生学术训练的节点环节有两个:一是课堂学术训练,二是论文撰写实践,后者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高度重视,但对前者却长期关注不够,由此导致了“只要结果,不问来源”的学术训练误区。因之,在日常课堂上引入缩微学术训练模型,构筑仿真、立体、常态、短线、缩微式学术训练子系统,强化研究生关键学术素养教育,就成为我国文科研究生学术训练的突破点。

(二)缩微学术训练构建的基本原理

所谓“缩微学术训练”,就是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以真实学术研究活动为原型,严格按照典型文科学术研究的三个环节——阅读文献、研讨争鸣、成果表达等来构建基于课堂构架的缩微学术训练流程,促使研究生在相对完整的仿真学术实践中受到学术训练,生成综合性学术素养的一种研究生学术训练形态。其中,“缩微”的含义主要是:创设缩微的学术研究环境,搭建缩微的学术研究组织,创建缩微的学术研究流程,致力将一节研究生课转变成为一次缩微的学术研究旅程。在缩微学术研究活动的课堂构建中,我们遵照四条基本学术研究原理,使之成为缩微学术训练模型持续优化的技术性依托。

1.吞吐原理

学术研究其实是一个知识学问的吞吐过程:研究生的学术头脑是知识学问吞吐的装置与中枢,其“吞”的是别人知识学问的物化载体——文献资料,阅读经典、查阅文献、消化知识的活动正是研究生头脑中输入他人知识学问的过程;其“吐”的是自己新生的知识学问,即学术研究中悟出的新知识、新学问,其最终物化成果是学术发言、学术论文、学术著作,这是研究生学术头脑输出自己学术成果的过程。学者指出,“文科研究生学术训练的根本方法就是读书与写作”,[10]亦即学问吞吐过程。作为学术实践活动的主体,研究生的每一次课堂研讨参与都是知识学问的吞吐活动:每一轮知识学问的吞吐活动都是一个周期的真实学术训练;每一次“有吞无吐”或“有吐无吞”的学术参与活动都只是一次学术观赏或学术散议活动,研究生身上没有发生实质性学术素养的提升;一次真正吐故纳新的学术参与活动,即伴随有新学问涌现与学术知识生产的学术活动都是一次研究生学术素养的进阶实践,都伴随着新知识学问的生产活动。这就是研究生学术训练中的吞吐原理。真正学术素养培育活动一定是研究生课前阅读文献、课中创生思想、课后表达成果等构成的完整循环或学术训练单元。

2.涌现原理

缩微学术训练植根于学术实践,取形于学术实践,而学术实践的生命是创新,是新知识学问的生成与涌现,是研究生在学术对话、问题研讨中发生的顿悟与领悟。这就是知识涌现现象。在缩微学术训练中,研究生的学术头脑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其运作机制是:“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输入物质、能量或信息的条件下,内部各组分之间发生非线性交互作用,自发地从平衡、均匀的完全随机状态走向有序的系统内在机制”,[12]如何借助信息、评价、情景、问题等的刺激,促使其大脑逼近临界点,引发平衡态失衡,进而产生认识的顿悟与涌现活动,是整个学术训练过程都在关注的一个焦点。学者指出:学术活动其实是新旧知识间发生的“持续迭代的过程”,“自组织演化到临界状态的系统会持续产出创新”,[13]这就是学术创新的发生机理。每一次新知识的涌现都是研究生学术头脑部位发生的一次“内爆”,都是一次“微创新”的行程。所谓“微创新(micro-innovation)的概念,微创新表现为对原有系统小的改进”,其与“大创新”间的关系是:“微创新间是相互关联的,一定量的微创新会导致相对大的创新出现,系统的创新涌现是一个连续过程”。[13]从这一角度看,研究生在学术训练中涌现出的微创新交相辉映、叠加交错、共生互促,极有可能酝酿出学术界的“大创新”,其潜在意义正系于此。在研究生课堂学术实践中,学问涌现现象具有三个明显特点:瞬间性、突发性、新颖性,它一般是研究生个体与群体在经历绞尽脑汁思考与困顿焦灼学术体验后发生的一种灵感、灵光、灵验现象,其发生机制是:研究生在学术对话与探究情景中突然在相关信息、要素、事物之间建立了一种完形知觉,触发了大脑中海马部位的生理反应。所以,研究生对学问的顿悟是“在一瞬间实现的、问题解决视角的‘新旧交替’过程”,是一个“自发地对某种情境中各刺激间的关系的豁然领会”过程。[8]进一步看,顿悟发生需要的三个关键条件是问题情景、信息刺激、脑力高消耗。因此,要让研究生大脑开窍、迸发新知,教师就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努力为新知涌现或直觉顿悟的发生搭建平台、创造情景,并提供足够量的信息刺激。

3.延异原理

在缩微学术训练中,学术成果表达环节至关重要,它是文科生顿悟发生后学术创新的继续,而非领悟到的新学问的机械呈现,遵循德里达的“延异原理”无疑是提升文科研究生缩微学术训练效果的内在诀窍。在论述文本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时,德里达提出了著名的“延异”概念,成为颠覆传统文本与写作关系的一把利器。所谓“延异”,就是“延缓的踪迹”,其中“‘延’,指延缓,‘异’指差异”,[14]在写作中语言的意义不断被延缓,从而发挥着对作者原意加以补充的功能。基于此原理,德里达认为,作者在写作时并非始终遵照其初衷与原意展开,而是“字符的流动”,是意义的“不断交迭和贯串”。这个过程好似“抽丝袜”,一系列思想被持续引出,甚至会游弋出作者表达意愿的控制,最终颠覆了作者对写作过程的主宰地位。所以,德里达指出:“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不以作者的意愿为转移的消解一切对立和区别的意义流动的过程”。[14]在课堂学术训练中,研究生在参与学术对话争鸣之后必须让其把心得、领悟及时“趁热”用精辟的学术语言、规范的学术文体表达出来,借此就能实现再一次延续学术创新训练,提升学术训练的效果。在学术语言的使用与表达中,研究生会惊异地发现,他写出来的认识知识远远比头脑中原有的知识收获要丰富、深刻、精湛地多,因为语言表达同时也是研究生学术头脑再一次运思、琢磨、凝练的过程,这就是学术写作的精妙之处!无疑,德里达的延异原理在此生效,学术思想在表达中延异、延绵、创生是文科学术研究的诀窍所在。正是基于此,我们可以判定:没有文字小结或同步写作训练的研究生课堂学术训练,其最终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4.支架原理

在研究生教育中,学术训练活动的主体是研究生,其目标是优异学术素养的形成,其核心操作是学术头脑的思维、领悟与创造,在这一意义上,教师引导、课堂组织、氛围营造等都只是外围因素、辅助角色,都只能在研究生学术素养形成中产生助推或支架作用。某种意义上说,文科研究生学术灵感的发生是外围环境氛围与深度学术思维涌现共振互生联合的结果,它必须遵循内因与外因间的辩证作用规律: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缩微学术训练只能为研究生学术发展提供支架或助推器。这就是支架原理。系统论研究表明:“系统与环境之间是互塑共生的关系;环境对系统有正反两方面的塑造,即提供资源和施加压力;系统对环境也有正反两方面的塑造,即提供功能服务和破坏环境”;“整体涌现性是系统与环境互塑共生的结果”。[15]与之相应,在研究生学术训练中,研究生学术头脑是一个身置于课堂学术环境中的小系统,课堂学术训练必须通过五种方式来引发其学术头脑的运转与转变:一是为学术头脑提供足够的信息刺激与知识营养,确保其必需的资源营养需求;二是为学术头脑运转施加适度的评价压力,让不同学术观点在相互比对中激励优异者、鞭策落伍者;三是为学术头脑升华提供自我发展内驱力,即通过理想学术发展图景描绘、学术信念激励、研究热情激发等手段来诱发研究生学术发展内能或内动力;四是向学术头脑发出任务指令或问题刺激,引发研究生高强度学术思维活动,催发学术灵感与顿悟的生成;五是为学术头脑的潜意识活动提供闲暇时空,保证它们在高强度学术思维、学术研讨活动之后有片刻的深度思考、尽情想象、享受闲暇的时机,让“思维流”[16]尽情驰骋,以此诱发创造性顿悟的来临。有研究表明:顿悟发生的时机是“一段时间的高强度思维之后的空闲时间”,很可能“在空闲的时候,问题从意识层面转向了无意识层面”。[8]因此,高强度思维后的瞬间大脑放松、想象放纵有助于学术顿悟的涌现,为研究生提供张弛互嵌的学术探究节奏是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支架服务。所以,学术环境氛围创设对研究生学术头脑领悟发生而言并非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学术“涌现的方向、方式、性质、力度等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环境规定的”,[15]优质课堂学术氛围营造是培养高创造力学者的必需条件,缩微学术训练的设计意图就是要把研究生课堂改造成为一个仿真学术研究环境。

三、文科研究生缩微学术训练的“五环模型”

基于上述基本原理,结合个人学术训练经验,本人在长期探索基础上形成了“五环缩微学术训练(TPTIE)”模型,旨在瞄准研究生学术实践的三个关节点、三种硬核素养,自觉顺应学术素养发展要求,构筑出科学有效的学术素养训练流程,发挥研究生课堂学术训练的特殊功能。本模型包括五个关键链环,分别是任务驱动(Task-driving)、平台搭建(Platform-building)、主题探究(Theme-inquiring)、灵感诱导(Inspiration-inducing)、表达展示(Expression&presentation)。在研究生课堂中,其运转方式图示如下(图2):

图2 五环缩微学术训练的模型图示

(一)任务驱动(T)

探究任务是驱动研究生学术头脑运转的首环与动因,是打破研究生现有学术头脑平衡态的利器。因此,设计专题学习研究任务,启动研究生完整学术研究与文献阅读活动,是促使其学术头脑进入进阶循环的入手点。在缩微学术训练中,良好的任务驱动应该具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微型专题研究的形式,即选择本课程领域中的一个关键学术问题或实践应用问题作为研究专题,确保研究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够阅读完核心文献资料;二是有一定研究热度,即所选专题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能够引发研究生现实思考与切身经验,激发研究生学术探究的热情,培育研究生的学术敏感性;三是系列性,即所选专题要和本课程领域中的其他专题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系列,确保所有专题系列叠加后能够囊括本课程领域的核心主题;四是学术性,即确保本专题有足够的学术探究空间,能够引申出最重要的学科原理。教师选定的专题问题经由授课教师课前布置而转变成为预研任务或前置性阅读任务,并提醒研究生特别关注本专题的前沿研究成果与核心研究成果,确保经典文献、高相关文献阅读的品质,为后续课堂学术研讨提供较高起点。

(二)平台搭建(P)

学术活动必须在特定学术平台上展开,缩微学术训练依托的学术平台是研究型的研究生课堂构架,它是催生研究生学术顿悟的特殊装置。缩微学生训练课堂的搭建必须以“学术会议”作原形,而不能参照行会组织、官僚组织、全景敞视监狱、联合国会议等架构来搭建,其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相对自治化且有利于学术创见涌现的微型“学术场域”。课堂学术场域是一个“社会小世界”,其“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17]这就是学术逻辑,即“学者自主、思想自由、内部自治”的逻辑。按照“学术场域”来构筑微型课堂学术圈是学术训练平台搭建的实质。该学术平台的四个关键要素是:民主争鸣的学术氛围、鼓励创新的学术机制、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与学者成长的学术阶梯,其实质是一个具有学术探究功能的仿真学术组织。研究指出:“创新是个人、组织之间交互作用的迭代过程结果”,[13]课堂学术创新组织也应该有主持人、发言席、听众席等角色设置,应该有独特的空间布局、发言流程、论辩规则等,这是促使课堂学术组织内部有序互动、新知涌现的物质架构。同时,缩微学术训练式课堂还必须科学设计师生间的角色关系、时空位次、活动规则、能级结构,搭建“核心+外围”型的学术圈结构,将课堂建设成为学术思想、知识学问的催生平台、展示平台与鉴定平台,成为“学术人”逐步成长的小舞台。该平台如若运转顺利,它将成为学术创见与精英学者的共同孵化器,成为学术问题探究的灵性空间。

(三)主题探究(T)

有了主题、平台,研究生学术探究活动就具备了基本条件,主题探究随之成为缩微学术训练的后续环节。主题探究是文科研究生课堂学术训练的核心环节,是围绕研讨主题开展学术争鸣、观点碰撞、思想交汇、洞见涌现的活动。为此,该环节必须按照“苏格拉底对话”的形式来实施,以此为研究生学术发表、观点展示、批判质疑、理性思考提供全面支持,力促创新性学术观点脱颖而出,并使之成为引领研究学术探究高位运行的航标。要达成这一学术探究目标状态,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师生角色转变:教师要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学术氛围的营造者、学术参与的激励者、学术争鸣的推动者、学术创见的捕捉者、学术思想的启蒙者、学术表现的评价者与学术生态的经营者;研究生必须以“学者”的身份参与课堂研讨,不仅要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专业认知与真知灼见,还要对自己的学术观点、学术行为、学术发展承担责任,进而真正成为学术圈内的一个积极分子与学术活动主体。在课堂学术探究中,作为学术训练导师,教师必须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即收紧学术探究主题,及时抑制边缘性学术对话,确保学术对话“形散神聚”;放开学术讨论思路,鼓励研究生开阔视野、放开手脚,进行自由、开放的研讨,不断向学术新发地进发。

(四)灵感诱导(I)

在课堂缩微学术训练中,主题探究是学术训练的主场与内核,而灵感诱导则是学术训练的焦点与枢纽,如何在主题探究中诱导出文科研究生的学术思想洞见,激发出学术灵感与顿悟,迈向研究生学术训练的巅峰状态,无疑是拉升研究生学术素养整体水平的力臂。经验表明:没有卓越学术观点创生的学术探究是平庸的,根本不可能衍生出高品质的学术训练活动。因之,按照学术顿悟发生的条件来开展学术诱导活动,促成研究生学术灵感生成与巅峰体验来临,是课堂上缩微学术训练的至高目标。任何学术灵感的产生都具有非加和性、突发性与涌现性,是研究生高度紧张的学术思维、学问知识的交融互生、学术观点的激烈冲突等现象并发共在的一种学术思维激活状态,凸显这一状态是开展学术引导、高效学术训练的标志性特征。其实,学术灵感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关键条件:问题情境的整体呈现、已有经验的高度激活状态与高度紧张的大脑思维状态,灵感的发生常常是“情境认知后的顿悟”,是“自发地对某种情境中各刺激间的关系的豁然领会”。[18]为此,在缩微学术探究中,教师诱发研究生学术灵感的举措应该是:一是丰富研究生相关知识经验,使其处于激活状态;二是借助原型启发、视野转换、思维拼接等策略,促使学生冲破惯性思维,逐步逼近高创意观点;三是激励学生深度思考、高度投入、绷紧神经,将脑力聚合在问题焦点环节上,进而迅速锁定思维赌点,产生“激光效应”,形成思想完形,在思维赌点上发生“爆破”效应。

(五)表达展示(E)

如前所言,学术观点在表达展示中释放光彩、接受审视、反馈改进,在传播交流中发生自我蜕变、自我升级,反之,离开了表达、展示、评价环节,一切学术研究活动顿然失去光彩,学术成果由此失去了固化成形、凝练提升、外向扩散、交互生长的机会。因此,表达展示是缩微学术训练的最后一环,是学术训练效能显现的关键一环。在本阶段,研究生学术训练要完成三个任务:其一是课堂上参与现场学术对话,捕捉自己的学术灵光与创意,完成对自己学术领悟的口语化呈现;其二是完成精华版的学术小结,用最精辟的语言、最完美的逻辑、最独到的见解来整理、凝练、升华自己的学术探究成果;其三是接受教师与同学的评判,在被欣赏、被鞭策、被审视中找到学术研究的新进路。在当前,西方高校中尤为流行“以写促研”的学术训练理念,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给“论文写作”赋予的定义是:“批判性思考的过程”,“通过打磨,而使思维与表达更为丰富且清晰”。[19]这一定义从另一角度印证了德里达解构主义写作理论的合理性:如若只是述而不作,学术探究中形成的新观点、新思想将停留在低端水平上,唯有在课堂小结中将之系统化、精辟化、完美化才可能克服这一难关。对文科研究生而言,学术表达是学术思想形成的关键,是创造学术奇迹的环节,是浓缩学问卓见、凝练学术思想、升华学术素养的熔炉与魔箱。因之,在缩微学术训练中,本人引入了别具特色的一些训练方式,如规范学术发言的流程与方式,强化表达中学术概念、学术命题、学术逻辑的运用;课中引入表现性评价,捕捉高创意思想,赞赏“明星观点”,鼓励学术创新的热情;课后要求研究生撰写“百字精华小结”,开展优秀小结评选与展示活动,营造学术竞争的氛围等等。这些举措让研究生学术成果的展示、表达与评价更有意义、更具魅力,促使“文献阅读——学术探究——成果评价”这一研究生学术训练闭环的顺利形成与持续升级。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研究生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